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合出新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相联系的。因此,事物与事物的组合,变幻无穷,奥妙无穷。把这一道理用在新闻写作上,同样可帮助我们拓展思路,丰富手法,帮助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这里,结合分析一些视觉新闻作品,看看“组合”的妙处。画面与事件组合。请看这篇《站台上》:火辣辣的阳光洒在沈阳的站台上。十一点十五分,她企盼的目光变亮了一“爸爸!”怀里的孩子在她的支使下,冲着人流中一位水兵喊走下列车的水兵,是37203部队潜水分队班长王兰芳,到吉林出差,途经家乡。“你们早就等在这儿了?’”他问。“收到电报就往车站赶,…  相似文献   

2.
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不乏这样的体验——发现新闻线索,写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并非全部来自正儿八经的采访和不厌其烦的座谈,有不少都是在“漫不经意”中偶然得之。其实,这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是随处留心和敏感的新闻嗅觉使然。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才能,大多都是表现在感受事物,反映事物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这一点上。听到一件事情,能够引起许多的联想;看到一点“苗头”,可以迅速发现底下的一个“大萝卜”;在掌握了材料之后,又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它反映出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新闻写“新”写“活”,这是新闻写作者人入关心的问题,也是新闻写作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把新闻写“新”写“活”,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需要选好新闻写作角度。本文简要介绍几种选择新闻写作角度的方法。一、平中见奇法所谓平中见奇法,就是从平凡事物中,发现木平凡事物的写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多如牛毛,而奇特的事物则凤毛激角。许多事物看似平凡,但就在这平凡之中却孕育着不平凡的东西,看你是否独具慧眼,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东西来。1992年1月24日,《贵州邮电报规发了一篇消息…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它总是力图用事实说话,而避免主观性议论。这是新闻的一个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如果报道的事实已清楚,新闻的意义已明了,而作者还硬要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则无异“画蛇添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有时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也允许进行一些简短、精到的议论。这些议论非但不是“蛇足”,而且往往可以有“画龙点睛”之妙。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在新闻中适当插些议论,他曾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指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以插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议论要插得有劲,疲疲沓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象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相似文献   

5.
刘刚 《记者摇篮》2004,(5):48-48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那它就必须遵循新闻理论,遵循新闻的五要素去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新闻摄影作品中大多采用“抓拍”的手法。因为“抓拍”,不干预被摄对象,客观而真实的记录被摄体,真实准确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完全符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风格和宗旨。虽然在目前新闻摄影作品中有少量的“摆拍”和“抓拍”相结合的现  相似文献   

6.
在县里从事新闻工作,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所有县级同行时常为之殚思竭虑的事情。去年,我经过刻苦努力,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和报纸上发表了作品。新华社的一位同志给我来信称我在新闻业务上大有提高,一时间引起了许多县级同行的羡慕。现在重新翻看一下过去的作品,回顾一下这些作品的构思、采访、写作过程,我的体会是:功夫要下在“选”字上。读者看报纸,不仅要了解“什么事”,也要了解“为什么”。为此,这就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从深层次去思考问题,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以满足读者这一需要。新华社主办的《内参选编》1989年第45期刊登了我写的《一个农村蹲点干部的日记》。这篇稿件  相似文献   

7.
1919年,当“五·四”运动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之时,年轻的女作家冰心出版了她的两本诗集。当时的著名记者白夜是这样报道这件事情的: “在‘五·四’运动的浪尖上,冰心伸出手来,把《繁星》、《春水》送到人们面前。”多么漂亮的文笔!文章在交待出最主要新闻事实的同时,展示出了一个生动优美的意境!这正如清人王国维所说:文章之妙就在于有意境。我以为,写出一种意境,营造一种氛围也是新闻作品生动感人,抓住读者的  相似文献   

8.
业内人士都知道,新闻具有“5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一个完整的新闻,这5个要素是齐备的。但这五要素又不是不分轻重、均衡排列的。其中,事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他要素都围绕这个要素而展开。因为,新闻报道的就是事实。没有事情的本身,何谈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既然在五要素中,新闻事实是最主要的,就有一个如何观察事实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个新闻角度的问题。何为新闻角度角度,是指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和反映,就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人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不错,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事物的发展是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对事物的发展作些预测,加强报道的预见性是可行的。拿我们常州市的“企业群体”来说,就有一个发生、发展、巩固的过  相似文献   

10.
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总感到难度很大,甚至认为新闻写作是高不可攀,而无从下手。其实无论写什么作品都应该像说话一样,是一种轻松、自然而愉快的事情,只不过是换了个表达方式而已。写新闻要想入门快,最好从写新闻故事开始,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曾讲过故事,甚至就连阿姨、老奶奶也都会讲,尤其当听到了新鲜事儿时,更会把事情生灵活现地讲给别人听。这个体裁大家都不陌生,只不过是把口头上的故事再搬到纸上罢了。在新闻界,小故事是用来报道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新变化、新气象的一种新闻体裁,所以又称“好人好事”。它是一种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11.
黄山有一块巧石,站在这边看,是“金鸡叫天门”,换个角度看,就变成“五老上天都”了。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说,从不同的角度望庐山,各有美妙的景色。读这首诗,对我们采写新闻报道要重视选择新闻角度,颇有借鉴意义。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具有多面性,即使是同一件事物,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反映;角度不同,其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去看。”毛泽东同志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来讲,也是完全适用的。 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负面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  相似文献   

