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陆游、辛弃疾的咏梅词的异同:两人咏梅,都是词人审美观念的外化、人格理想的寄托,但是两人审美情趣与人格内涵却有差异;两人咏梅,都有意或无意地将梅花作为身世的寄托。但是,陆游咏梅词的寄托,似乎与自己的经历遭遇不甚吻合;而辛弃疾赋梅,则往往不离自己的身世,其雄心、其智略、其幽愤之情、其身世之感,都在不经意之中,从字里行间隐隐泛出。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辛弃疾,除了表现其爱国情怀的慷慨激昂的诗词外,还有一些表述人生哲理的诗词,这些作品表现了他们旷达、恬淡的人生态度,意蕴深厚,文采斐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诗言志,歌咏情,分析古典诗词思想感情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对此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笔者就这一问题有关方面谈几点肤浅看法。一、辨别古典诗词题材类型。分析其思想感情类别学习古典诗词,首先辨明其题材类型。古典诗歌的题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送别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行旅诗、思乡诗、闺怨诗、咏事诗、边塞诗等,也有行旅诗、边塞诗与思乡诗相互兼属的情况。读古诗词应认真把握题目,从中可以看出其题材类别和主题类型。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是唐宋词作家中现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诗词中大多表现了积极抗击金国入侵和争取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词风饱满激昂,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本文通过探讨分析辛弃疾的爱国诗词,阐述辛弃疾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爱国主义思想在诗词中的主要表现,诠释其中表现出的强烈民族忧患意识,报效国家、守卫国土的使命感,以及勇于献身的军人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宋代爱国主义词人,他的文艺作品有诗、词、文,其中以词的成就最大.自他的作品产生以来,历代都有他的作品集出版.文章重点研究和介绍了由<稼轩词>与<稼轩长短句>演变而来的历代各种版本,同时也涉及到辛弃疾诗和散文的版本.  相似文献   

6.
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冬天,江西发生水灾,导致严重饥荒。从文学角度看,有一个历史的巧合:爱国诗人陆游与爱国词人辛弃疾,先后在江西任职,对严重的饥荒都有所作为,但他们处理的方式既不相同,结局也大  相似文献   

7.
陆游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对于金奴隶主贵族势力表示了无比的愤恨与蔑视。  相似文献   

8.
陆游"汉中诗词"中,有很多反映了南宋时代汉中的生态环境,如汉中的山川地貌、气候物产、民风民俗等。山川地貌反映了汉中的交通、山水,气候物产反映了汉中的四季风貌及动植物资源,民风民俗则反映出汉中质朴的民风及喜玩秋千、蹴鞠的民俗。这些诗为后人研究南宋时代汉中的生态、人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最善于学习、借鉴前人并不断地继承、创新,在其所学习的对象中,苏轼是非常重要的一位。辛弃疾不仅继承苏轼在词的题材、风格方面的创新,同时还非常注重对苏轼诗词语言与形式技巧的学习借鉴,从而达到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10.
艾茜  严晓江 《英语广场》2022,(32):11-15
陆游诗词题材内涵十分丰富,其大篇幅爱国抒怀词作揭示了古代文人的家国忧思与报国之志。翻译家许渊冲在英译陆游诗词时熔铸了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体验,运用了舍形存意、以“讹”为“诱”、以“化”为“媒”、以“创”补“讹”等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对“讹”与“化”有着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陆游是一个至死都不忘收复中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恨不见中原”是他一生最大的隐痛。而陆游的内心深处还有一大隐痛是唐琬,这个让老诗人行作嵇山之土了还泫然悼念的美丽的人。诗人把他那刻骨铭心的生死恋情和对唐琬的一往情深付诸笔端,留下了具有悲剧之美的千古绝唱——沈园诗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沈园诗词中蕴含着的悲剧美及其产生的原因,由此得出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从辛弃疾词看诗词中典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典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辛弃疾词中大量用典,前人对此褒贬不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歧?古人爱用典故的原因何在?怎样评判诗词中典故应用的优劣?文章对此进行了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的爱国抗战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但是他的20多首反映农村生活、描摹农村景物的农村词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些词语言清新、风格质朴,并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倍受后人称赞,在词坛上别树一帜。辛弃疾的农村词内容丰富,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图画,成功塑造了农民的美好形象。而且他的农村词有着独特的章法结构,在语言上打破了诗和词的界限,形成了别具魅力的风格特色,展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相似文献   

15.
朱秀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33-35,38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诗上万首,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九千三百多首,是历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诗人一生不变的爱国情怀,从中也可以看出陆游爱国情怀从单纯渴望抗金、收复中原,把满腹希望寄托于君主、朝廷,到关心沦陷区百姓,对南宋王朝偏安国策愤然提出质间的产生、凝结、升华过程和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张晓侠 《考试周刊》2012,(36):15-15
"诗言志","言为心声"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心中的想法、认识、态度和情感的。当然,诗歌也不例外,诗歌就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因此对于诗词中诗人情感的准确把握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也是高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较准确地把握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呢?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大家切磋。  相似文献   

17.
苏轼、陆游、辛弃疾词作中“归”字出现频率颇高,可将之看作作品的关键词,这说明了寻找精神归依是他们作品的重要主题。入仕初儒家经世致用思想是他们心灵的归依之所,而志与时违的境遇使得这一初始的精神家园已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撑,于是他们各自在词中展现了一段寻找“此心安处”之“吾乡”的精神苦旅,不同的时代环境、学养秉性使得三位词人求索之路的途径和最终结果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陆游“汉中诗词”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风土、羁旅、赠答、感怀四类,其中包蕴着抗敌报国、指斥投降、军事战略等重要思想。这些作品在艺术成就上体现为激情与感伤并存、以梦境入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刘克庄自寿词主要写退隐生活以及不甘寂寞的心情与因无所作为而产生的愤懑情绪,辛弃疾自寿词在平静中饱含着郁勃不平之气,有不满与无奈;辛在寿人词中恳切地祝贺对方积极处世、爱国爱民,刘在寿人词中多是为民请命之作,表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与同情。  相似文献   

20.
刘克庄自寿词主要写退隐生活以及不甘寂寞的心情与因无所作为而产生的愤懑情绪,辛弃疾自寿词在平静中饱含着郁勃不平之气,有不满与无奈;辛在寿人词中恳切地祝贺对方积极处世、爱国爱民,刘在寿人词中多是为民请命之作,表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与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