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勘  任孝鹏  王斌 《科学学研究》2004,22(6):646-651
运用标准化问卷对中国科学院84个研究所的4658名员工进行了组织创新文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下属各研究所的领导和员工对组织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效基本认可。他们评价最高的三个指标是:国家导向、激励创新和形象标识,评价最低的三个指标为利他、责任心、所务公开。30岁以下的职工对领导行为的评价最高,50岁以上的职工对员工行为评价最高。院龄在20年以上的职工对价值理念的评价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职工。科研骨干对领导行为和价值理念的评价普遍低于其它群体。研究所法人与领导班子对自身领导行为的评价高于职工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15(3):161-163
创新文化建设是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 ,对推动知识创新工程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实现科技创新目标 ,建设国家创新基地 ,不仅需要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需要创新的队伍和人才 ,也需要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建设与知识创新工程相适应并能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的创新文化 ,有利于激发个人的创新思维和提高整体的创新水平 ,这是我院建设创新文化的基本目标。1 我院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文化 ,是激励创新的文化 ,是我院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我院经过 5 0年的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文化传统的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认为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源并为民族定性 ,传递着贯通古今的普遍性内容 ,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土壤和根基。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经过一个多世纪代价巨大的社会实践,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如果眼高于顶,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当然不是纯时间的范畴。在社会、文化的意义上,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轩  时勘  石兵 《科研管理》2001,22(3):134-137
创新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本提出,中国科学院创新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管理创新之中,由此,提出了体现在管理创新中的创新化建设的实施建议,其一,可以引入现代管理措施如CI技术,其二,可以在致力于不断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建良好的科研氛围。在创新化建设的评价方面,本认为管理行为评价是创新化建设的直接的结果性评价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中,无论其乡村与都市系列小说,还是他的散文,都存在大量的血缘亲情叙事。立足于人性人情的启蒙立场、传统文化精神的陶冶、相濡以沫的亲族生活、潜意识层面的世俗理想,这四个方面激发和催生了沈从文血缘亲情的大量书写,成为沈从文执著于民间精神立场书写的四大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7.
张朝政 《内江科技》2011,32(12):39-39
本文从文化基本功能出发,指出传统文化是本体论文化、权威文化和权力文化的复合体。从文化的功能出发,人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对其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中国正在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推动着现代文化的进步,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现代文化必须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继承,继承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汪芹 《科学与管理》2005,25(5):33-35
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缺少一种理性精神和文化底蕴,以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冲出败局的关键还是在于摆脱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发扬传统文化的理性光彩,对民营企业文化进行再造。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冲击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必须搭乘网络文化的顺风车,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璨 《科技创业月刊》2014,(3):165-166,169
就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关系展开讨论。以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一系列理论解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文化的阻碍。最后,对两者目前在中国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尽管存在冲突,两者仍可并行不悖地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使寄希望于政治和文化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强盛的中国人另辟蹊径,发现了经济基础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意识形态的斗争不能使中国变得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松 《科教文汇》2008,(15):156-156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重大危机,根据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我们研究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论述了面对科技极大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力度,让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邸永君 《百科知识》2005,(9X):24-25
麻将,亦称“麻雀”或“雀悼”等,乃正宗国粹,自问世至今,一直是最受欢迎、普及率最高的文娱活动之一。放眼我赤县神州,无论是在南国还是北方,乡村还是城市,四人围坐大摆方域之情景随处可见,八手忙碌吃碰洗排之声不绝于耳,真可谓中华大地一大景观也。  相似文献   

17.
余桂霖 《科教文汇》2010,(11):86-87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都需了解、继承和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精粹。而语文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我们点燃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火炬,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文化底蕴、培养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同时也可以促进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本文通过论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提升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孕育成形到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形成了不同于现代西方体育项目的、独特的东方人体文化表现形式。无论是从习武的过程、方法来看,或是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来看,都是传统文化的显现载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她存在着许多的精髓值得后世不断思考借鉴.在我国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相应的企业文化为其自身的安身立命,及未来的发展壮大作为基石.在这时,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有理由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本文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了哪些传统文化精华能为我国当前企业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