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末新政与中国警政近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进行了具有自救意义的新政改革。编练巡警是其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准军事力量。清政府警政改革的措施客观上也推进了中国警政的近代化,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在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背景下,商部于1905年颁布《出洋赛会通行简章》,鼓励商人出洋参赛,同时在国内普劝各省,开设商品陈列所。这在推动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博览会的竞相举办。  相似文献   

3.
清末,为维护封建统治,广西地方当局遵照清廷的命令,创办了近代警政.广西的警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近代警政毕竟是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产物.中国的封建社会环境难以适应它的成长,广西近代警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重重阻碍.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甘肃因地处边远,社会发展落后。彭英甲任职甘肃后,恢复左宗棠在甘肃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兰州制造局,并新建了兰州劝工局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以及洋蜡、洋胰子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甘肃机械工业与纺织工业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没有近代市政机构,近代化的市政机构是夹杂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涌入中国的,它同时具有先进性和侵略性.在清末新政前中国自主意义的市政机构已经开始零星地出现,而清末新政中警政、自开商埠和地方自治的实施推动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市政机构的大规模出现.  相似文献   

6.
清末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传统公共安全机制日趋瓦解,清廷难以维持地方统治;遂行“新政”以求自保,广西省府桂林亦受其影响.另外桂林城市近代化转型及其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基于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迫使广西地方政府顺应形势在桂林兴办近代警政消防事业,并取得一定成就.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与清末新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晚清政坛上的袁世凯仅用善于投击和个人野心来评价是不够的,他也有过促使历史进步的趋向。他在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期间,率先在直隶省推行了较完整的振兴经济措施。创办的一些实力较强的近代计。企业,萌生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创办了北洋新军。在维护资产阶级和民族权益方面有过不懈努力。推行地方自治,进行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普选。奏请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参加立宪和官制改革的筹划工作。向责任内阁制发起进攻。武昌起义一爆发,袁东山又起,重点掏挖清政府内部行政权力,内外夹击,使清帝不足四月即告退位。袁世凯在这一时期有观望、保守乃至反动的一面,但也有追随进步与变革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清末新政被简单地当作一场“反动运动”而打入冷宫.本文则认为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工业化高潮和民主化高潮的相继出现以及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行,导致中国现代化正式全面展开,促使中国社会开始大规模地从传统农业专制社会向现代工业民主社会转变,同时也为此后的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清末创办警政,小说戏曲管理在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管理法律三个主要方面开始了近代化变革。管理人员方面,警察成为小说戏曲管理法定的主要力量,开始结束传统文艺管理人员驳杂的局面;管理理念方面,官方的小说戏曲管理开始从以禁为主的管理理念向禁止、保护和扶持三者结合的管理理念转型;管理法律方面,伴随国外警察法的移植和吸收,小说戏曲违禁属于风化违警罪,最重的处罚是罚金或拘留,小说戏曲违禁判罚实现了轻刑化。清末小说戏曲管理执法力量从差役到警察的更替,以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理念的建立和变迁,是中国传统文艺管理制度开始近现代变革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建立,留学生的派遣,以及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的开启,都为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正是清政府仍想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年正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肇始之期。作为清末江苏最后一任学政与清政府最后一任学部大臣,唐景崇为清末江苏以及整个清末教育变革经历了一个从趋新到力求新旧调和的过程。虽然他的努力并没有实现他的宪政理想的初衷,也不可能挽救晚清王朝覆灭的命运,但其在位期间所推出的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清末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甲午战败,“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下,借鉴与移植日本学制,注重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重点发展师范教育的一场改革。虽然说难免有封建性和抄袭的痕迹,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确实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警政的创建,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既适应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要求,又符合了西方先进政治文明的导向。芜湖作为一个在安徽创办巡警最早的通商口岸城市,其近代警政的创建和发展,正是适应了城市开埠后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丰富和深化对清末警政的认识。作为清末安徽权威的政治百科全书,《皖政辑要》详实地记录芜湖警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我们对此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皮锡瑞较早认识到国家富强的根本,不在选拔任用人才,而在大兴教育、培植人才,因此对八股取士制度十分不满, 对兴办新式教育生出浓厚兴趣。戌戊变法期间,他极力推动湘赣两省废除八股,改革书院;在清末新政中,他更积极参加湘中兴办新学,为湖南教育的近化代做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清末法制改革的进程中,提法使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进审判改良,在审级制度、审判程序的制度设计和律师制度的引入等方面做些努力,但收效甚微,遭受挫折。提法使在推动审判改革方面遭遇的挫折,折射了在清廷式微的政治生态下,整个国家宪政改革的曲折与艰难。但是,提法使的努力毕竟推进了中国传统法制向近代转型,促进了中国的法制化进程,迈出了从宣传鼓吹到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也推进了中国法制与国际化的接轨,是中国法制改革的先声,同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清季课吏馆是训练、考核候补官员的专门机构。课吏馆的开设以整顿吏治为目的,但对地方而言,则有缓解仕途压力的意图。在办理方式上,课吏馆除了在考课内容上注重时务、实学外,基本沿袭了以往甄选候补官员的做法。由于课吏馆管理废弛,特别是其甄选措施多属具文,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并未产生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樊山政书》是樊增祥(1846———1931)担任知县直至布政使期间的为政记录,其中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甚多,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行业的管理与人才的选拔、"存古"与趋新并重思想等方面,体现了晚清时期地方官员在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时的积极有为,亦为我们理性、科学地对待社会变迁中的新旧思潮,有效地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8.
晚清对官办铁路的管理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了晚清朝廷逐渐将最初由地方大臣管理的“官办”铁路收归朝廷统一管理的过程。其间,中央管理机关更迭频繁,各铁路公司迟迟不将铁路的各方面资料上报。这些情况既反映了社会转型期表现于管理结构上的必然调整变换,也有权力交接上的朝廷与地方,中国与投资方国家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19.
清末报律的制定,既是报界寻求法律保护和要求规范报业的结果,也是官方以法律手段管理报界的需要。而清末新闻法的制定最终能确保近代民主法律的性质,是与报界的监督和舆论压力及清末实行预备立宪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晚清企业经历了由政府官员、清政府有关部门特许核准创立,逐步过渡到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依法设立的演变过程,出现了政府主导发起创立、政府主导招商募集创立和私人招商募集创立企业等方式。相应地,企业创立原则亦由特许核准创立转变为根据有关章程、法规依法设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