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少数  相似文献   

2.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民族文化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各民族之间都加强了民族文化的开放和交往,同时也加剧了民族文化间的整合。但是,多元文化的整合并不是使众多的民族文化趋向单一,多民族文化共存才是人类文明发明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宝斯琴 《青海师专学报》2011,(6):101-104,120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广泛,从而使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灿烂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由于受主流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知识在学校课程内容中很少被重视,甚至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如何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民族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铜仁市素有“黔东门户”之美誉,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土家、苗、侗等众多民族,他们相互交融又各自独立,共同缔造了铜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当今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浪潮强势来袭,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威胁,民族文化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展现铜仁市民族文化内涵,结合本地实际,对铜仁市民族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铜仁市民族文化延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濒危民族影视研究基地与中国梦共建的目标、价值和可行性措施,提出在共建过程中应把个人梦、民族梦和国家梦紧紧结合在一起,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实践中积极贯彻"中国梦"的内涵精神,以实现对高校在民族文化方面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50—7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对主流文化的一体化认同,固然有被他者所规范的一面,但更是少数民族作家自我主动认同的结果。因为民族作家的阶级出身、人生经历、所受的文化教育、所处的时代氛围和文学背景等,都使他们对当时的主流文化身份不能不产生一种发自肺腑的认同。因此,在文化身份叙事方面,他们的小说便体现出一种对主流文化的一体化认同特征。这既有积极价值又有消极影响,对当今的民族文化建设和时代文化建设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各种文化群体之间互动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一体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恰恰是实现多元文化整合的一种最佳形式。我国少数民族“维护母语、接纳汉语、肯定双语”的语言态度,真实地反映了少数民族对“国家一体”与“文化多元”关系的文化心态。这一点也正是我们用双语教育迎接“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的挑战,并赢得成功的信心和力量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进程,面对外来"动漫文化"和"快餐文化"的挑战,发现、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守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就是延续历史文脉,就是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是在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就是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就是在延续国家和民族的魂脉.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物在保存民族的记忆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的衰亡和民族文物流失的进程大大加速。如何保护民族文物从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国家文化政策迫切关注的问题。《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通过为我国民族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契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根基,通过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感知其民族的精神文化。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在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方面,社区教育与和谐发展是相通的。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一)生计方式与家庭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各个民族也拥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逐渐趋向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也逐渐走到了生活的前台,进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研究可行路径来实现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化模式创新,有助于在较高层次和较大范围实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进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旅游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冲击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市场经济意识冲击了人们原有的质朴的社会价值观也让一些伪艺术乘虚而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特色也便失去了民族发展的根基,在多元一体化的今天。“和而不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应起到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民族一体化的推动下,跨界民族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跨界民族文化认同也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国家的软、硬实力。"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我国文化认同"尽管是两个内涵不同的理论范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相关概念的界定、跨界民族义务教育、跨界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进行文献综述,试图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以解决跨界民族教育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神话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记忆和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但是,在今天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潮及现代化进程中,包括神话在内的民间口头文学遗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承千载的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与消失.基于这种紧迫的形势,对神话进行保护与开发、学术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九隆神话为例,探讨在现代化语境中神话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和“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可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等三个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吴修玲  黄大鹏 《英语教师》2023,(10):112-114+12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认为民族“文化失语”、民族自信不足是教育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CLIL理论,围绕教学内容,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以民族文化、传统中医药、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等为思政素材来源,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民族自信的培养策略,从而助力医学人才既拥有国际竞争力,又保持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就中国人如何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问题提出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能够让大学生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认同,使大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价值判断。这对于作为我国知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共同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可通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双语教育和社区学习中心等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必然给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带来冲击,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世界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保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民族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民族教育如何将民族文化世代传承下去,摆在了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就文化生态理论提出文化生态位的概念,有利于民族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地位,对优秀的民族文化如何发展和发扬具有明确的方法和目标,如何提高民族文化的地位,使之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具有可操作性.民族教育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失落与新生--从广西民间歌咏习俗看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正不断遭受冲击和挑战,文章以广西歌咏习俗为例,通过两个个案来分析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的理念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