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五四”激进派对儒学及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称为“激情评判”。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历史的重负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激进派”对儒学不能不采取“激情”的方式去评判,但又因儒学的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以及“激进派”所运用的新思想,新方法理性因素的渗入,使创作“激情评判”中不参不渗入理性的成分。从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评儒的言论可以得出结论:五四激进派评儒时所批判的并非佰学的全部、儒学的精华,而是“独尊”或“一统”的儒这-儒都;批判的锋瓦并非指向古人,而是指向今人,并非反对儒学的历史价值,而是儒学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背离;并非诘问儒学历史的功过,而是挟击儒学被当时政治社会的利用;并非指向精神超越性的伦理道德,而是指向强制性的伦理道德。“激情评判”对反思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创造新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作态度论和创作思维论是苏轼文艺创作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态度论方面,他从坚持个性独立出发,坚持自由创作;他还提出自成一家,标举创新精神。创作思维论方面,他的“静空”观、“游于物外”、灵感论等观点中,包孕着很多有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课程目标就是我们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状态”(徐国庆)严格地说,“三致”课程目标并非高职教育的专利,而是为所有教育所共有.  相似文献   

4.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政治思想史的影响巨大,对其解读颇多争议。作为对纯粹实证政治哲学学说的评价,不应当停留在道德与非道德之间的争论,应该将其作为一种中立实证的国家学说即主权者的理论来理解。《君主论》中的君王的道德要求并非把君王看成单纯的“人”,而是将其视为国家主权的化身,因此他的行为评价就不能再是简单的依据道德,而应当以国家的最高利益———安全和稳定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仁政”论是孟子最重要的思想学说之一,在本质上说,它是具有丰富的民本主义内涵的,是对晚周以来蓬勃发展的民本主义政治纲领的推进和建构。从“仁政”论的哲学基础出发,从政治、经济、教化、社会等方面对“仁政”论所建构的一个完整的民本主义政治纲领进行全面的阐释,从而对孟子的“仁政”论及其所建构的民本主义政治纲领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论“非道德主义者”马基雅维里的政治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在历史上多遭人非议,其不朽作《君主论》中有关“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狮子与狐狸”等论述使其蒙受“非道德主义”之恶名,事实上,若细究《君主论》,可知马基雅维里并非完全摈弃道德;相反,他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试图对马基雅维里的政治道德观作一简要述评,以期从中获得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三言”因果报应与编撰意图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包含大量的因果报应内容。多年来,人们大都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些内容有严重的消极作用,是“麻醉剂”,削弱了人民的反抗精神,因而理所应当地视之为封建糟粕。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既不符合冯梦龙的编著意图,也不符合“三言”实际。因为冯梦龙在作品中编写因果报应,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一种使人戒恶从善的感染力量,其目的在于借此“以警后人”,“劝他为善不为恶”,从而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社会道德伦理、风气习俗归于淳厚。所以它对人民的影响,并非只起消极作用,而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析,请同好指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老子哲学评价中存在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指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方法论上必须明确:其阶级归属具有极大的边际性质;其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意象化特征;其思想内容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传统。对此,绝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本文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老子哲学的研究,从而揭示出:老子自然哲学的主张并非消极无为,而是“为无为”的生态智慧;老子政治哲学的实质并非阴谋诈术,而是“知不知”的政治艺术;老子伦理哲学的主旨并非怯弱的无欲,而是“欲不欲”的道德精神。说明老子哲学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交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并非仅仅是达成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交往的深层旨趣在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转向。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的转向;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向;从“知识化”到”人性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因素之一。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并非简单将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而是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强调突出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3.
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琴赋》中提出了“琴者心也”的观点,这一命题对晚明及其后的琴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反叛。然而,深层挖掘“琴者心也”之“心”的思想内涵并梳理历代琴论,可以发现,李贽此说并非空谷之音。“琴者心也”是顺着主流琴乐思想之外的注重古琴自身艺术特性的琴乐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一种对僵化的琴论的内在批判,以引导琴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庸》蕴含着丰富的中庸思想,其主要表现在行为方法论、道德修养论与德性政治论等方面.中庸之道的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时中与和而不同是行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但对这些思想的践行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表现不同;中庸之道潜移默化为全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修养规范,主要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慎独”等方面;中庸之道的中正、适度等内涵上升为一种德行和德性政治,以此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德性政治论最终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5.
对当下政治宽容理论研究进行反思性批判的基础上,从“宽容态度说”“宽容手段策略说”“宽容差异说”“宽容交往合作说”“宽容权利说”“宽容承认说”“宽容美德说”等方面对政治宽容进行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解读,指出政治宽容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30年来,学界从意识形态论、思想品德论、无产阶级论和广义狭义论等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了不同界定。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在文本中大量使用“宣传”、“鼓动”、“政治教育”和“理论教育”等概念。求证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相关概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探源寻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应旗帜鲜明地表明无产阶级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表述应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7.
北齐颜之推文论思想并非如其他文论家一样只执其一端,忽视其他,而是既指出差异,又注重统一,表现出和谐进步的文论思想。在本体论上,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又兼顾“缘情”娱乐功能;在创作论上,主张以质为主,又要求文质并重;在鉴赏论上,尊重南北审美差异和南北批评标准的不同。其中,鉴赏中的南北审美差异性是颜之推的全新发现,具有开山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学作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有其精华和糟粕。我们的态度不是“厚古薄今”,而是“古为今用。”为了充分发掘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作者拟采用纵横对比的方法,试图就孔、孟“仁”论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为推动儒学思想的研究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9.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刻意“创造”出某种新语言形式.而是促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突破已掌握的语文知识。不断吸取.掌握和运用新的表达形式。在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根据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动词的“自主性”并非凝结在语义中,而是受到语境的影响.单纯从动词本身判断其能否进入中动结构是片面的,从整个论元结构——事件的角度来解读中动结构的使用条件很有必要.只有具有较高心理期待性的事件才能进入中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