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雷电成因、入侵途径及危害强度,根据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计算室外测场雷电防护范围,加强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探讨现代防雷技术在自动气象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气象站的观测水平和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自动气象站也在我国气象服务体系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自动气象站通常都要建立在地势较为孤立,四周较为空旷的地方,而且自动气象站其本身具有的电子设备和器材就比较多,使得自动气象站的雷击风险大大增加,也影响了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因此,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御工作就成为气象业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主要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雷电危害的方式,具体探讨了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措施,说明了信息系统综合防雷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蒋伟文 《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24):347-348
在大气综合观测体系不断的而建设完善之下,自动气象站的地面大气探测作用变得愈加的重要,其应用能够进行精细化的预报,为气象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气象数据。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自身构成的限制,致使自动气象站很容易遭受雷击,造成设备的损坏,以及数据的丢失,为此,需要提升其防御工作。本文就自动气象站可能遭受雷击的情况,提出防御措施,以此促进自动气象站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本溪地区近1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溪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34天,属于多雷地区,高发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雷电时常危害本溪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时常对设置在本溪境内的104个自动气象站系统造成干扰和破坏,导致气象数据丢失和设备仪器损坏。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因自动气象站系统瘫痪影响了气象数据及时准确地采集和传输,影响了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准确和及时发布。为减少自动气象站系统遭受雷电的干扰和破坏,文中就自动气象站的雷电致灾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国各地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我们知道,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是由输配电系统完成的。它包括电能传输过程中途径的所有变电所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而对于距离较偏远的地区,如果其当地不具备自己发电的条件,就要远距离对其进行输配电。据统计,在我国远距离输配电系统出现跳闸的事故中,有40%~70%的跳闸事故是由于雷击产生的。那么怎样对这些远距离输配电系统进行防护才能确保其安全工作呢?这篇文章旨在讨论这些。 相似文献
7.
8.
城市亮化工程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雷电监管部门带来严峻挑战。文章就事故工程防雷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工程防雷的科学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全省各气象台站自动气象数据准确实时监控和对非实时气象数据持续感应、采集和处理,本文具体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安装系统和组建网络各要点,并介绍了各个系统的维护、数据备份及自动站雷在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西藏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之一,据自治区雷电防护中心调查收集的数据显示,我区每年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铁路起步相对较早,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近几年,电气化铁路和高铁线路的普及、开通,铁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电子元件的使用也不断增多。然而,铁路信号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因此,做好预防或减少铁路设备的雷电袭击,成为铁路运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分析叙述了关于感应雷和直击雷对各种通信设施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通信设施和人员造成危害。重点介绍了通信设施雷击防护的要求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筑物防雷技术应用需求,本论文对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辰开了分析和应用探讨,首先简单分析了雷电时建筑物内部及其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外部防f雷技术和内部防雷技术两个角度详细论述和探讨了建筑物防需技术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建筑雷电防护技术应用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本文阐述雷电的能量来源于大气的垂直湍流,微粒间的相互摩擦,部分微粒丢失电子带正电,另一部分获得电子带负电,形成强大的电场能.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其它微电子仪器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越来越弱.由此,雷电造成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损失在数十亿元.因此雷电研究及防护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