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 相似文献
2.
彭文俊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2,(12)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培养,是教育者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法,对青少年进行塑造、促进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健全的人格、以忠于真理、思想解放、追求创新、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坚忍不拔等品质为标志,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充满自尊、自爱和自信。健全型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青少年优良人格所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健全型人格,进而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这 相似文献
3.
4.
任彩仙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Z1)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中学做起,少年时代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 着对新事物的敏感与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所有这些都发展创造力的基因,都需要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爱护和培 养。特别是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特别的和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5):70-70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教育的竞争上,体现在全民素质的水平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今天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明天和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加强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文英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4,9(3):56-5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学教学中积极展开,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积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本人也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下面就我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探索作一介绍,以求同仁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申桂花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6,(1)
素质教育要求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认真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加强生命教育 培养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所适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轻易选择轻生来逃避,此类事件给社会、家庭和教育界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如何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张秀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Z1)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各国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的问题。幼儿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标新立异,保护幼儿创新精神的萌芽;给予幼儿独立、自由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创新精神;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创新精神的培养;赞赏、肯定幼儿的每一次创新尝试,激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努力使幼儿在创新教育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相似文献
10.
11.
姜涛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取决于人的科研素质,只有普遍提高全民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对中学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要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起,从基础做起,落实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李晓盼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
健全人格是各种良好的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人格特征。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中学生加强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对此,一要关注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二要重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三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四要优化课堂内外的育人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教改的终极目标——培养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0):82-83
大学语文应该是这样一门课程:在中小学极度重视其工具性的基础上完成其人文性的转化,实现其感受美、欣赏美,体悟人生、涵养性情,激发创造力、培养想象力的功能,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但现实中大学语文课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准确,致使语文教师和研究者在教学和教改过程中各行其道,致使课程逐渐偏离了轨道,最终走上了"人生"的边缘。只有准确界定其根本目标才是指向大学语文的"复兴"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99-100
和谐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全人格又称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相对立,是人格的健全状态,侧重的是人格要素的完整统一。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经历着重大的变革,是人格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探讨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培养初中生健全人格的意义,有助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及具体方法,进行教育现场实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抱着重负的同时,心理上也产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物质精神上的"双贫困"群体。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颜姿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147-148
在中职教育期间,老师在注重对中职学生的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对这个广大的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本文主要对人格和心理健康进行了科学的概述,并且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职学生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同时讲解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中职学生人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方红缨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0,(12)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我校自1998年实施“创新教育”实验以来,我们狠抓了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施创新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调动一切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18.
罗学良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4)
新课程改革强调政治课教学应改进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学生能在自己所学的知识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教学观,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智慧,碰撞思维火花,引导学生丰富感性认知,培养创新精神。一、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新课程渗透着这样的理念: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底贵贱之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精神,创造民主平等条件和气氛,采用民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李天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99-100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现状,根据体育院校学生自身特点,从体育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教育科学,提出培养体育院校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知名化学特级教师王作民先生把化学实验功能凝炼成“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10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把着力点放在实验功能的开发上——勇于设计和改进实验。一、改进演示实验在符合直观、简明、可靠、示范、安全、启发等的前提下 ,勇于改进演示实验。例如 ,在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中 ,用燃烧匙盛硫粉、红磷、木炭等进行实验 ,存在的问题是容量过大 ,点燃耗氧时间长 ,做完实验后仍有剩余物质 ,不易熄灭 ,因而产生多余的 SO2 、P2 O5 、CO等气体污染环境。对这些问题的改革方法有多种 ,如在细铁丝一端用锤子砸成小勺 ,或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