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4月7日凌晨,鲁迅独子周海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对于绝大多数鲁迅著作的爱好者来说,是从鲁迅那首著名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知道周海婴的存在;而《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里,知道周海婴有时候“满脸顽皮”的“真像日本孩子”,而有时候又“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  相似文献   

2.
余玮 《档案天地》2011,(4):23-29
鲁迅,中国的文化巨人,有“民族魂”之誉。然而,在儿子周海婴的心目中并不是常言的“横眉冷对”,而是那么的慈爱。  相似文献   

3.
1986年9月18日中秋节,在老作家萧军的故乡辽宁锦县(今凌海市),举办了全国首个“萧军资料室”落成典礼.我和父亲方未艾陪同他的老友萧军夫妇及孩子,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一起参加了这个盛会.我是通过萧军叔叔的介绍,结识了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  相似文献   

4.
周海婴日前建议,重新编辑和出版《鲁迅全集》。周海婴是鲁迅先生之子。他说,18年来,鲁迅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新成果,有的研究者还发现在1981年版本中存在不少批误。我们理应在以往各种版本的基础上,通过汇校整理出版一种更为准确无实的《鲁迅全集》,这对于正确理解鲁迅和更好地普及鲁迅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周海婴建议新编《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不朽的文学典型。他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如果说阿Q是鲁迅的一个伟大的孩子,你知道谁是阿Q的“催生婆”吗?是孙伏园。  相似文献   

6.
为了落实毛主席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一日对周海婴同志信的批示精神和贯彻有关指示,清除“四人帮”散布的流毒,上海文艺出版社拟在八年内将广大专业和业余的鲁迅研究者所取得的成果,尽快尽好地编辑整理出版。规划提出编印一种研究鲁迅思想作品的不定期刊物:《鲁迅研究》集刊,给鲁迅研究提供“百家争鸣”的园地,八年内共出十二辑,每辑约三十万字。规划认为组织有关人士撰写关于鲁迅回忆录是当务之急,必须以只争朝  相似文献   

7.
上海鲁迅纪念馆保存着一枚刻有"生病"二字的图章,是鲁迅先生的遗物。这枚"生病"图章,研究者一直不知道它的用途,直到鲁迅之子周海婴在书中谈到了这枚图章,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鲁迅在繁忙的读书写作之余,一直坚持为青年朋友看稿。但后来,鲁迅的病越来越重,以至于无法及时为青年朋友们看稿和回复他们的信件了,为了免得寄信人牵挂,鲁迅就特地制作了一枚有"生病"字样的图章,在接到信件后,立即在  相似文献   

8.
鲁迅之子周海婴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悼念文章,用了"鲁迅的政治场域"这个词,来概括周海婴一生的轨迹。其实,不仅是周海婴一直在"鲁迅的政治场域"下生活,现今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只要读过点书,或多或少都与"鲁迅的政治场域"有关系。这个关系从哪里来的?大致还是一直萦绕在耳边的这样一段话:"而鲁迅,就是这  相似文献   

9.
有学认为,胡风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他的“真”,而鲁迅当年说他是“直”。一个“真”字加一个“直”字,这就使胡风不免像长满了细刺的仙人球,不但抓起来扎手,就是谈一谈也富于刺激性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一日对周海婴同志关于鲁迅著作注释、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信,作了重要批示。《鲁迅手稿全集》就是根据毛主席批示的精神,由《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鲁迅手稿全集》共包括五个部分。先出文稿、书信、日记三个部分,计划在一九八一年鲁迅诞生一百周年以前,陆续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审稿思想是鲁迅编辑出版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审稿方面的许多看法是值得当今的编辑出版工作者参考和借鉴的。鲁迅的审稿标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首先,鲁迅认为稿件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他说:“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上生活。”鲁迅指出稿件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与周作人起先“兄弟怡怡”,以后“成为参商”,即如舒芜《鲁迅、周作人失和决裂后的间接联系》一文所说:“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四日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八月二日鲁迅搬出与周作人同寓的北京八道湾寓宅,次年六月十一日鲁迅回八道湾寓宅取书物,周作人夫妇向鲁迅大骂大闹,从此以后,彼此避不见面(除了可能有几次避不开的集会上相遇),直到鲁迅逝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席话很是简明扼要,但是好像也就轻易放过了什么——我指的是加了括号的那一句,似乎未必在“大家都知道”之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周海婴先生披露了罗稷南先生请教毛主席"假如鲁迅活着会怎样"的逸事,罗稷南这位被遗忘多年的翻译家的大名又屡屡在媒体出现,勾起了我三十年前的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标题上的问号,不在“学医”,而在“仙台”.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因为早年中医庸医没有救下他父亲的病,所以,立志学西医,“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相似文献   

15.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优良的人物,有时候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相成者,就是这。”(鲁迅《论俗人应避雅人》)  相似文献   

16.
有聊才读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无聊才读书”已成为知识分子的一句时髦用语。这话是不是古已有之 ,我不清楚 ,只知道鲁迅的《赠邬其山》诗中就有这么一句 ,全诗是这样的 :   廿年居上海 ,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 ,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 ,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 ,南无阿弥陀。诗是 1931年鲁迅写给他的好朋友内山完造先生(即邬其山 )的 ,从诗的内容看 ,所谓“有病不求药 ,无聊才读书” ,显然是一种揶揄之词 ,当不得真。可是现在竟作为一种主张流行开来 ,实在匪夷所思。是人们的误读 ,还是“后现代”的什么把戏 ?先听听他们的解…  相似文献   

17.
鲁迅唯一的儿子周海婴于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走出父亲巨大的光环。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到周海婴这个名字,首先跳出来的还是"文豪鲁迅之子",而非"无线电专家"或者"摄影家"。  相似文献   

18.
武汉人夸人,最喜欢用的词是“贼”,比如夸孩子:“这伢真贼!”  相似文献   

19.
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把自己和男人嘻嘻哈哈地看着的一本书,塞给一个好奇的孩子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朝花夕拾·琐记》)而孩子持图迟疑、尴尬异常之际,也正是衍太太和她的男人哄然大笑、十分得意之时。自然,衍太太塞给孩子看的正是《红楼梦》中傻大姐拾到的绣春囊之类的东西。鲁迅之所以把童年所见的衍太太的言行示之于众,显然是为了说明成年人不应教唆青少年干坏事,而  相似文献   

20.
寻找童心     
寻找童心华克齐从古至会,不少人梦寐以求“返老还童”,国内外的绘画大师们也在其书画技艺炉火纯青之时在作品中添几分“童趣”,以求“归真”。唤起逝去“童真”,用孩子般的目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用孩子般的想象去表现生活,又谈何容易呢?说来有趣,有时候,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