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9日,王元化先生归隐道山,学术界、思想界又一重镇坍塌!令人不胜唏嘘。 王元化虽然也从过政,但不是政界显赫人物,他的影响力没有越过学术、思想圈,因而也不是公众注目之星,但我们还是有理由怀念他—怀念一个人,是怀念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对一个作者的喜欢,是因为其作品往往引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面孔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据《南方人物周刊》,5月9日,88岁的王元化先生走了。王元化生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终其一生,他的角色都是知识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最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8,(11):5
据《南方人物周刊》,5月9日,88岁的王元化先生走了。王元化生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终其一生.他的角色都是知识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最看重的学术品质是“思辨”。临终前,他嘱托弟子对下面这段话做点删节,写在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门口的石头上。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王元化在他87岁生日之际,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一份特殊礼物:十卷本<王元化集>.  相似文献   

5.
王元化是国内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学识和研究领域贯通古今中外,在西方的黑格尔哲学、莎士比亚戏剧,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心雕龙》、传统戏剧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俗语说:学海无涯书作舟。读书是治学的基础,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的学术经历大都与图书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王元化从17~59岁,他一生最宝贵的青壮年黄金岁月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9月 6日 ,上海市档案馆召开巴金、王元化先生捐赠档案资料表彰会 ,巴老因病未能前来 ,王老偕同夫人张可女士出席了会议。此文即系王元化先生在会上的发言 ,经整理后请他本人过目 ,现发表在此。  相似文献   

7.
小引2008年5月7日上午去瑞金医院看了王元化先生,遇到钱文忠、翁思再、蓝云、吴曼青等人。当时元化先生已是头大如斗、腿瘦如柴,说两句话就昏迷一会儿,也仿佛是在不断地积攒气力说出他想要说出来的话。但他依旧思路清晰,思考不停,只是记忆和说话的力气跟不上他运转的大脑。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王元化先生遽归道山,忽忽已近两年.我结识王元化先生很迟,但也有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元化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总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9.
记者: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她是什么样子? 王元化:她很朴素的,剪一个不长不短的齐肩发,穿一个旗袍吧,也不是很考究的布料。她一生不大修饰的,从我认识她到结婚到后来,她都是不喜欢修饰的,擦粉啦,口红啦,都不大弄的,偶尔把头发梳成个辫子盘在头上,就算很时髦了,那张照片我画传(《王元化画传》,上海古籍出版社)里有。衣服的料子、剪裁她不赶时髦,但都弄得很整洁。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档案馆今天向两位德高望重的文坛耆宿巴金和王元化先生隆重颁发档案收藏证书,以鼓励和张扬他们慷慨捐赠个人珍贵档案资料,关心和支持档案馆事业的无私之举。 文坛泰斗巴金从1991年开始就陆续向上海市档案馆捐献他本人的档案资料,迄今累计已达2282件。其中有《致波列伏依的信》、《随想录·创作自由》等文的手稿,有他旅法时的护照、身份证和各个时期的照片,还有他当选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证书,以及他的一部分重要著作等。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史料》2011,(2):7-7
著名学者王元化说:"做学术的工作就是要寂寞、清苦。寂寞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清苦就是要有一种发愤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天才 一个人成功了,大家都赞他有天才。一个人失败了,大家又都说他没有天才。事先谁能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天才。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启蒙老师张可王元化先生一生坎坷,做他的夫人可不容易。而我一生最敬重的张可老师,以自己的良好教养和高贵品性,成功地成为王元化先生一生至爱不渝的忠实伴侣。张可是我1951年考入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初级班A组时的表演课启蒙老师。她毕业于暨南大学外国文学系,专攻英国文学。18岁就翻译了奥尼尔的作品《早点前》,还亲自扮演该剧中的女主角,在上海法国夜总会演出时好评如潮。她还在《家》和《风雪夜归人》等剧里饰演过主角,很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才华。A组同学都以拥有张可老师而庆幸。  相似文献   

14.
有德才有能     
一个人真有才能,是名副其实的能人,我们当然应该由衷地尊重他,敬仰他。一个人确实没有才能,没有本领,只要他为人诚朴、谦虚、有自知之明,我们也应该尊重他,劝其不要自卑,努力自强即是。 但是现在社会上却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本来无能,却很自负、自炫,到处吆喝自己是能人,这非但让人接受不了,而且常使人讨厌。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平凡的人,他一生从容淡定,一世默默无闻;有这样一个人,一个伟大的人,肩头担起使命,心中装满责任。他就是刘义权,我们档案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观察箴言     
唐骏这件事发生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发生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发生在中国,他要狡辩,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法治不是治老百姓,法治是治公权力。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胡风在长期的出版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出版经验,并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出版经营理念,虽然胡风没有对自己的出版经营理念进行专门论述,但通过梳理胡风与巴金、艾青、路翎、王元化等人的436封信可以看出,胡风在出版策划、出版成本控制以及出版物的发行上都具有成熟的、系统的理念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语,如果那是英语,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他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三位老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出门看见三位老者坐在他家门前谈笑风生,他听了一会儿他们的高谈阔论,觉得三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三个人都很有智慧。于是,他走上前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很恬淡、很朴素的人,《平屋杂文》这个书名颇能体现他的中和风格。这个书名也自然地让我们想起作者的名字:夏丐尊。然而这个很平和而且信佛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是非正义感的人,更是一个有骨气的出版家。在上海沦陷时期,他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曾在日本留过学的他拒绝用日语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他是很独特的“这一个”。独特在于他是一个教育家兼出版家。教育和出版是他先后安身立命之所和安心立命之处。夏丐尊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清末秀才出身,1905-1907年间曾留学日本,虽然有过留学的经历,夏却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因为他一生不曾有过一张文凭。留学归来后至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