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读了一部很奇特的书,书名叫《多棱镜下的蒋介石》,真是大开了眼界。这部书的《序言》向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那就是说,蒋介石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历史上的功臣,还是罪人?至今尚未有定论。因此,作者认为这样对待蒋介石很不公平,说是“盖棺不能论定,入土亦难为安”,并说:“我们以往在论及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时,不少观点有失偏颇。”于是,他们更“努力将蒋介石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还其历史的、真实的本来面目。”而且,他们还颇有自信地说:“有一点理直气壮,本书所引用的史料,‘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一位极其特殊的人物。从1910年到1916年的短短七年中,袁氏三变其身:从“回籍养疴”的开缺大员,一变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清廷重臣,再变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三变为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其身份变化之剧,地位飙升之速,人生结局之悲,在近代中国几乎无人可匹。自袁氏盖棺至今已九十年,其间写袁、论袁者足有数十上百家。虽有人详论袁氏对于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但其头上“卖国贼”、“窃国大盗”的帽子却一直戴了将近九十年。近十年来,为袁氏摘帽子的文章为数甚少,而整体上公正评袁之作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以山为题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散文。 作者通过“他”发抒了感怀,颇有深情地描绘了“他”的形象,把“他”写进了一个四周环境优美的山谷,时间在午后至黄昏。 全文五段文字。第一段描写“他”在风中的形象,从衬衫、外衣、裤子到脸孔和头发,都与风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开头给读者留下来印象。但是,并没有急于点明“他”的身份,作者有意把“他”的身份留  相似文献   

4.
短笛有腔     
付勤 《新闻前哨》2013,(4):23-24
写“东湖放评”。其实是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 读起来轻松,两三百字,四五段话;写起来痛苦,才刚开头,就要收尾。既来不及抒情,也来不及说理。  相似文献   

5.
“万事开头难”。写通讯也是如此。“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找到它。”这是大作家高尔基说的。我在写通讯时也有这种感觉,常常对开头话迟迟不敢下笔,或者写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最后往往还是不满意。写好通讯的开头,能不能概括出一些一般的原则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比如:一、开头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应当言简意赅,凝练明快;二、要新鲜、能引人入胜,但又不可为追求新奇而故  相似文献   

6.
杂文的开头     
万事开头难,不少作家都有同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因为你珍视你的思想,总怕把这思想一开始就写坏了。”高尔基也认为:“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象音乐先定调一样,往往要用好多时间才找到它。”我国古代作家深得写作要领,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要求“起句骤响”,从一开始就抓住读者。杂文篇幅很短,尤应重视开头,不容许开头拖泥带水,无精打采。“朝气昏昏”,“文情艰涩,勉强支吾”,不但影响文章的畅达,最关紧要的是会失去读者。怎样使杂文一开头就充满“朝气”呢?下面选取一些常见的开头方式,归纳成两个大类,作为大家的参照。一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绕弯子,一开头就  相似文献   

7.
经常看到一些名人的肖像漫画,只寥寥几笔,其神态便毕现纸上,即使比起人物本人照片来,恐怕还栩栩如生得多。何故?在于抓住了人物的“神”,也就是人物的个性“特质”。其实人物报道也是如此。山东《大众日报》一名叫于立利的女记者,曾写过一篇人物报道,题目是《王廷江,好样的》,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一开头这样写道:“临沂出了个王廷江,江泽民总书记说,这个农民了不起”。一上来就闪现在人们眼前一个大写意镜头:此人是  相似文献   

8.
导语应彰显新闻价值讲究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语是消息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导语的定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如下定义较为恰当:“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1]正因为“导语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个点上”[2],所以,导语写作说是消息写作的重中之重,比如美国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则这样告诫他的记者:“千万记住,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相似文献   

9.
人物专访,是通讯中的一种,大都是以写人物现场谈话为主要内容的。这是它同写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的一个明显区别。人物专访以“谈话”为主,但又不能总是让被访问者说、说、说。从开头到结尾,如果都是“他高兴地说”、“他激动地说”、“他略沉思片刻接着说”,……那就不如干脆写一篇讲话纪要,岂不是内容与体裁更协调一些(?)! 医治一些专访单纯写“谈话”的毛病,方法就是:把“谈话”与“描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胡伟 《军事记者》2006,(6):60-60
军报记者部副主任刘声东在《记者,可以当得更好些》一文中写道:“严格地说,不会写人物就不配当记者。许多名记者都是善于写人物的‘人物’。写人物,在人物的相貌与心灵之间,重在也难在写心灵;在人物的事迹与思想之间,重在也难在写思想。在人物心灵和思想的描写刻画过程中,最见功夫的又在‘厚重’和‘神韵’四字上……”写活心灵,凸显内心,要求记者有颗敏感的心,先与采访对象心灵相通,“读懂”对方。记者不仅是受众的“眼睛”,更应通过自己的观察,“复制”出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记者如果没有心灵上的感动、感悟,往往写不出“神来之笔”。有…  相似文献   

11.
人物新闻的主角是人。可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人物新闻的主角呢?记住“人因事显,事因人生”八字诀,对写人物新闻是有益的。形形色色的事情都是人做的。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以去做;同一个人也可以做不同的事。这样就有了生活中的种种似乎矛盾的现象,也构成了生活中色彩斑斓的画面。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事,有异于常人;一个有身份的人。干着似乎不符合其身份的事,有悖于常理。因为他们的对比反差  相似文献   

