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构观(constructive view)也称建构学说、建构论、建构主义等,由于其强调了认识主体内在的思维建构活动,符合新课标的主要精神,因而日益成为指导当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教育理论。它的基本含义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知识是由学习者头脑里构造出来的;(2)认知是个人独特构造活动的结果;(3)作为主体的构造活动也是有一定的结构,即有一定的框架和模式;(4)在最终的意义上,主体的认知建构活动与知识的建构形式存在着必然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就现代教学论对教学实践发展的“适应”与“超越”性功能而言,传统教学论已落后于我国基础教学实践的发展,并在实践的历程中面临、生发出以下的困惑:1、传统教学与现代人才培养的矛盾;2、传授知识与创造力培养的两难选择;3、主导主体说的实践困惑;4、失却了实践指导功能的教学原则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只是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子项涉及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问题。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基本内容,更是见仁见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和法人都具有独立地位,人们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人与人、人与物、政治与经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日趋复杂,人类的劳动产品日益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知识、智力、道德等)的对象化。人和法人主体由简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本在厘清高等职业教育观念的内涵及创新的基础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创新的指向:在发展战略上,指向战略投资和知识产业;在发展目标上,向需求型发展;在发展规模上,指向规模服从质量;在人才培养上,指向开发“看不见的知识”;在管理模式上,指向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5.
观念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及其创新的主要特征和指向。在发展战略上,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创新指向“战略投资”和“知识产业”;在发展目标上,观念创新指向“需求型发展”;在发展规模上,观念创新指向规模必须服从质量;在人才培养上,观念创新指向开发“看不见的知识”;在管理模式上,观念创新指向“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重新审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指出科技进步和社会需要是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在动力扣内在因素,继而提出重新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结合;教育内容应注重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相合;教育方法应注重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教育价值应更加注重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7.
一、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要从观念抓起,观念的变革才是最高层次上的变革,过去素质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一是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片面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的任务。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转变,就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以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育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逻辑起点。从职业知识论这一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职业本科教育“4+0”试点专业的个案调查,基本明晰了职业本科教育在本科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横向定位上,职业本科教育所传授的职业知识在内在属性上偏向于技术维度,在知识面向上偏向于中微观层面,在知识的主体构成上偏向于主观经验层面,在知识的建构逻辑上偏向于工作体系;在纵向定位上,职业本科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主要体现在职业知识中的理论知识占比提升,实践知识的内在结构更加复杂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范式呈现网络化趋向。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始终以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为根本遵循,以“技能精英”为目标开展校企定制化联合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以质量标准为准绳推进多路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政策和实践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方针上,从“扩大规模”转向“提质增效”,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人才培养层次上,从非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来华预科生培养从试点走向规范化,研究生占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上,奖学金层次不断丰富、类别多样,“中文+”发展迅速;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由“特殊化”转向“趋同化”,培养理念从“教学”转向“教育”。未来应实现顶层设计与各级主体实践协调发展,推进“中文+”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积极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独立的民办本科教育如何突出技术型本科的特色,本文的结论是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本位。因为只有实践教学才能有效地适应实践性课程教学和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流动性和个体运用过程的独创性日益得到彰显,只有实践教学才能满足新的知识观念对教学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优化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知道,教与学的活动通常是通过教科书和师生双方交流信息来进行的,这主要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同一时间、空间及同一情境中互动而完成。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陛的根本渠道,因而课堂教学实践要凸现以下几个观念:在学生观上,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师生关系上,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课堂教与学的主线是师生互动;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主张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在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合作与情感的融洽下,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内化;在教学评价及价值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趋势下,高师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障碍:教育国际化中的殖民主义倾向;教育主体对教育的非自主性控制;教育与人生疏离;知识老化;权力性因素干扰;资金短缺等。鉴于此,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把高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办学模式转变相结合;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教育主体对教育的自主控制;推行终身教育制度,强化师资培训;趋利避害,走向国际教育舞台;把培养创新精神与人精神品格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不能没有人文知识;人文学科以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自立于学科之林,并正在日益唤起智者的觉醒;历史学不只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史学方法体系中,人文学科方法踞于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4.
论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德育背景和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企合作中的德育研究,是在传统德育理念、模式、方式和途径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需要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德育特点表现为:德育理念和工作体系的开放性,学生作为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德育在特定的实践情境中进行;渗透法成为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内容更倾向于职业、企业文化、法制、纪律方面;德育评价主体拓展到有关部门和企业人员,评价手段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因素主要有教师过度关注于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参与意识;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相似文献   

16.
为迎接 21世纪的挑战,集思广益,献言献策,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将于 6月中旬联合举办“ 2001年中国教育论坛”。论坛主要议程为: (1)请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和企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发表演讲。 (2)论坛分 8个专题,请与会者发表见解。如 21世纪人才观和人才评价;人才培养与教育制度创新;全球化与人才培养;知识更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教学──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效益与公平;文化多样性与学校德育改革;教师教育体制与方式的改革。参加人员:以教育界专家、学者为主,邀请经…  相似文献   

17.
崇尚科学批判精神 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今天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已经日益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领域,在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教育中,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障碍之一便是那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惯性。而在文科领域,这种倾向又更为突出。我们所期望的总是要让学生能有“文富五车”的宽厚的知识基础,强调的总是学生要多看书,反正“开卷有益”;相形之下,却很少关注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大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生产机制的转型,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世界,如何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机制创新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战略议题。研究基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智能+”的案例考察,分析了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创新举措和特征逻辑。总体来看,问题导向的项目驱动和灵活多元的学位设置构成了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机制创新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卡内基梅隆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教育优势,形成了三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智能+”跨学科机制创新路径:一是以校内院系间深度协作为突出特征的专业融通机制;二是以加强不同学段间关联为突出特征的学段贯通机制;三是以跨机构多元协同参与为突出特征的校际联动机制。基于美国的案例经验和启示,研究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机制构建应促进面向“问题”与“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学位项目设置创新;贯通校内与校外、不同学段之间的协同参与和合作;深化跨越“国别”与“区域”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教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发展成为新的教学思想。它认为学习是人们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协作活动,通过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外部环境主动选择的信息相互作用以苏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据此观点可得:第一,学生才是认缸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植过程起到的仅是协作和促进作用,帮助其追加新知识于开放的知识链,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二,“情境”是学生意义建构中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性地获取,并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知识创新、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途径和方法,即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教育和知识创新的新观念;提高知识创新的认识,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办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