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空前繁荣,景象喜人。但是,冷静地思考一下,也会看出,发展当中存在困惑,繁荣背后隐伏危机。我们必须敢于面对这些问题,分析症结所在,探索解决途径,才能深化改革,把握契机,把出版事业推向更高更新的阶段。笔者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有时还为出版社看看书稿,平时对出版工作现状感触颇多,在此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在贵刊展开讨论,辨明是非。看重大部头、豪华型近几年来,经常看到“××系列”、“××丛书”、“××大全”出版的报道,一套书几十本几百本,装帧豪华,规模宏大,定价少则…  相似文献   

2.
入世对文艺出版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既是发展、机遇,又是冲击、挑战”,主要将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直接影响文艺出版社的出书结构。过去出版社出书分工都比较细,专业性也较强,科技出版社主要以科技图书为主,而文艺出版社主要是出版一些文学艺术类的图书,严格的分工也就限制了出版社的发展。多变的图书市场将会打破这种分工细的出版界线,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必然要受到影响,如果坚守原有的办社思维和出书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版社的生存。不做及时调整,改变原有状况,出版社必然被淘汰。就文艺出版社而言(只限制在文艺类图书上)特别…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话     
《现代出版》2010,(5):18-18
“图书”一词的来源:“图书”一词的 渊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的典故,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这两个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5.
除了准确把握选题思路以外,我认为,制约重点书出版的主要因素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出书范围与出版规模的制约笔者认为,几十年来在纯计划经济下所进行的专业分工对我国出版社的个体发展水平造成了大的限制,而个体发展水平又直接影响到重点图书的出版;影响到中国的图书走向国际图书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出版业的专业分工是非常严格的,中央级出版社与地方出版社如楼上楼下,中央级出版社之间如左右邻居,各自端各自的饭碗,不存在竞争,秩序井然,相安无事。  相似文献   

6.
科技图书因其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场一向较为看好。但是,市场是有限的,而中央和地方科技出版社达90家之多,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寻找一片立足之地,已是难之又难。在科技图书品种已非常丰富,涵盖面亦极广的今天,“出新”已不再是出版社惟一的出路。出版社只有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尽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和盲目跟风,最终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全面接受市场竞争和挑战。一、严守优势阵地,注重品牌效应无论是中央级的大出版社,还是地方性的小出版社,都有一定的出书范围,可以…  相似文献   

7.
出版管理的内涵、层次很丰富,外延、层面也很宽泛。它可以是出版事业发展的运作实施(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开发,阶段性的或战略性的发展),图书出版的生产营销;也可以是图书选题的规划,出版人才的培育等等,但我觉得,出版管理首要应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即出版思维的定位。出版管理若就图书出版的专业层面而言,其思维意识拟可作具体而细化的定位思考。从一般意义上说,管理包含着文化的、技术的两个层面。后者指的是图书生产运作的操作秩序及相应的制度(如:论证机制、价值评估与遴选制度,生产规模与资源配置等),前者则是指出版人的…  相似文献   

8.
日前 ,几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与我谈起他们的研究工作 ,说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 ,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应该向何处去 ,颇有些困惑感。图书出版是研究者的成果 ,研究者是图书的来源 ,如果研究者对研究工作产生了迷惘 ,那么势必影响到图书面向图书市场的出版力度。的确 ,当前多学科、高科技兴起 ,经济、法律、计算机、管理等门类图书在书市走俏 ,占图书市场的大部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 ,不少古籍类的图书 ,以新的面貌问世 ,它们与古籍经典一起 ,始终是图书大家族中的宝贝儿。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图文版《唐诗三百首》、《唐宋词三…  相似文献   

9.
郭雁 《中国编辑》2007,(4):78-80
出版业的兴衰,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见证着思想、文化、经济的嬗变。国运盛,则出版兴,这是一个屡被验证的真理。如今走进各地气势恢弘的书城,二十多万种琳部满目的图书和多媒体出版物令人目不暇接。回想三十多年前是什么情景?爱书人大有不堪回首话当年之慨。1970年时,全国出书品种只有4889种,期刊只剩下21种。如此状况,想找本书太难了。  相似文献   

10.
吴妍妍 《出版科学》2016,24(2):123-127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十年间,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文艺图书。延安文艺图书的大量出版得益于延安的出版体制,同时,延安出版体制也影响了延安文艺图书出版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版体制的历史沿革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成立,直属政务院领导。它是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国出版事业的总机关。与此同时,新闻总署成立,各大区和一些省市也成立了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处,确立了中央和省两级新闻、出版管理体制。195...  相似文献   

12.
荷兰科技期刊出版体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祖广安 《编辑学报》1997,9(2):116-118
  相似文献   

13.
14.
出版形式不规范对图书编目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文普通图书编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由于出版社出版图书不严谨而造成信息源形式凌乱无序和不规范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文献编目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检索习惯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体制改革是牵引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作为计划经济的一大堡垒,我国出版业体制机制加速转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日趋逼近.文章在总结和梳理出版业体制实现战略性转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现状,提出了推动出版业大发展,建设出版强国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体制机制是学术出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它直接关乎学术出版的功能与效用.创新学术出版体制机制不能只考虑学术出版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学术出版的发展史,遵循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因为现行学术出版体制机制是与学术出版发展史密不可分的,是近400年来学术出版发展的历史产物.文章从学术出版主体、学术出版服务和学术出版投入三个方面,梳理和回顾了学术出版体制机制的形成与演化历程,为学术出版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史学参照.  相似文献   

17.
尚军 《新闻传播》2023,(1):91-93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高质量发展,图书出版事业必须要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特点,这是中国实现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过渡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新时代如何提高医学图书出版质量进行深入思考,希望可以对相关医学编辑在具体工作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发展超级书店林穗芳书越出越多,书店越来越少,卖书买书越来越难,研究如何使发行工作摆脱这种困境,已成为出版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我国年出书量早在1992年就已超过9万种,但读者比图书产量更关心的是在市场上有多少种书可供选购。订书如“隔山买牛”,书店要...  相似文献   

19.
大利  晓辛 《编辑之友》1996,(2):13-14
关于东方艺术的出版●大利晓辛【南京】东方艺术,本文主要指的是起始、发展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造型艺术。她不仅囊括了中国历代艺术的精萃,其中有原始的、民间的、宫廷的、文人的,还包括了当今中国的艺术,它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同时反映着东方的哲学观念和审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