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勿”、“物”二字的本义,众说纷纭。窃以为“勿”的本义即“以犁起土”。由此引申出“土色、相土色,色、杂色,杂色帛,旗帜”等意义。“勿”为“犁田”.“物”即“犁田的牛”;之后“物”才产生了“杂色牛”这一意义。“勿”与“物”之间有假借或混用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立春开始,便揭开了春天的序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此间强调了人们顺应春季的变化的重要性,也是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3.
南朝齐梁时,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说是: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对于此处“梗概”一词,从来未见确凿的解释,而往往含混言之,意谓犹如“慷慨”。这大约是因为建安时人好言“慷慨”,故学者以为刘勰所说之“梗概”指的是当时人之“慷慨”。此等理解,看起来符合当时的情况,其实似是而非;又与上文“观其时文,雅好慷慨”相重复。故不得不再予考释,以决疑焉。考之诸书,梗概一词及其训释,并不少见。且列数例于兹:张衡《东京赋》:“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文选》卷3李善…  相似文献   

4.
《论语·雍也》“虽欲勿用”句中的“勿”字原为“物”。“物”字本义指杀牲牛,引中指杀牲,又引申指供宰杀的牺牲,后来再作引申,泛指万物。《论语》“虽欲物用”原句所用的是“物”的第二次引中义.指供宰杀的牺牲。“勿”本义为屠杀,后来音近假借为否定副词。《论语》在流传中,“物”同声假借为“勿”,后世误将“勿”作本字流传。  相似文献   

5.
从“勿攸”到“忽悠”——“忽悠”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悠”的本意是指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究其本原应作“勿攸”。后来。在同音假借的作用下,“勿攸”改作“忽攸”或“勿悠”。最后,“忽攸”或“勿悠”在偏旁类化的作用下又改作现今通用的“忽悠”。  相似文献   

6.
“A而B之”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框架式结构,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等,还可构成独立语或小句。“而”、“之”的法不同,反映出“A而B之”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A而B之”表达独特,用法灵活,语用价值颇大,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颇为实用的语言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闽南语中,会话程式回应语“勿会”具有语用多功能性。它既可用作致歉语的回应语,又可用作致谢语的回应语。这种语用多功能性是由其历时演变导致的。“勿会”最初用于对他人的致歉语作出否定回应,否定被冒犯事实或否定己方会介意。而后,“勿会”扩大到回应道歉型间接致谢语的语境中,最后扩大到回应直接致谢的语境中。这种语用演变与现代汉语中“没事(儿)”的演变相似。致歉回应语向致谢回应语的演变具有跨语言有效性,在日语、英语等外语中普遍可见。这种演变导致共时平面上程式回应语的语用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8.
郭俊臣 《初中生》2009,(7):52-53
【原文】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人,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  相似文献   

9.
海洋中有一种鳗鱼,叫做“盲鳗”。为什么叫“盲鳗”呢?因为这种鳗鱼有一对细小的眼睛,暗淡无光,看起来如同“瞎”了。在弱肉强食的大海中,体小、“盲眼”的盲鳗境况按说该朝不保夕、岌岌可危了。  相似文献   

10.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对“而直为此廪廪也”中“直”的注释值得商榷,通过考察和分析,教材把句中的“直”释为连词“却”有失允当,而将此处的“直”释为副词“竟、竟然”才更符合文意。  相似文献   

11.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它包含相当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虽不同但能和谐相处;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认识上、情感上及实际结果方面的原因,造成“有冤不告”这一不正常现象。其矫治需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加大对违法的惩处力度,降低诉讼成本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15.
符劼图 《海外求学》2011,(11):24-24
  相似文献   

16.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一种中国哲学智慧,是处理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孔子“和而不同”的主张,不仅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而且上升到人生哲理的理论高度,显示出深刻的哲理思想意义。“和而不同”的哲理思想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扬光大中华儒家文化、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21世纪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化中尊崇的价值理念,但是我国传统文化并不追求绝对的和,并不拒绝差异性,而是提倡和而不同。在教育当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和而不同与我国的教育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育的一种方法论,也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构建及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和而不同”包含三层含义。“和而不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党制订内政外交政策的重要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