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查方向一以函数为依托的综合题,考查函数、导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近年的高考命题中的选择、填空题,在内容上日趋综合化,在解题方法上日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函数和导数的内容在数学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考查函数和导数的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性既体现为知识的综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导数与数列的综合,函数、导数与解析几何的综合以及函数与导数的应用问题等;综合性还体现为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紧密结合。对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考查.显现出综合地统揽各种知识、综合地应用各种方法和能力的特点.既是近几年数学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考查的热点.因此。研究应对函数与导数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已经成为备考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陈小芬 《中学教研》2008,(12):28-30
微积分是近代数学最伟大的成就,在中学阶段把微积分最核心的导数内容列为学习与考试的要求之一.由于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又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导数也自然成为了历届高考考查的热门之一.有关导数的内容在2000年开始的新课程试卷命题时,在考查的形式和要求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由前两年只是在解决问题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并逐渐加深.这也体现了导数作为工具分析和解决一些函数性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程卷开始.导数作为考试内容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大.考点涉及到了导数的所有内容,如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物理意义,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极)值等等,考查的题型有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主观题(解答题)、考查的形式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导数与传统内容如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三角函数、不等式等的综合考查成为新的热点.预计今年导数的考查题型仍为“一客一主”.而且文、理两卷导数考题均不相同,主观题(解答题)难度皆为中档题.其客观题在理科卷中为中档题,在文科卷中为容易题。  相似文献   

5.
函数是中学数学研究导数的一个重要载体,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工具.高考对导数的考查常以函数为依托,考查函数、导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解答题将函数内容和传统内容中有关不等式和函数的单调性、方程根的分布、解析几何中的切线问题等整合在一起设计综合题,基本上都以压轴题的面孔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6.
函数是高中数学内容的知识主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函数内容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要素材,一般考查能力的试题大多是以函数为基础,它与不等式、数列、导数等内容密切结合.特别是与导数的结合,发挥导数的工具作用,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大(小)值和最大(小)值,体现出新的综合热点.高考数学卷中函数与导数的解答题,  相似文献   

7.
周房安 《广东教育》2006,(10):52-54
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来看,不难发现:一是试题向新增内容倾斜,与新增内容相关的试题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二是高考热点试题聚焦在向量、导数、概率为纽带的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函数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是常考常新:尤其是导数加盟后,拓宽了高考对函数问题的命题空间.因此,在导数与函数知识的交汇处命题进行能力考查,将是2007年高考命题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趋向.以函数为载体,以导数为工具,以考查函数的性质和导数极值理论、单调性质、几何意义及其应用为目标,是高考导数与函数交汇试题的显著特点和命题趋向.为此,笔者对2006年全国相关省(区)高考数学卷中关于导数交汇性的经典考题进行解析,并归类与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从高中数学中设置了导数考查以来,以导数为工具求解函数问题已经成为历年高考的一大热点,也是相关的模拟试题必定会涉及的一大考查内容.本文主要以历届高考数学真题为例,归纳出借助导数来解决函数问题的几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中数学删掉了一些繁琐的、应用性不强的内容,新增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内容(比如:向量、导数、概率),导数进入中学数学教材之后,给传统的中学数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中学数学问题(如函数问题、不等式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拓宽了高考的命题空间.因此导数成了近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基础知识.以导数为背景或依托的试题,虽然有易有难,但总是紧贴导数基础知识(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求导公式和法则)和导数的简单应用(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极值、最值等),在导数的考查过程中力求结合应用问题来考查.随着改革的深入,2006年高考中,导数已经由往年高考中解决问题时的辅助工具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相信2007年的高考,导数仍然是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0.
函数和导数的内容在数学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考查函数和导数的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即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导数与数列的综合;函数、导数与解析几何的综合;函数与导数的应用.同时还体现为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紧密结合.正是由于这种总揽各种知识,综合各种方法和能力的特点,使得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题成为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1.
常国庆  蒋同山 《新高考》2008,(10):27-29
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主线,在历年高考中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而导数这个研究函数的工具的加入,更使得函数、导数综合题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熟  相似文献   

12.
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问题一直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函数、数列、不等式等内容交汇处的一个较为活跃的知识点.随着中学数学引进导数.为我们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函数、不等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涉及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的问题,有时在同一套试题中甚至有几道这方面的题目,比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以及湖北卷.其中,特别是一些含自然对数和指数函数的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问题,用初等方法难以处理,而利用导数来解,思路明确、过程简捷流畅,淡化了繁难的技巧,它不仅考查函数、不等式等有关的传统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考查极限、导数等新增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它常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带有时代特征,突出了高考试题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向,因此,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下面通过一些典型实例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中对函数的考查要求有如下几个重要观点:函数是高中教学内容的知识主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般考查能力的试题都是以函数为基础编制的.函数问题更多是与导数相结合,发挥导数的工具作用,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体现出新的综合热点.函数和导数的内容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查时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突出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14.
导数是高中数学教材的新增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近几年以三次函数为背景的导数高考题成为考查导数的一大热点.本文以2006年全国及各省市的三次函数高考题为例进行归类解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导数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点,题型从选择题、填空题到解答题均有涉及.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本章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如求函数的导数,切线的斜率,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解答题一般为导数的应用,主要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应用题中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相似文献   

16.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导数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题型有选择题和解答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解答题则是考查导数的应用,如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研究函数的增减性等.由于导数可与函数、不等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引入导数后,使考生在研究函数时增添了有效的途径和更简捷的手段.可导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象问题尤其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几年高考这种类型的题目多次出现,反映了高考不回避对重点知识重复考查的导向,符合高考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考查,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的命题导向.  相似文献   

18.
导数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在处理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值等问题时导数均可作为研究的工具.在教学时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掌握导数与其它知识相联系的具体应用.即坚持以导数单调性研究为中心,以极值、切线斜率、不等式为基本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解题能力.笔认为从导数的考查来看,在平时教学时须加强下列几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集合与函数内容为历年必考内容之,集合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怎样用集合观点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函数主要研究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几个基本初等函数,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除了一部分比较简单的小题会直接考查函数某一方面的性质外,大部分题目是对函数的综合考查(所占比例比较大,综合程度比较高),其中包括函数内部知识的综合以及函数同方程、不等式、导数、数列等知识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夏振雄 《高中生》2013,(9):16-17
由于导数应用的广泛性,可以为解决所学过的函数JUT题提供更有效的工具或更一般的方法,让函数问题的解答变得更加简捷,所以新课标高考加大了对函数与导数交汇问题的考查力度.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都有一道函数与导数相结合的压轴题,分值在13分左右.都说高考一分压千人,掌握高考考查函数与导数交汇的类型、求解策略以及避开解答时的误区,稳拿这13分.何止压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