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如何如何。父母用自己小时候的优秀成绩和表现,以及吃苦耐劳的光荣历史来激励  相似文献   

2.
刘明的父母一直挺支持我班的工作。今天早晨孩子们正在各个区角玩着,我也正忙着为他们提供材料,刘明的爸爸领着刘明气冲冲地找到我说:“老师,刘明说不拿拼图老师就批评他,他要把家里的小电脑搬来,我不让搬,他就哭。”我一听是刘明把老师说的话错误地传达给家长了,就心平气和地向他说明:最近我们发现孩子进入大班下学期后,不爱玩角色区,就想把角色区换成益智区,在和孩子们商量投放什么材料时,孩子们提到喜欢玩智力拼图,有几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要把自己的拼图带来和大家一起玩,我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刘明的爸爸余气未消地说:“…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村口就是一条大河,河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但也把悲伤带给了孩子们:每年都有孩子被河水吞噬.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户姓胡的人家,他们家有一个独生子.孩子五六岁时,有一次,他父母发现他和大孩子一起到河里戏水,心都揪紧了--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做父母的可怎么办?于是,父母第一次狠心打了孩子,并禁止孩子再走近河边一步.  相似文献   

4.
睿齐 《教育导刊》2006,(8):51-51
你真正爱孩子吗?那就请你千万不要犯以下十点错误。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归我。2.把孩子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这样,将来孩子对他人破口大骂、粗言秽语,他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让他辛苦干活挣钱,也不教他节省,他将来能和父母一样勤劳和吃苦耐劳吗?5.当他和邻居、同伴或陌生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坚…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但他毕竟不是我们的附属品。这话有些老生常谈,却也是真理,尤其是在很多父母都不自觉地成了孩子的“代理人”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梦想,从旁协助他成才,同时也让他充分享受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有一对夫妇,工作之余,除了打麻将,没有任何别的爱好。每天打麻将他们都要“鏖战”到深夜十一二点,而且平时在家里,言谈也必是麻将。家不像家,俨然是赌场。由于忙着打麻将,他们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在给足孩子一天的饭钱之后,便放任自流。至于孩子是否做了作业,功课如何,甚至孩子是否吃了饭,在搓麻声中是否能休息好,都不管不问,只顾自己玩得快乐。就这样,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孩子也找到了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去网吧玩网络游戏。除了用于必需的一日三餐,他把父母给的钱全部用来上网。当父母晚上“挑灯夜战”的时候,他则在网络游戏中尽情地“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家长在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中都留有许多遗憾,因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当父母尽其所能把一切条件都无私地提供给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并没有知足,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希望的沉重。在他们眼里这些都很正常,做爸爸、妈妈就应该这样。孩子们回报父母的是无止境地、加码地索取,比吃穿,讲虚荣,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克服,不愿吃苦,只图安逸,这让做父母的非常失望。耐心说教——不听,严厉训斥——没用,棍棒  相似文献   

8.
《家,为什么让孩子们烦》一文真切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也客观揭示了当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①孩子在家里没有自由,父母教育孩子非打即骂;②父母的过高期望,常使孩子感到力不从心;③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信任孩子,使代沟加深;④有些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放任自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验不到家庭的温馨。显然.这样的家教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  相似文献   

9.
音乐……能说出无法说出的内容,表达无法表达的情感。——作曲家莱昂纳德·波恩斯坦耶胡迪·梅纽因在上小学前被父母带去欣赏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音乐会上的路易斯·帕辛格美妙绝伦的小提琴演奏是如此深刻地打动了小梅纽因,他认真地对父母说:“我要学拉小提琴!”他坚持要一把小提琴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还非要帕辛格做他的老师。父母看到他坚定的决心,就满足了他。在小梅纽因10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3岁~6岁是声音和音调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期。有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在这个时期会表现出与同龄孩子不同的特性,比如对某一…  相似文献   

