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我国经济进入新调整期。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增加我国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31个省份的1978—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数据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方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在短期,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因果关系,而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首先扩大第三产业规模,然后在市场竞争中解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有机构成低等问题。为此,应加快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以推动河南第三产业上规模,为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不断地扩大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和农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农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并实现稳定就业,而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加快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是实现河南城镇化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河南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城乡二元结构、供求结构性矛盾以及技能素质不高等相关因素造成了河南省城乡发展不平衡,阻碍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应当通过五个方面的努力,推动实现河南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三是优化就业环境,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四是扩大就业培训规模,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五是落实各项配套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服务;六是积极推动城镇服务业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辽宁省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预测未来几年劳动力供求人数和科学分析第三产业就业现状,对确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取1990年至2015年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城镇就业人口数量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判断两变量之间的滞后关系.通过建立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就业的推动作用及二者数据关系.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辽宁省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预测未来几年劳动力供求人数和科学分析第三产业就业现状.对确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乔洁  乐腾 《华章》2012,(10)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力开发城市旅游、优化城市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外贸依存度和经济结构变动对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就业结构的演变有重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外贸依存度每提高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0.0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0.0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0.03%;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每下降1%,就业比重下降0.0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每上升1%,就业比重上升0.58%;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上升1%,就业比重上升0.68%。因此,广东应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一些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任务十分繁重。面对需要就业的庞大群体,仅靠在现有的就业岗位中进行调剂,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我国来说,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是创造新增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做好青年创业者的帮扶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青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创  相似文献   

11.
梧州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产业转移对推动梧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产业转移对梧州第一产业的优化效应较为明显,对梧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优化效应并未完全显现。产业转移还在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面作用。随着梧州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压力、财税流失、产业和技术依赖等负面风险。  相似文献   

12.
增加就业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强民富和包容性增长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内蒙古1980-2009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能够在产业结构视阈下揭示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失衡的状况。第一产业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是造成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其他类型企业发展缓慢也加剧了失衡。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等是解决失衡现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东省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广东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2%。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广东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广东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钠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着变化。本文利用结构偏离度指数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江苏省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相关性,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微弱负相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较强,就业人口已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5.
夏明  谢一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2):105-108
从结构相似数看,贵州与上海的产业结构相似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与上海的就业结构相似程度极低;从就业弹性系数看,贵州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很强,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较大;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看,贵州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的是芜湖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对芜湖市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对产业结构分析中发现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贡献度最大,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对就业结构分析发现芜湖市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最大;并对两者进行协调性分析,发现芜湖市的第一、三产业人才过剩,而第二产业却供给不足。利用计量模型做了回归分析,提出政策建议,认为须加强第二产业的就业供给,同时要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率来吸纳就业。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素质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将发生变化,出现结构性失业现象.为此,我们应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加强再就业培训、发展第三产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声誉、专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受毕业生规模、教育质量、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03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波动频繁,且整体水平不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师生比与就业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表征产业结构的第三产业比重则对就业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合理控制毕业生规模、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科学分配教育经费等资源以及加快经济增长均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在对湖南省近十多年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和就业比利时重变化分析基础上,描述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变动特点,并与北京和上海2002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了湖南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人数与GDP产值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探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产值弹性大小,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吸收劳动力资源的趋势做出了判断,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消除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的政策性建议,以求达到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缓解湖南省就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河南省经济结构已逐渐演变为"三、二、一"产业模式。"三、二、一"产业模式的确立必然带来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劳动力就业发生转移,因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提出新的要求。研究以近几年的产业值和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等相关数据建立河南省经济和职业教育数据库,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SPPS13.0软件拟合,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