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山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枝 《江西教育》2004,(12):46-46
那时我在乡村的一所小学教书,一次,有幸在外地听了一位小学语文专家上的《月光曲》一课。课接近尾声时,这位教师弹起了《月光曲》,让学生把波澜壮阔的大海与贝多芬的《月光曲》联系起来发挥想象。琴声缓慢、宽广、平静而幽雅,如月光下恢宏而宁静的大海。  相似文献   

2.
《月光曲》(第十一册9课)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全文词句优美,感情丰富,意境很深.教学时,我注意从“景、情、曲、人”四  相似文献   

3.
杨海英 《青海教育》2001,(12):28-29
《月光曲》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贝 多 芬 的《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这篇课文生动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贝多芬是一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按教学要求及特点,本课教材简析如下: 一、渗透学法及时训练 《月光曲》这一课虽然是用故事形式介绍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但是事件的背后含义深刻,情感极浓,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体会人物感情作为重点,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明确人物语言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4.
《月光曲》(第十二册)一课第九自然段主要讲了兄妹俩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感受。教学《月光曲》一文在于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贝多芬情感的高潮就表现在文中第九自然段。透彻  相似文献   

5.
这次上《月光曲》,除了备课本租粉笔外,我还带了一台录音机和一盘音乐盒带。教室特别安静。由于课前有预习,同学们知道今天上的讲读课与往常不一样。我站在讲台上,静默了好一会,才开始播放钢琴名曲《月光曲》。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我以影视画外音的方式介绍着贝多芬,同时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真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相似文献   

6.
这次教学竞赛,我要上的是第26课《月光曲》(人教版六上)。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许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几段,特别是感悟《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上。我该怎样设计才能上出新意呢?  相似文献   

7.
这次教学竞赛,我要上的是第26课《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许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把教  相似文献   

8.
《月光曲》(第十二册)一课第九自然段主要讲了兄妹俩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感受。教学《月光曲》一文在于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贝多芬情感的高潮就表现在文中第九自然段。透彻理解这一自然段。不仅能感受《月光曲》这一名曲的内容和意境。更能理解贝多芬给兄妹俩带来的温馨的人间至爱。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实录]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相似文献   

10.
《月光曲》是一篇阅读课文。我尝试用科利华CSC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授课,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读、思、议了解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抓住重点词句细读、品味,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他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其分辨具体事物的能力和由于事物引起联想的能力在学习中得以迁移、升华。具体学习过程如下:一、读(整体感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在屏幕上打出《月光曲》的题目及贝多芬的画像……教师简介《月光曲》一文的梗概,以及与本文有关的补充材料。在轻缓悠扬的乐曲伴…  相似文献   

11.
这次教学竞赛,我要上的是第26课《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许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几段,  相似文献   

12.
《月光曲》(第十一册9课)这篇讲读课文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它记叙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经过,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相似文献   

13.
《月光曲》与《C小调钢琴奏鸣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九课《月光曲》是关于德国杰出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C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献给他初恋的女友朱丽叶,琪察尔迪的,作品反映了当他恋爱失败并患耳疾后痛苦失望的心情。《#C...  相似文献   

14.
《意外之处情更浓》——有感于《月光曲》一课的随机生成,本教学片段的最大特点是揭示了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叫多媒体课件。自“我”第一次在课堂闪亮登场,就吸引了多少学生如饥似渴的目光!赢得了多少教师如获至宝的赞赏! 当“我”带着雄壮的《黄河颂》、优美的《月光曲》、婉转的江南丝竹在教室里奏响时,整个课堂陶醉了。当“我”将宇宙星云的壮丽、物体细胞  相似文献   

16.
小语第十一册第九课《月光曲》是一篇与读写例话《分辨事物与联想》相配合的重点讲读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文字优美,感情、意境深沉.文章所记叙的故事距今数百年,写的又是有关音乐创作的事,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作了下述的设想:一、抓重点,精心设问,理解内容《月光曲》一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所以“听到琴声、见到兄妹、遇到知音”这几层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校园,进入学生学习和教师的工作,也暴露出了我们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课堂上教师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曾经听到一位名师执教《月光曲》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师播放《月光曲》光盘,学生听音乐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月光曲》这篇讲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 ,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在此 ,笔者就课文中的联想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课文中 ,对《月光曲》这首乐曲所表达内容的诠释 ,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一位教师在讲授《月光曲》这课时 ,在讲到皮鞋匠对音乐的联想时 ,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朗读、讲解课文 ,再启发学生自己体会、朗读 ,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联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又运用多媒体的视听结合功能 ,请学生一边听配着《月光曲》优美旋律的课文朗读 ,一边观看屏幕上和皮鞋匠联想相一致的景物重现。接…  相似文献   

19.
《月光曲》是一篇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传说故事。文章词章精美,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我在教学《月光曲》时大体是这样安排的:一、体察学情,整体把握教学进程《月光曲》是一篇难教难学的课文,其意境深幽。我在教学此课时,加强了预习,并合理引导。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旨在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深浅。学生提出了如下一些颇  相似文献   

20.
例如教学《月光曲》这课,老师可播放钢琴曲《月光曲》。老师问:“好听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是谁谱写的?”学生逐一答后,在屏幕上出现月光曲三个字及打出贝多芬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贝多芬,德国名作曲家。他从小随父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及作曲。自28岁起,贝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