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现代汉字构形法入手,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为理据。提出了现代汉字构形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从汉英文字构形法的共性开展教学:汉语文字的笔画与英语文字的字母对应教学,汉语文字的部件与英语文字的词根对应教学,汉语文字的整字与英语文字的单词对应教学。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减少英美学习者对汉字的陌生感,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考试周刊》2011,(32):48-49
汉字是有理据性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构形规律,能较好地帮助留学生记忆和理解汉字,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留学生习得汉字的效率,并使他们通过汉字的学习学好汉语,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汉字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认知心理学理论、汉字偏误分析及计算机辅助汉字教学等方面对汉字教学的成果进行了梳理,以便为对外汉字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外汉字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先语后文"、"语文并进"、"语文穿插"和"单独开设汉字课"四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可以利用汉字构形知识来强化教学效果。由于现阶段我们对现代汉字构形理据度缺乏总体认识,因而利用其进行汉字教学势必会受到局限。对外汉字教学现状要求我们对现代汉字的构形理据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2098个形声字为研究范围,选取可以统摄10字以上的51个部首及其下辖的1781个形声字为研究对象,进行汉字构形理据度分析,得到的理据度接近0.8。这样高的理据度若不在对外汉语字词教学中加以利用,是忽视了汉语、汉字的特色,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汉字属于文字系统,汉字的本体是字形,汉字教学必须从字形出发。分析留学生汉字字形偏误是有效进行汉字教学的必要环节。汉字构形说是探讨汉字形体构成和演变规律的学说,对科学地认识偏误、纠正偏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汉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66):167-168
汉字是汉语的书面形式,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本文从汉字认知、汉字理解和汉字记忆三个方面对汉字教学技巧进行归纳和分析,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界逐渐认识到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此后,对外汉字教学无论在教学法理论创新,还是教学实践改进上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文章在汉语汉字认知理论、文字学理论、语言学理论、教学心理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支撑的平台上,尝试着分析论述了对外汉语汉字字源教学法的理论基石,证实了对外汉字字源教学法的可行性,对进一步丰富对外汉字教学法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处于口语课、语法课的附属地位,“随文识字”基本没有体现汉字教学的特点和汉字教学的规律。制约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为了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关于“本位论”的大讨论。而“字本位”则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理论。本文对“字本位”理论以及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汉字字形上的显著特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特征。以义构形、以形示义是汉字字形构造的基本理念。理据分析是与这种理念相适应的对外汉字字形教学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部件教学则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环节。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培养留学生理性分析汉字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助于留学生了解并融入中国文化,从而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外汉字教学是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衍生出来的,更是随着实际需要而产生。因其地位一直从属于对外汉语教学,这样就导致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重较低。然而,随着国外对外汉语教学的展开,汉字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未见很大成效。因此,探讨分析如何开展汉字的教学也就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语文素养”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实质,首先必须把握语文课程的历史内涵,了解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和发展。语文素养并非包容一切,既不能将凡是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所带来的个体认知、情感、动作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都理解为语文素养,也不能脱离学校的语文课程空谈语文素养,它应该是指由学校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而带来的积淀和修养。认识和把握这一点,不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之际 ,回顾汉字的历史与现状 ,进一步认识理解汉字的特点及与汉民族心理与思维特质的关系 ,再谈汉字的特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对外往来的增多,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外来词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外来词在汉语这一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不可避免地染上汉民族语言的独特色彩。试从文字的角度来谈一下外来词的汉化色彩。  相似文献   

15.
本描述语规范政策以及语规范化的现状,分析当前语规范化出现的问题,并探索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基础教育教学和高校汉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汉语修辞在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汉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个方面,阐析了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汉字古老而神秘,汉文化是以汉字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汉字承载文化,文化包罗汉字。从汉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而汉文化是汉字的根。汉字和汉文化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汉文化圈",其影响波及域外,成走俏趋势。  相似文献   

18.
越南汉语文学与中国汉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由中国传入的儒家思想、老庄哲学和佛教(尤其是禅宗),深刻地影响了越南文学创作者的思想与认知方式,而且,儒家和老庄的经典以及许多佛经,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越南文学创作的蓝本。因此,在汉文化的浸润下,在越南汉语文学的作品中,找不到完全不受儒、佛、老庄思想影响的作品。当然,对于越南汉文小说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学,相对说来,唐宋传奇和明清小说对越南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较为明显,无论在内容取意,还是在体例技法乃至审美趣味上,都表现出与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紧密相联,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采,与独具魅力和表现力的汉语言文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引领人民开创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想;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崭新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渝追求,是中国道路的目标导向。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中国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道路,不走好中国道路,就无法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深刻理解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好中国道路,弘扬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明确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