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参加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评比若干场.与在深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中发现同样的问题.即整合课不能体现”整合”的真实意涵。主要表现在有些课的整合过于牵强.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原本十分简单,教师却故弄玄虚.浪费资源。如有的老师讲”时、分的认识”.要求学生上课前人手一只钟表.这种教具学生极容易找到.用以教学直观明了.本来这就足够了.却偏偏又要放在网络环境中来上。有的老师不顾客观实际.包括学校教学设施及软件资源条件,言整合必网络.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的老师在整合课教学过程中把人机交互当作调控上课时间的手段,随意性很强.人机交互流于形式。也有的老师不顾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水平.课堂教学中又缺乏必要的相应指导.造成“整”而不“合”,  相似文献   

2.
杨雪联 《广西教育》2006,(1B):59-59
一、注重教育技术整合的合理性 在英语课中,教师们已经开始考虑应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成效了。但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即“为技术而技术”,教师上一堂公开课,大有搬出十八般兵器,样样操练一番的架式,从幻灯到录音、从录像到计算机,从多媒体到网络,无一不被用到,甚至还用到十分复杂的编程。一堂课的课前准备(尤其是技术准备)往往用上十倍或二十倍于以往的工作量,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得到了提高,但这样的教学显然无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参与者”、“引导者、”“顾问”等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一节课堂教学呈现给大家,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就《圆明园的毁灭》课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的整合是提升我国义务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初中英语教育,对个体今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由于教育资源缺乏、资源分布不均、语言学习环境较差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出现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低下,初中毕业生英语水平不高的现状。因此为了弥补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足,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具有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的趋势不可阻挡。文章从理论、物质、模式、实例几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和网络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来实现。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特别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平台。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给中学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拓展了课后作业,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课题,为交流、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长春市电教馆本着“聚焦课改热点、展现名师课堂、搭建研究平台和共享优质资源”的理念,研制开发了《长春市中小学名优教师新课程教学案例系列光盘》。每个案例包含教学分析、电子教案、经典教学片段、课后反思、专家点评5个板块内容,是校本教研、师资培训和教师个性化学习的特色资源。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英语课才是一节"好课"?对于好课的标准个人看法不一。叶澜教授概括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我认为,一节"好课",应当是面向学生的,从备课、上课到课后作业布置各个环节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节课如果让学生听懂理解了,如果激起了学生的热情,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甚至能够激发或者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就是一堂好课。以此为基本,我们可以结合英语课的特点从以下几点着手,上好一节英语课。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困惑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伟 《中小学电教》2003,(10):75-76
近几年,我曾多次参加省、市、区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收获与感慨颇多,深为迅速普及的教学手段现代化而感高兴,但高兴之余,又觉得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话题炙手可热。但是,如何整合,如何打造信息氛围,如何提高多媒体的作用效率,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深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求与课程(或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整合的状况与我们期望的目标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不少教师存在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变教与学的效果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者。一、整合的意义1 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依靠内容比较抽象的教科书 ,给学生较为单一的听觉和视觉刺激 ,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阻碍了地理教学的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收集丰富多彩的资料 ,充实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 ,有…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出现使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依据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和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整合,因此传统的写作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评价等方面要作出变革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提高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设计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习效率,推动信息技术下中学英语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改革与探索的重点。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因此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优化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治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在教学领域当中快速普及应用,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地优化教学的氛围与趣味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机会,促使学生可以在脱离教师的环境下仍然能受到相应的引导而进行学习.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安爱平 《物理教师》2006,27(6):3-24
“声现象”的教学应该说是物理教师们感觉比较容易讲授的课,因为声音是学生熟知的物理现象.教材设计意图很好,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最普通的物理现象作为问题的切入点,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逐步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要做到重视物理实验,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确实不是一件易事.针对本章中第三节“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我做了大胆尝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例,发布在校园网上,把课堂搬到了机房,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冲浪”,教学效果反映甚好,现把我设计的课例纪实及设计思路与大家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的实践,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谈几点看法。一、“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选择,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却不多,教师自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以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对时空环境的突破而获得了学生的普遍喜爱,但因为教材类型的不同、知识背景的差异、学生信息技术的不平衡等因素,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诸多的制约。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以下简称“整合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应在充分考虑教情、学情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切忌生搬硬套、为“整合”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