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四川档案》2006,(5):42-43
自红一方面军1935年1月进入川南,至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8月离川北上抗日,红军长征在川行程万余里,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红军在川期间,川军及国民党中央军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留下了丰富的档案史料。如今,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被妥善地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及红军经过的各地市县档案馆内,成为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不揣浅陋,权充一次导游,带领大家浏览这多达数十万字的档案史料,希望大家能从中真切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体会到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相似文献   

2.
长征精神赞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2):50-50
10月,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3.
黄新廷,1913年10月出生。湖北省洪湖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湘鄂西根据地军委分会警卫营战士,红军二分校学员,红军排长、连长、营长、侦察科长。  相似文献   

4.
序言     
《四川档案》2006,(5):1-1
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区最广、时间最长、最艰苦卓绝、最可歌可泣的省份。四川又是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是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分别于1935年5月和1936年5月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强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红四方面军从川陕苏区经阿坝直接北上,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实现了两次成功的会师(甘孜,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师;懋功,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  相似文献   

5.
10月22日,咸阳市档案馆藏红军名片的主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93岁高龄的革命老前辈瘳汉生派秘书李迎选专程从北京赶到咸阳,查阅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红军集结咸阳时作为捐粮收条保存在国民党咸阳县政府档案中的瘳老名片,向2000年从档案中发现红军名片的档案馆工作人员唐明详细了解了发现过程。李秘书说,  相似文献   

6.
张俊 《军事记者》2004,(4):60-60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曾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要在陕北落脚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新闻窗》2006,(1):F0002-F000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于2005年12月18日启动了大型采访报道——《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贵州日报、贵州电台、贵州电视台的记者.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陆同 《四川档案》2006,(5):25-25
1935年6月下旬,红一方面军自小金两河口出发,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冲破反动土司的阻扰,抵达马尔康境内的卓克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此地停留一周,在藏民中广泛进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及北上抗日的爱国宣传。在此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在这几棵白杨树下栓过军马。为纪念红军途经此地,当地人将这几棵白杨树称为红军树。它是红军在马尔康英勇斗争的佐证,是宣传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9.
山民 《湖北档案》2006,(10):4-4
2006年10月13日,老红军战士吴瑞山同志应邀,为本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刊题写了“红军长征与湖北”。昊瑞山同志生于1913年,安徽省六安市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编按]  相似文献   

10.
《海南档案》2005,(1):43-43
“长征”一词.源于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地后,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上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这个六字“骈”,出自陆定一手笔。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吴英德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生前曾担任隆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7年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红军精神。父亲常给我们讲的红军长征故事已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建立以来,直到1949年10月成立共和国时止,遇到大大小小的险境无数次。不过最危险的倒只有那么几次。瓦窑堡的这次遇险,可算得上是相当危险的一次了。转移部署刚定,半道杀出个“程咬金”蒋介石对未能把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仍计划着彻底消灭红军。1936年5月,蒋介石对张学良下令,要他率东北军向北推进,配合西北军尽快消灭红军。其实,这时候中共中央已经和东北军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只是不便公开而已。东北军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后,由于不得违抗,只好…  相似文献   

13.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以红军长征为题材,创作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诗,谱成组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境内行程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四川是长征所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先烈业绩,弘扬长征精神,四川省档案(局)馆特别制作了“红军长征在四川”档案网上展览。  相似文献   

1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的长征是那么遥远.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当年红军战士形象是高大却遥不可及的。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这支队伍为什么叫红军?浙江有过红军队伍吗?参加红军的是怎样的人?他们怀着怎样的梦想参加了红军?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在我们周围还有健在的红军战士吗?带着疑惑、好奇,我们这一群参加“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的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学生,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追寻传说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16.
红军在理县薛城老街城门上錾刻的标语:为中国独立自由奋斗到底,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更好地开发理县红色旅游资源,理县编委会历时近1年编写了《行游理县》(2006年1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书,书中详细记载了红军长征在理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生前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而且是写军事新闻的大手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和他的战友一道,一面指挥千军万马,同国内外的武装敌人作斗争,一面又配合战局的需要,挥笔写下多篇军事新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10月红军攻下吉安,1933年8月他以子任的笔名,写了红军故事《吉安的占领》。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视点     
《中国档案》2006,(12):4-5
2006年10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右一)来到武汉田汉大剧院,听取了湖北省档案局局长石山(右二)的简短汇报后,观看了由湖北省档案局馆举办的《红军长征与湖北》大型图片展览。在红军二、六军团在恩施来凤县参加板栗圆战斗的历史文献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什么是红军”传单前,俞正声同志驻足良久,并多此询问有哪些珍贵档案。哪些是第一次展出。在随后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俞正声同志强调,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定理想和信念,为实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和谐湖北的宏伟目标而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19.
秦岭  少辰 《出版参考》2007,(7):17-18
张国焘既然是川北红军中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也就成为四川军阀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地想把他除掉。1933年10月,刘湘出任“四川省剿匪总司令”后,即在全川各地城镇、乡村、通衢、渡口广贴告示,悬赏10万大洋购买张国焘的脑袋。告示贴出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军保卫局就接连破获了两起企图暗杀张国焘的案件。所有落入红军之手的亡命之徒.一律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20.
谌许业  杨彦辉 《档案时空》2006,(9):F0004-F000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跟随电视记录片《伟大长征》摄制组参加了红军长征通道的采访拍摄,为通道转兵与红军精神所感动。深深领悟到通道会议与通道转兵以及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独立自强;爱民护民,坚韧不拔的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精神是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