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什么     
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想了解。我是什么?这好像是废话,当然是人了。我也知道我是人。不过, 我的问题是我“是”什么,而不是我“属于”什么。这就是数学上的“=”和“∈”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一、方法说。多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就持此说。即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学了,按一定时间复习它”,并把它作为“学习”一词最早的渊源,视为学习的方法。这种翻译权威性大,流行面广,但争议也较大。二、态度说。即认为这则语录的中心就是讲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特别是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成就的道德修养问题。一般译为:我成就的学问呀,现时的人们都学习它,我不也是很高兴吗?(因为有了学问)朋友慕名而来,研究学问,我不也是很愉快吗?但是,如果现时的人们不了解我成就的学问,不来研究学问。我也安之若素,不生气,我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三、境界说…  相似文献   

3.
流行物语     
《新读写》2008,(2):38-41
我是学生,在我的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它:考试。 考试,这个流行名词使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我每次考试都在“生死绒”上徘徊。  相似文献   

4.
真是惭愧,几天前领导让我写一篇关于“幾米”的文章,我才是第一次听说到了这样的一个名字。“现在流行的就是幾米哎!”(好像应该如雷贯耳——) “哦。”显然,我是一副愚昧无知的表情。看来,我真是一个不太跟得上潮流的人。连眼下正流行什么样的书,我都好像总是知道得比人迟一拍。不过,这当然不能归结于闭塞。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变幻莫测,就像时装一样,谁能保证流行的就是好看的?!而时下流行的书籍,也往往是并不是合我那古怪的胃口的。就因如此,我先暗自对“幾米”这个字眼没有了什么好感。然而,我还是去书店里买了架子上所能买到的幾米的所有的书——其实剩下的也只有三本了,《照相本子》、《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听说幾米的书现在真的是很好卖。这里就不能不承认幾米是有魅力的了。当  相似文献   

5.
试卷中有一道题:用“不是……就是……”造句。有一位优生这样造句“:这些天复习考试,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不是打我就是骂我。”这让我很是惊讶:这位学生在班上的成绩是优秀的,他不可能考不及格。他的家长,我是了解的,是一位很民主的家长,应该不会对他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怀着疑问,我在课余询问了这位学生“:这些天你的爸爸真的对你不是打就是骂?”“不是。”“那你为什么在造句的时候那样写呢?”“这不是造句嘛!”孩子一脸无辜地看着我。“造句不就是编吗?”孩子又说道。凑巧的是,晚上回到家里,我看到二年级的女儿的试卷上面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6.
抓鬼天狗帮     
“小堪,你又被大家欺负啦!”“因为他们不相信有妖怪,说我是个疯子。”“人类就是这样子的。”“如果我能变得很厉害就好了,这样就能让大家了解你你了。”  相似文献   

7.
十全十美的东西,世上是没有的。“缺憾”就是生活,具有永远的魅力;“缺憾”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资源,教育因“缺憾”而变得生动、精彩、丰富。遭遇几次不同的“难堪”,也可以说是“缺憾”,这些“缺憾”给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带来精彩的感悟。一、回答不了学生的提问在一次生物课上,我让学生即兴发言来提问老师。因为学生的提问超过了书本、超过了我所了解的范围,结果有几个学生的问题,我自己也不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当时,心中第一感觉就是在学生面前“丢了脸”,没了自己的“师道尊严”。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吗?”于…  相似文献   

8.
整整12本,一字排开也是挺壮观的,儿子常常摆弄来摆弄去,欣赏不够……大家都谈论这套书,我也想谈呢。不是因为流行,只是因为它“好!”“太好了!”而不说不行,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9.
了解     
风是树心里的一颗种子, 风对树说:“我了解你!” 树则在一旁说:“偶尔我也 迷茫一片.因为我倒在地上!” 鸟拍着翅膀说:“偶尔我也 失落无常。因为我困在笼子里!” 云是鸟心里的一颗种子, 石对鸟说:“我了解你!” 我心里也有一颗种子— 我的思想 偶尔它对我说:“找寻你自 己l吧!  相似文献   

10.
流行VS传统     
大概是杭州人容易接受新东西的缘故,“流行”在这个城市里吸引了太多的人。但在我家,说到“流行”就很尴尬。往往是这样的情景——我说点流行的事情,不是爸妈浑然不知,毫无反应,就是他们一板脸,责问我:“这种东西你也要学?”弄得我连流行歌曲都不敢唱,娱乐新闻都不敢讲。  相似文献   