13.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活产生新闻,新闻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不让有价值的新闻与你失之交臂,你必须要有新闻发现力,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就像和氏璧故事,只有独具慧眼,才能识璞为玉,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不少新闻界前辈则把这双慧眼归结为新闻敏感.同样一件事情,旁人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新闻,你一看,就看出新闻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不除积弊没有出路》之所以能够获得河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功于观察,成于精心”是其主要原因。 新闻出自客观事物的变动。没有客观事实的变动,就没有人们未知、欲知、应知的新闻。只有事物的变动,才能构成新闻的两个要素:一是新闻本体,回答这件事为什么能成为新闻。二是构成新闻的根据,回答这件事为什么现在会成为新闻。一件事具有了新闻价值,在变动着的当时就可以构成新闻。 那么,新闻工作者发现事物变动的途径是什么?是对事物的观察。这种观察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日常的、持久的;这种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而成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善于从观察中发现中央在一定时期政策上的调整,并以此作为判断、取舍新闻事件的指导思想,把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实际紧密结合,让读者通过报道来了解  相似文献   

16.
在1997年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我们采写的《21位农业专家造福只乐乡里》,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我们感到:这篇作品之所以获奖,不仅由于采访细致,选材精心,而且还由于突出了“快”这一新闻的主要特征,即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是“易碎品”,都懂得新闻要注重时效性的道理,这是因为,一篇新闻作品要及时迅速地把发现的新闻事实报道出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布出去,是新闻保持鲜活度的重要特征。如果慢了,鲜活新闻的“露珠”就会被蒸发掉。报道中慢“半拍”,新闻就成了“旧闻”,其价值就会“贬值”。只有注重新闻时…  相似文献   

17.
“度”是什么尺度”在这里是哲学名词,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也是由县变向质变转化的临界点.水变成气,低变成高,美变成五等等现象都是由度来进行衡量和解释的.而“度”在新闻实践中除具备以上特点与功能外,还是新闻采访、写作当中的一种操作技巧.比如,一件新闻作品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客观事实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应当是主观性、倾向性与客观事实信到好处的一次碰撞与结合.一件新闻作品如果过分强调了自然性、客观性,那么,这样的新闻就像没有烧开的水一样没有多少价值.相反,如果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主观性和…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把这类报道称之为“无中生有的新闻”。其实所谓“无” ,是由于视线狭窄 ,视而不见 ;而所谓“有” ,则是胸怀全局 ,应运而生。这件事也告诉我们 ,新闻现场发生的事情、现象 ,往往都带有微观的印迹 ,如果记者不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观察、处理和权衡 ,就很难发现它的普遍意义。这就像“一滴水” ,放在密闭的容器里 ,只能就是“一滴水” ;只有把它放在阳光的照射下 ,才能反射出不同的光泽。对新闻工作者来说 ,在参加社会活动中 ,对那些正视的程式要关注 ,但头脑中那张捕捉信息的“网” ,应时时刻刻多向周围环境、向群众张开着 ,做到一触即…  相似文献   

19.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新闻采访写作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新闻报道总是从某个具体事物着手的。来自机关、工厂、农村、商店、学校的任何经验、问题、信息等,都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的。不要以为有时候所说的事物很小,但通过这个事物的介绍或描述,举一反三,可以给予读者启发、激励和教育,有的甚至能够说明某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或思想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在新闻报道方面所说的“以小见大”。当然,并不是通过任何“小”事情都能让读者看到某个“大”问题或说明“大”道理。有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小事还是小事,如果加以报道,只能“以小见小”,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到“以小见大”的。诚然,“以小见大”并非新闻采访写作唯一的方法,它不是说只能通过小事情才能反映大问题,它只是说明,从大事情着手,固然能报道大问题,而从小事情着手,通过小事情,也能反映重要的主题。有时它还能更加生动活泼,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凡是能够称为“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典型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典型,同文学上所说的典型,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学上讲的典型,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后创造的,它允许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比  相似文献   

20.
要靠“尺子”和“天平”有经验的记者,到一个地方,很快就发现了新闻。象鱼鹰一样,一头扎进水里,出来就衔到了一条欢蹦活跳的鱼。有什么窍门?因为他“平时多烧香”,又肯临时“抱佛脚”,吃透了两头,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可以比作,有一把度量事物影响远近、长短的尺子,有一具衡量事物轻重、地位的时代天平。说得具体点,在采访中,如何运用“尺子”和“天平”来度衡事物,找到新闻呢?一要识尺度,二要懂砝码。识尺度,遇事实可以度一度,看它能影响多大范围,多长时间,懂砝码,把事实放在当今的时代天平上,衡一衡,看它居何地位,分量如何,以此判断、确定有无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