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多年从事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的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医学科普期刊中所涉及的关怀理论、生命伦理学、克隆问题、器官移植、安乐死和临终关怀、性伦理、基因治疗等方面的伦理学问题,讨论了伦理学问题与法律和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科普期刊编辑掌握医学伦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环境(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方法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类"与"共同体"向自然的扩展。其理论论证的逻辑起点可分为从自然出发和从人的规定出发两大类型,分别表现了西方分析哲学与形上哲学传统的影响。环境伦理学在西方有其思想和观念基础,但从理论和逻辑论证来看,还存在根本性的问题。系统、深入地总结、反思环境(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方法、思想基础与论证逻辑,对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春 《今日科苑》2010,(2):144-144
女性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有“性别”之分,男女分别从“公正”和“关怀”两种不同的视角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因此,应使“公正”和“关怀”共同体现在男女道德发展过程中,构建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相似文献   

4.
信息伦理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现昆 《情报杂志》2006,25(5):94-96
信息伦理学是介于信息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仅有约30年的孕育发展史。在计算机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等获得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信息伦理学已经形成和有待发展的一级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按照对象特征和生成方式相对地区分为理论信息伦理学、部门信息伦理学、专门信息伦理学和工程信息伦理学四个组别。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伦理学将呈现出三方面的发展趋势:强化基础,集纳式发展;规范体系,分化式发展;综合创新,关联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伦理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支撑三个方面说明了生态伦理学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原则,培育了人对自然的新态度,明确了人类在自然生活中扮演的新角色,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的相关讨论都植根于对集约化饲养场农场动物的关怀和悲惨生活的不忍,动物福利科学和动物伦理学相互交织,共同形成现代畜牧业变革的道德文化力量。动物福利概念和动物福利科学的兴起蕴含着革命性的道德主张,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道德关系以及我们关怀和保护动物的道德义务,系统变革非人道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讨论动物伦理问题和现代畜牧业的道德转型,不应低估动物福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面向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动物伦理学,不仅需要道德价值和动物伦理的引导,也需要动物福利科学的经验支持,需要动物福利科学家、动物伦理学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工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反映,也是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影响和腐蚀。在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研究科技伦理学,用科技伦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科技期刊工作者要努力研究和构建科技期刊伦理学,研究科技期刊伦理产生、发展规律,研究科技期刊伦理学和科技伦理学及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关系,研究科技期刊伦理学的应用。从而为制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梁枢 《内江科技》2011,32(1):69-70
以伦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石,分析当代高校体育课程的“物化”、“标准化”、“机械化”、“功利化”的现实表现,指出高校体育课程伦理构建的价值取向和途径。为高校体育课程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让体育的教育意义最终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是目前环境伦理学领域较流行的重要思想,文章通过探讨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希望二者能够在差异的基础上找到相互发展完善的良好契机,为环境伦理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水木 《百科知识》2000,(3):23-25
生命伦理学是一个很新的学科,首先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诞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它是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说它崭新,并不是说它没有渊源,它的渊源是医学伦理学,现在有些学者仍然称之为“医学伦理学”或‘生物医学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的英文是bioethics,是由bio和ethics两个词组成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将生命伦理学定义为运用种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期刊人文关怀之新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期刊人文关怀思想体现不足的现状,结合本刊实例,并借鉴国外医学期刊成功经验,分析医学伦理学介入以及相关出版行业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对提高医学期刊人文关怀思想所具有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伦理学是中国学术园地中自20世纪80年代末涌现出来、并日渐崭露头角的一门介于民族学和伦理学之间的新兴横向性跨界边缘学科,以研究民族道德为己任,在短短30年中经历了起步、发展和逐步成熟,并在宏观的学科定位等理论研究和各民族伦理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多元与全球化境遇中的生命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伦理学是文化自我理解的产物,植根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度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首先是多元的.任何特质的文化道德传统,总是在与其他特质文化道德传统相互交往中成长起来的.当今,不同国度的生命伦理学同时也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生命伦理学无法避免普世价值与全球化的选择.多元的生命伦理学与普世的全球生命伦理学并存,在适宜多元或需要普世价值的不同境况下展示其多元性与全球普世性的面貌,正是当代生命伦理的重要特质.否认生命伦理学的民族特质,或者认为生命伦理学越是民族化、本土化就越好的观点,都是与时潮流相背的.提倡尊重、宽容、合作及相互消融,是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科技期刊有着重要作用。对科学文化而言,科技期刊是最适宜的传播工具和手段。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文化中不仅涉及如何快速传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传播什么样的文化问题,即如何使传播的内容是科学的,原创的,真实的。这就涉及到有必要研究科技期刊伦理问题。科技期刊伦理涉及论文发表全过程中反映出的伦理问题,及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反映出的伦理问题两个方面。本研究将探讨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文化中的作用及在传播中各种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和应对措施;重点阐述作为科技伦理学分支学科的科技期刊伦理学在传播科学文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防治学术不端提供理论支撑、探讨防治学术不端的方法、研究期刊和论文评价中的伦理问题三方面。特别是后者,尚未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研究表明,符合科技期刊伦理学的传播才能对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专业伦理学教学,应力求把普遍性与师范性、讲授基本理论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际,对案例教学在伦理学课程中的运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信息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绍兰 《情报杂志》2005,24(7):102-104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也与日俱增,这就导致了传统的伦理学无法涵盖的诸如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等,信息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对发达国家的信息伦理学研究现状、发达国家信息伦理学研究的启示、我国的信息伦理学及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女性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具有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角度,试图对《简·爱》的两个中译本从语言表达和审美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所选的中译本译者分别为祝庆英(女)和吴钧燮(男)。译文的对比揭示出男女译者在操控语言和翻译策略选择上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不同程度的发挥,旨在强调女性译者的女性主义特色,从而倡导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引入和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伦理学作为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就其理论特点而言是环境伦理学理论的整体主义发展趋向的重要代表。作为自然价值论伦理学建构原则的生态-整体论原则,集中体现了理论的整体主义特征。文章通过对罗氏思想的系统梳理,力图揭示罗氏如何借助生态-整体论原则对内在价值进行生态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价值的等级结构。这在本质上,就使自然价值成为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逻辑基点,由此推导出人类应对自然承担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思想等从哲学层面阐明了"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现代生态学则从知识论层面认证了这一问题。"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思想,构成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生态伦理学则昭示了人类对"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法理与伦理的冲突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的理论障碍;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使得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面临着选择困难;权利同源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系关系的价值基础;系统论语境为伦理学指导生态补偿立法提供了新思路,从理论上解决了生态补偿立法的调整对象、调整任务和调整原则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