11.
流行元素:播客。流行定义:播客,即英文的 Podcast 或 Podcasting,乃合成词。广义上的“播客”就是利用网络自己做电台节目的网络 DJ 们,也就是自己在网上放音乐、做节目让大家收听。流行对比:与博客相似,播客的诞生也是为了供网友记录生活感悟、与他人分享之用。如果说“博客”是网络文字日记的话,那么“播客”就是网络音频日记。播客从技术上说, 就是在博客文字和图片之上,加入声音、视频。流行阵营:有表现欲望,勇于展现自我的“秀”一族。流行宣言:有声有色,我 show 故我在!  相似文献   

12.
杨亮 《小学时代》2012,(6):8-13
“飞天超人”,也就是我的老爸,他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宇航员。我的大哥,我叫他“眼镜侠”,因为他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晴天雨雪,出门都会带一副酷酷的太阳镜,仿佛怕被别人认出来的大明星。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则新闻报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我就是从吉林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我也有过报道中那些学生的“害怕升入大学”心理。而作为正在读大三的我,结合自家情况和我所了解的吉林农村状况,我能深深体会到“农村学生害怕考上大学”的无奈与悲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多数教材和专著都认为品德心理的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这种所谓“四因素说”颇为流行。对于四者的关系,一种看法是“统一形成,难分主次”,“环环紧扣,不可厚此薄彼,也不可厚彼薄此”,即认为四者是平等并列关系;也有的认为“认识是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组成,充满了“变数”。这个“变数”为生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在课堂之外又有一个脚本,这个脚本就是教者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预设——对于教者而言。这是一个“定数”。因为有了“变数”,教者的预设将不再也无法成为“定数”。也正因为有了“变数”,教者的预设将在动态中重新组合,重新呈现,最终可能再次成为“定数”。总而言...  相似文献   

16.
12月16日 晴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上流行一句“哥抽的不是烟,足寂寞!”,此话红极一时,不少网友以“寂寞哥”自比。论坛上,一条“哥很寂寞,因为没人懂我!”的帖子引来众多追随者;因为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郁郁寡欢:“我很出色,但是我也很寂寞”;因为工作成绩不突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清明时节,我来到了位于濉溪县东南部距离县城百余里的双堆集烈士陵园。 到双堆,就要了解“双堆”。我虽本土,此前也只知道双堆就是因为有两个“堆”得名。听了在陵园工作的一位老人介绍,才知道它的里面还有这么多故事。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现在的人们才不管什么淑女不淑女的,走在流行前沿的都是魔鬼身材,骨感美人!用表姐的话来说是“怎么变,都得瘦;怎么瘦,都有型!”有些同学说我胖,表姐老称我“丰满”,其中的意思可想而知。虽然我觉得自己只是稍胖,但是为了“公众形象”,赶赶时髦,减减肥也不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因为我比较懒,做事常常半途而废,所以就请表姐当我的监督员。监督员传授给我一个“秘方”:“每天傍晚花两分钟时间做仰卧起坐,效果极佳。”还“极佳”呢,我的运动弱项就是仰、卧、起———坐!表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故意瞟了我一眼…  相似文献   

19.
划掉,划掉     
有一位作家朋友很自豪地说,他写稿一向很少改动,通常打上一个句号就直接投邮局寄出,因为他忙着“向前走”。这在我是做不到的,因为没有这个胆量。我写文章的态度就像参加高考,不到交卷前最后一秒钟绝不出场。对于刚出炉的热腾腾的稿子,也非等它“凉透了”才敢送到编辑手中。我的草稿是另一种“天书”,因为常做调动,删修,因为一直在“大风吹”,就不想用电脑增加自己的麻烦。何况我喜欢“写字”,边想边写,“逆水行舟”,也别有一番滋味。重读自己文稿最大的发现就是通篇赘字太多(其中难免也包括错别字)。首先是“我我我我”,然后是“的的的的”…  相似文献   

20.
人的学问     
有哲人说: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我觉着应该把“人”改成“大人”比较合适,因为在小鬼头们的奇思妙想面前,根本没有难题可言,更不用说是关于人的学问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