12.
西方记者在写作非事件性新闻、人物新闻、迟到新闻和专稿等时,喜欢采用延缓性导语(又称间接性导语)。它不象概括性导语(直接性导语)那样开门见山地点明新闻作品的最主要思想和事实,而是迂回曲折、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以新颖、别致的开头,吸引读者读下去. 延缓性导语,冲破了“导语是新闻的第一自然段”的老观念,在国外有多达4个、5个、甚至6个自然段的例子。延缓性导语,是新闻导语发展到新阶段的形式之一.第一代导语,强调新闻5个W俱全,被人称为“晒衣绳式”导语;第二代导语,强调突出最主要的W;目前的第三  相似文献   

13.
我刚搞新闻报道时,启蒙老师告诉我,写新闻要学会掌握多种“武器”。要学会写消息、通讯、小故事,还要学会写言论,甚至连不属新闻管的小小说、散文、诗歌,也要学写。初学写消息时,老师讲要写好导语、背景材料、主体、结尾等,我似乎并没有听明白,写稿时总是找来几张报纸,凡带有“本报讯”字样的稿子,都认真去看,去研究分析,看它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然后就比葫芦画瓢,写自己的“消息”。每写一篇都这样去看别人的东西,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就学会了写消  相似文献   

14.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象“云破月来花弄影”、“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诗,作者用一个“弄”字和一个“闹”字,便把全诗都写活了,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兴味盎然,这叫做“诗眼”。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好文章,但它给人以深刻启示的只有这三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三句话点明题旨,总领全篇,便是“文眼”。鲁迅谈他写小说塑造人物的经验,也说,最要紧的是“画眼睛”、描画人物,即使把这个人物的头发描画得根根逼真,也毫无意义,只有“画眼睛”才能画出人物的  相似文献   

15.
人物特写和小说都是以塑造人物为其主要任务,但写法不尽相同。人物特写写的是真人真事,作者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构思,任意编排情节,也不能采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将别人的所作所为,归到一个人物的身上去,金圣叹曾对这两者作过一番比较:“《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计算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见《读第五才子书法》)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写人物特写比写小说有时还要难一些。但,只要作者所选择的人物真正是具有典型性的,并且在写作上认真地下功夫,也未尝不可以描绘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好:“一个真正的人可以作为诗的性格的蓝本”.此如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以至鲁迅、聂耳等人物,真是可以作为诗的性格的蓝本的。当然,写真人真事,也仍然要服从典型化的原则,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完整,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6.
写好新闻评论的开头不易。好的评论开头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能吸引读者。二是要很快切题。三是要短而精。具体写作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设问式。设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评论开头提出问题,并且作简单回答;另一种是在开头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先看第一种: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6月17日发表的社论《国民党缺少什么》一文开头:“国民党缺少什么?飞机大炮么?干部人才么?抗日办法么?是的,这些都不算顶多,但是最缺少的,却是民族的信心。”社论一开始就连续用四个问句,使人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为人民燃烧——记陕西凤县坪坎乡党委书记兼乡长田建国》(作者 人民日报记者孟西安 新华社记者边江 陕西日报记者蔡方祖 见《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7月10日第1版)这篇通讯的意义似乎不在于其自身的完美,而在于《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继焦裕禄、孔繁森之后,又报道了人民之子田建国这样优秀的党的基层干部的形象。 在生命的终程盖棺论定,古训有之。然而反观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他们生命展示的千秋大义,不绝于民族命脉,而且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闪射生命的光华,又非盖棺所能论定。“生命,为人民燃烧”,不仅仅是对田建国短暂一生的评价,也昭示了“为人民燃烧”的“生命”的永生。因而这一典型有着巨大的历史感召力和现实凝聚力,因为这一典型的基点与我党的宗旨是很契合的。  相似文献   

18.
刘冰 《军事记者》2006,(10):28-29
一篇人物通讯要拨动受众的心弦,影响受众,不仅需要精心的组织和酝酿,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更需要一个“诱人”的开头。开头是决定读者是否愿意继续了解人物的关键。明末清初著名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而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面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深入体察。1、映衬烘托映衬烘托是文学作品写作中的常用之法,也是人物通讯开篇的重要手段。人们常说:“红花还要绿叶衬”,指的就是映衬和烘托。它可以是许多荣誉的罗列、各种数字的对比,也可以是特定环境中的映衬或是…  相似文献   

19.
闲读偶记     
聂绀弩是个奇特人物,经历奇特,个性奇特(在周健强所著的《聂绀弩传》中,可以明显读出这两个“奇特”).他原本是杂文大家,在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前期,他的杂文曾有广泛影响.1957年,因言罹祸,被戴上“右派”帽子,遣送北大荒劳改.“文革”开始,又被押送山西囚禁,当然不能再写杂文,却写起了旧体诗.写时,只是为了“自遣”、“娱乐”,并不为了发表.直到1979年,作者恢复自由后,才得以结集出版.这应是他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20.
连洁 《新闻三昧》2006,(8):43-44
文学创作要求刻画人物性格,写活“这一个”。那么,有严格“真实性”要求的新闻人物是否也要写出人物性格,把人物写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在写作前,就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最好是选择人物性格最突出、最鲜明的一个侧面。比如,这个人是沉稳的,还是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