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根据翔实地,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批判刘裕代晋册贬低东晋历史;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绝不奉刘宋正朔;并判断刘政权将寿命短暂,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体现。二、渊明《述酒》《素齐》诗,表明其隐居前后两期具有不同意义,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相似文献   

2.
刘是甘肃古代敦煌籍著名学者,历仕后凉、西凉、北凉、北魏等朝。作为国师,他兴办学校,传授经学,著书立说,使当时的河西成为保存儒家文化最集中的地区,对这一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民族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史学方面,如《略记》、《凉书》、《敦煌实录》等,但都佚失不存。其著作唯一保存下来的就是为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所作的注。刘注不涉及训诂,以疏通补充大意为主,文词简古,犹有魏晋之遗风  相似文献   

3.
宋蔡梦弼撰《草堂诗话》,元陈秀民撰《东坡诗话》,脍灸人口。余略仿其例,撰《柳宗元诗话》。今选录十一则,在《零陵师专学报·柳宗元研究》发表,与海内外同好共赏析之。一、刘埙评柳诗由宋入元的刘埙,字起潜,南丰(今属江西省)人,著《隐居通议》、《水云村稿》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他“论诗论文”,“皆出  相似文献   

4.
刘埙评柳诗 由宋入元的刘埙,字起潜,南丰(今属江西省)人,著《隐居通议》、《水云村稿》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他“论诗论文”,“皆出于诸家说部之外”,“固谈艺者所必录也”,评价相当高。刘埙在《跋石洲诗卷》中说: “诗不易作,亦不可苟作,且当使胸中有数百卷书,韵度不俗,乃可下笔。子归,试取六经、子、史精读之,又取诸传记、百家杂说博读之,  相似文献   

5.
四六文是骈文的通行别称,魏晋时期甚为流行,到了两宋仍风头不减。宋末元初的刘壎,是工于四六的一位名家,他在《隐居通议》中专列“骈俪”三卷,评价前人的四六文创作,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刘壎自己也有大量四六文传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基本上可以达到自己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笽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  相似文献   

7.
下面,我来略举一些《全唐诗》中和蚊子有关的篇章。 韦应物曾留心观察过琥珀里的一只蚊子标本。“曾为老伏神,水足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咏琥珀》)” 喜欢观察事物的诗人,还有股尧藩。他闲着没事,观察过蜘蛛逮蚊子。“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笔墨绘画技法的研究,着重对《青卞隐居图》用线的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9.
"南蛮舌之人"是《孟子·滕文公上》里的一句话。而以往各版本的《孟子》,字往往有两体:或者。本文从两个形似字的分析入手,指出以往对于"南蛮舌之人"的理解是不符合孟子的本意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红楼惊梦》、《田姐与庄周》、《欲海狂潮》和《死水微澜》四部剧作的外来影响,探讨和论述了川剧女剧作家徐的戏曲创作。四部剧作,四个面貌,四向开掘。《红楼惊梦》变换的视点和主观阐释、《田姐与庄周》人性心理的深度开掘、《欲海狂潮》改编过程对原作的扬弃与融合、《死水微澜》多种舞台语言的开拓,这些表明剧作家徐总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与前进。而她这种“拿来主义”的态度与借鉴外来艺术的经验对当代戏曲改革有着十分有益与可资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画与诗     
《初中生辅导》2014,(17):F0004-F0004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唐)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消光犹为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宋高僧传》、《续湘山野录》、《吴越备史》、《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十国春秋》等相关资料 ,对贯休与钱交往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 ,并对傅璇琮和戴伟华两位先生关于贯休与钱交往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补证。  相似文献   