10.
美国《读者文摘》曾调查了1000多名孩子,了解他们的苦恼和要求,其中孩子们有一条共同要求,就是希望父母早晨不要训斥孩子。.早晨是每家每户最忙乱的时候,父母要准备早餐,打扫房间,还要替孩子做出门前的准备,有的父母常常不自觉地对孩子大喊大叫,说他们要迟到了,嫌孩子笨手笨脚等,斥责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1.
张薇 《教育与职业》2003,(12):43-45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发生冲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的成功做法。美国家长何时说“不”父母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以下是四种必要的时候。(1)当孩子们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地该说“不”很明显,当孩子们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毒物质,或者在繁忙的停车区跑来跑去而不抓住妈妈的手时,父母们必须说“不”。当孩子前上学期间想晚上熬夜看电视或看成人电影时,也应该对他们说“不”。当…  相似文献   

12.
采访对象及方式:在网络上随机采访了4位家长和6名中学生采访时间:2007年7月孩子们说(记者:你平时的心里话会对父母说吗?如果不对父母说,你会对谁倾诉呢?)孩子A(初中二年级):我有心里话的时候也会想和父母说,可每当我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一个微笑面对生活的孩子,总是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教孩子学会微笑呢? 首先,父母自己要微笑,让孩子有一个微笑的世界。 早晨起床时给他一个微笑,上幼儿园时给他一个微笑,孩子生病时给他一个微笑,在他不高兴时给他一个微笑。孩子会从这微笑中感觉到家的温馨,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编前语:有的时候,我们未必真正把教育孩子看作一项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倾注爱心与关怀的“工程”,而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种附带,对孩子的漠不关心、父母不合等给孩子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孩子因“亲情饥渴”而出现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使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去弥补心灵的这项空白。请听一位孩子长辈的焦虑。咨询员:A来访者:BB:我是一个孩子的姑姑。这个孩子自从上了初一以后开始拿家里的钱,从一百一百地拿发展到有一次开运动会拿了家里的1000元,上星期到他爷爷那里整整拿走了2000元。他有点贪嘴,爱吃东西,他说家里面不给他买他要…  相似文献   

15.
薛凤 《山东教育》2004,(33):50-50
年轻的父母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当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而感到自豪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早上,她(他)却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拉着你的胳膊可怜巴巴地恳求你:“妈妈(爸爸),不要把我留在这儿,我不想上幼儿园!”瞬间,你的脑海里就会重现孩子刚上幼儿园时那些困难的场面。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在孩子们上幼儿园的这几年里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6.
可以说,每一个父母都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在充满家庭爱意的环境里感受着父母和家人爱的温暖,积累着爱的图式,也模仿着爱的行为。儿子今年才1岁,吃饭时常常会把小匙举到我的面前,非常亲切地要喂我吃;他吃饼干的时候,也要捏下一小块,硬塞到我嘴里,或他爸爸  相似文献   

17.
喜欢捉弄人     
郭子 《父母必读》2011,(5):127-127
孩子这段时间很喜欢捉弄人,大人和孩子都躲着他,尴尬的父母每次都要把孩子"修理"一番,可下次,他又有了新花样。 吃饭的时候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鸡翅扔到同伴碗里:把纸团塞到别人的衣服里;  相似文献   

18.
读者朋友,你们好啊!当你翻到这一页时,请把手中的《小雪花》拿给爸爸妈妈。“父母课堂”是专门为他们设立的。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几句中国古训告诉每一个孩子的父母,应该正确地诱导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灰心丧气,要勇敢面对。并让孩子知道,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从而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首先,要让孩子学会不怕苦。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父母对子女也不能娇生惯养。因为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普遍好逸恶劳,拿起书包上学,放下书包吃饭,学习…  相似文献   

19.
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六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毋庸置疑,你的孩子肯定会不断挺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谎、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刚,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  相似文献   

20.
丹普赛出生时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端。稍大一点的时候,这孩子竟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足球!父母忧虑地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劝阻他。为了安抚孩子,实现他的梦想,父母为丹普赛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它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赛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天天用他的木足练习踢足球。他不断对自己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