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质 1 957年8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马克思把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放在同一范畴内进行考察,随着对艺术生产的理论不断深化和丰富,对于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藉此,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获取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艺术既是人类认识、掌握世界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关于“艺术的生产”的理论,既强调将其与物质条件联系在一起,即以“物质的生产”内涵解释“艺术的生产”,又强调将其与精神条件关联在一起,即以“精神的生产”实质进一步阐释“艺术的生产”,从而彰显了文艺之关联性及独立性。这一理论有力地支撑、引领了我国艺术生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长达百年艰辛探索中,将这一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近年来,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马克思主义“艺术的生产”指导思想常被抛掷脑后,致使“生产的艺术”质量不高、灵气不足,呈异化倾向。这种现象值得深入研讨。鉴于此,进入新时代,全面而深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艺术的生产”思想体系,方能正本清源,才能甄别“生产的艺术”的优劣,才能为当下及今后我国艺术生产实践走出误区、走向光明、指明理论方向并提供百年实践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民俗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物质生产民俗、民俗饮食、民俗节日、婚丧民俗、民俗艺术五个方面论述了民俗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但民俗对经济有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前者对后者之间还存在无所谓有利还是不利的关系。在当代,民俗对国民经济的助力作用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一种审美的创造,一种对历史的回望,一种对现实的开掘;艺术或许还是一种对苦难的回忆与伤痕的抚弄,一种寄托于精神之上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批判。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影响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文化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在物质的生产力之外,还存在“精神的生产力”。这种把文学艺术确定为“精神生产”的观点,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宋晨 《职业圈》2013,(15):63-63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以一种企业文化的思想理论,是在企业是实际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也是企业可以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保障。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社会人民的生活经济水平也在日益的增高。我国的油气生产企业也出现一个上升趋势。怎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问的关系处理好,做到生产经营与企业的精神文化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是马克思的人和物一体化的以现实的个人为本的新现实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与马克思的新现实世界观是同一的。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它的主要原理是:现实自然界是人与之发生直接现实关系的自然界,物质变换或新陈代谢是现实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是造成现实自然界新陈代谢断裂的社会原因,共产主义是恢复现实自然界新陈代谢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黄楠森先生坚持和宣扬斯大林的见物不见人的非人的只知斗争的所谓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然观),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直接的思想和理论原因。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见人不见物的主观唯心地否认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也是对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的背离。这两种倾向都是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我们正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哲学的人和物一体化的以现实的个人为本的新现实世界观和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作指导,杨弃马克思哲学的这两种异化倾向,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往学者对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研究中并没有给予"定在"概念充分重视。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阅读发现,"定在"(或此在)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始终。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定在"概念的再定义,彻底冲破黑格尔的整体真理观,将历史"第一因"的光环回归于现实实践本身,闭合式的真理观被冲决了。可以说,"定在"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基本立场,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始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市民社会理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等等都是基于这一根本立场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马克思实践观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文本考察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与发展过程,将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内涵阐述为实践是对象性的物质活动、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中检验思维的真理性,并结合社会历史环境,简要分析论述马克思实践观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其对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的两篇文章进行了深刻地批判。马克思深入讨论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批评了布鲁诺对政治国家的盲目崇拜。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进步与不足的深刻分析,与他对根源于私有财产的金钱崇拜的扬弃,共同构成了人的解放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是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理应应对"以人为本"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诠释。首先,应明白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执政理念。其次,应懂得以人为本是本体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再次,更重要的是应理解马克思的以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为本的基本理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就是中国共产党应以中国每个公民及其历史发展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公民人权。从马克思的以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为本,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或以中国每个公民及其历史发展)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公民人权,这既清楚地表明马克思的以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为本的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或以中国每个公民及其历史发展)为本的理论源泉、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更加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的以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为本的基本理论的理解的创新、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欣 《文化学刊》2009,(5):51-54
在艺术理论与艺术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艺术理论的功能往往局限于阐释、分析艺术具体形态上,而忽视对艺术发展的指导,造成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功能缺失。今日中国艺术实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源于中国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变迁,这些要素和艺术表现的形态有着必然联系,通过分析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可以大致判断出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形态。针对这一趋势或形态,利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进行引导,使之为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和新哲学过程中有几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和理论问题必须搞清楚、弄明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开始,而异化劳动理论则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新哲学开始形成的重大标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本质和精髓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核心和归宿;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超越发展了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形成自己现实的人本主义本体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创立了以现实的个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新现实世界观和新哲学。黄楠森先生提出的"不能以人本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没有马克思哲学原著和文本的事实依据;他因没有读懂、读明白马克思原著和文本而误解、曲解和批评马克思的正确论述,成为一大历史笑话。  相似文献   

13.
黄楠森先生的《政治其形,学术其神:对〈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一种新解读》一文,从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那里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找到了理论缘渊,找到了否定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理论依据,但是,只要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实事求是,就会发现他找到的是错误的理论缘渊和理论依据,却丢弃了列宁著作里对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正确论述。当我们打破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本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体系的束缚,重新认真研读马克思哲学的原著文本,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它为现实的个人自觉地解决人在现实世界中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哲学史的事实与逻辑,有力地证明黄楠森先生否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只是盲目的頑固的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护。今天我们只有对斯大林主义哲学这种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复辟开展一场新的革命,才有可能回到马克思,还原马克思,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为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4.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发展理论进行了总结与发挥,首次科学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对于消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困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协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造型艺术以形状与线条、色彩与构图、材质与肌理等表达语言建构独特的时空关系,以强烈的物质属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而在新媒介环境中,数字化的生存模式消除了原有的物质属性,传统造型艺术通过二维的数字化复制和三维的虚拟化重构转变为数字化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6.
从广义上讲,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因此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08,(3):188-188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月4日刊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杨天石的文章说,社会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生产,其成果体现为粮食、蔬菜、汽车、飞机等物质  相似文献   

18.
路平 《职业圈》2007,(2):91-91
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农场经济健康发展。文章总结了江苏省最大的国有农场—东辛农场,通过多策并举,狠抓安全生产,从而有力促进农场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的研究核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论的研究,文章将分析和阐述关于人的自由的基本意义,明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部关系,提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理论,以推进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在新的社会时期更好地指导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诸如影响人类社会生命财产安全的建筑、交通、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