13.
叶植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2):13-23
族谱大凡远溯名人为始祖或始迁祖又无确凿旁证支持的基本都属造伪,《白梅习氏族谱》中关于习凿齿的记载也属于此。吴直雄先生以《白梅习氏族谱》、子虚乌有的《大元大一统志》记载、1500年前袁州《郡志》所载习凿齿隐居江西的资料为依据,考证出习凿齿晚年隐居新余白梅,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吴直雄先生将《汉晋春秋》和《襄阳耆旧记》的完成时间、地点、内容及习凿齿的生卒年等全部弄错了。  相似文献   

14.
巫山十二峰     
巫山位于三峡,相传最有名的山峰有十二座,其具体名称则少有人知。据元朝刘獯所著的《隐居通议》载:“巫山十二峰,终未悉其何名。今目蜀国图所载,始得其详:曰独秀、笔锋、集仙、起云、登龙、望霞、聚鹤、栖凤、翠屏、盘龙、松孪、仙人。”又据其裔孙刘凝附注:“案别书,有朝云、净坛、上升、圣泉,而无独秀、笔锋、盘龙、仙人。”  相似文献   

15.
冯梦得,宋末文人,《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在《宋史翼》中亦未作补充。因《全宋文》冯梦得小传有疏失讹误之处,所以根据《隐居通议》以及《宋季三朝政要》等文献,对其生平事迹作了一些订补,并从《隐居通议》中抄录其二十四篇文章,以补《全宋文》之遗漏。  相似文献   

16.
刘壎是宋元之际著名的文士,《隐居通议》选评历代文人的文章,以此来表达他的文学见解:提倡文法的应用,注重脉络条理、结构统一;将风骨、简严、自然视为文章风格的指归,并提出"揫敛"的方法;散文内容上,强调根据性理、祛腐趋新;重视散文史论的提炼和总结,首倡"江西(文派)体",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的诗人邓汉仪曾指出:“今天下之诗,莫盛于河朔,而岛盟以布衣为之冠。”(《聪山集·序》)申涵光自己也说:“今天下诗颇推畿辅,……照耀河朔。”(《聪山集·逸休居诗引》)王士祯正式提出“河朔诗派”这一名称:“申凫盟涵光称诗广平,开河朔诗派。其友鸡泽殷岳伯岩、永年张盖覆舆、曲周刘逢源津逮、邯郸赵湛秋水,皆逸民也。”(《渔洋诗话》卷下)后来杨际昌也说:“永年申和孟涵光,节愍公佳允子,与逸民殷岳、张盖、刘逢源友,开河朔诗派。”(《国朝诗话》卷一)徐惠也说:“独有涵光乐隐居,奎章阁下谢公车;早教河朔开诗派,晚究苏门性命书。”(《论诗绝句五十七首》之十四,见《味静斋诗存》卷四)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的主旨,课本注解为“反映了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真是这样的吗?结合王维的其他两首诗来看,我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实现过隐居生活愿望后的满足心情。先看其《谓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柴扉。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从尾联看,这首诗应写于诗人隐居之前。在隐居之前,诗人目睹田家的生活情景,感到他们“闲逸”无比,禁不住羡慕起来,产生了过隐居生活的愿望。后来,诗人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人生是一道算式,那么,青春的时光在孩子堆中度过,即使是平淡的周而复始,生命的价值也绝非简单的叠加。”这是沅江市莲花塘学校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刘兰颇含哲理的一句话。当年,刘兰带着青春的浪漫与激情走进校园,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6年。担任班主任12年中,所教的数学成绩连续23期质量考评获同年级第一,被同行们喻为“不败的兰花”。走进刘老师内心深处,探究她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动力所在,我们发现,这完全来自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种爱在她的班级管理中显现得格外瞩目。在沅江市教育局的一份考核材料中,关于她的班主任工作,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翔实的 ,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文献材料 ,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 :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 ,批判刘裕代晋册文贬低东晋历史 ;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 ;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 ,绝不奉刘宋正朔 ;并判断刘宋政权将寿命短暂 ,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体现。二、渊明《述酒》《夷齐》诗 ,表明其隐居前后两期具有不同意义 ,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 ,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