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卷首语     
让人不惑,让人明理,让人心智成长的是什么?是润物无声的文化养料。语言文字使我们登上了文明殿堂,诗经三百让我们领略了神韵飞扬,孔孟之学把华夏铸就为礼仪之邦。让人感动,让人陶醉,让人深邃博雅的是什么?是陶冶  相似文献   

2.
吴昂 《新闻实践》2006,(4):35-36
一我们不做驼鸟,我们更不能做夜郎。我们,就是每天生产报纸的的人。尽管在十几年前,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学会使用电脑, 但不管是四通打字机还是DELL、 IBM,我们都只是换了一支笔而已。尽管在若干年前,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互联网,我个人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我们普遍感到我们现在都已成为国际出版社了.在麦克米伦,我们出版社的创始人是苏格兰人,股东是德国人,业务中心设在英国和美国,主要印刷来源在中国和东亚,主要文字处理中心在印度,我们的作者遍及全世界,而我们的管理人员则是我们开展业务的40多个国家的本地人员.并非麦克米伦一家如此--在英国的主要教育出版社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国际集团,而在美国,主要出版社的股东则包括了英国人、德国人、加拿大人、荷兰人和法国人.  相似文献   

4.
艺术家之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杰出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些杰出的人走过的人生轨迹与我们的交汇之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一特定的时空,无意间与一位杰出的人相遇也许能改变我们一生的命运。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举出几个改变了我们一生命运的人。他们在某种场合激励过你的人生,或许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开幕式交给一个总导演后,国家就不管了,而我们不是。这是我们跟国外不能比的最核心的东西:他们是一个人带出来一个国家,我们通常是一个国家捧红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城市可以不同,性格可以差异,但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还多一些温情,无疑是能让城市增色不少的,至少在我看来,城市作为我们生活的空间、载体,它赋予我们的是框架,至于有怎样的活法,则完全是靠我们怎么生活了。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史。但只有我们这一代人的阅读史与众不同。我们经历过阅读匮乏的年代.然后,又经历过阅读泛滥的年代。这多少也有点像我们的饮食史,挨过饿的人会报复性地吃。据说,狮子在吃饱之后绝对不再多吃一口,但我们不是,我们这些挨过饿的人的饮食习惯是记忆培养的,我们的胃会吃饱,但我们的欲望永远吃不饱。而阅读,却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颂图书馆人     
有人说,我们图书馆人象蜡烛,象春蚕;有人说,我们图书馆人象黄牛,象鸿雁.而我说,我们图书馆人是桥梁,是渡船,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是科学技术的中介所.  相似文献   

9.
张杰 《大观周刊》2012,(32):280-280
生活是美好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歌颂生命.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7):12-15
“不管一些人如何说我们是跛脚鸭政府,说我是跛脚鸭总理,我们都非常认真对待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我们普遍感到我们现在都已成为国际出版社了.在麦克米伦,我们出版社的创始人是苏格兰人,股东是德国人,业务中心设在英国和美国,主要印刷来源在中国和东亚,主要文字处理中心在印度,我们的作者遍及全世界,而我们的管理人员则是我们开展业务的40多个国家的本地人员.并非麦克米伦一家如此--在英国的主要教育出版社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国际集团,而在美国,主要出版社的股东则包括了英国人、德国人、加拿大人、荷兰人和法国人.  相似文献   

12.
俺爹俺娘     
焦波 《出版经济》2005,(6):63-63
儿女,是爹娘心头掉下的一块肉。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人子女,也将为人父母。一生的沧桑与幸福,让我们永远不难舍弃,遗忘我们恩重如山的父母,和那浩瀚的亲情。我们前行的路上,永远有爹娘的足迹和殷切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是热爱阅读的,百般热爱,以至痴迷。我相信这是一批少数人,尤其是狭义地理解为只是阅读所有书籍形式的文字的人。问题是,我们如何享受自己阅读的权利?如何控制自己阅读的权力?我们宽宥的视线所及,不都是快意和欢愉,有太多进入我们眼帘的事物不是那么纯净和清澈,  相似文献   

14.
唐文翰 《大观周刊》2012,(28):11-11,13
人与哲学之间关系密切,自古希腊人开始了思辨之路,哲学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至今。我们可以通过人去了解哲学,也可以通过哲学去把握人,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哲学的本质,也可以把握住人的真正本性。究竟何为“人”?何为“哲学”?人是万物之灵,哲学是万学之学,本文将尝试着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3,(42):10-12
“我问过很多人,如果我们当了官会怎么样?大家的想法都一样,该拿钱拿钱。我们不应该期望谁是圣人,所以,靠杀鸡儆猴的方式抓几个贪官是不行的,我们应该用制度来防范人,因为人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6.
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党报的重大主题报道,是我们宣传报道的“主旋律”。唱响、唱好“主旋律”,是我们党报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 因此,如何让党报的重大主题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3,(4):98-99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们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花钱太多,攒钱太少。我们爱上不该爱的人。一些人想改变一些东西,一些人则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面貌。但我们能改变人生吗?如果能的话,该怎样做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和法治的社会,要求我们认可每个人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同等地保护每一个人的最基本权利。这是SARS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烦恼树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有时是晴天,有时会下暴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没有权利让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的烦恼而不开心。没有必要让自己生活中的暴雨淋湿别人心灵的花园。  相似文献   

20.
烦恼树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有时是晴天,有时会下暴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没有权利让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的烦恼而不开心。没有必要让自己生活中的暴雨淋湿别人心灵的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