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学视域的人既是时间性存在,又是空间性存在。当在“存在作为技术的世界出现的时代”,从内在勾连的“知觉”、“建构”、“差异”层面审视人的空间性存在如何可能时,由于人的空间性存在的知觉主体(身体)和知觉分别“创造”和“调节”于技术,作为人的空间性存在建构方式的“去远”和“定向”分别“实现”和“限定”于技术,突出表达人的空间性存在差异的“共同此在”和“自己的此在”分别“奠基”和“缘构”于技术。因而,人的空间性存在如何可能,可理解向技术。在已进入“空间的纪元”的当代,人的空间性存在的技术维分析若有意义,或许并不囿于学理域。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逆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卡脖子”技术难题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现有研究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破解策略缺少结构化的理论框架,且忽视了“卡脖子”技术情境依赖机制的分析。研究从技术轨道和技术范畴2个维度构建“卡脖子”技术破解策略矩阵,从技术能力基础和技术范式动态性2个维度评估技术情境,进一步整合破解策略矩阵与技术情境2个范畴,借鉴非对称创新思想,基于非对称“情境—策略”匹配视角,构建“卡脖子”技术非对称破解策略的理论框架。针对20项典型“卡脖子”技术,采用专利计量方法测度技术情境,提出各项“卡脖子”技术的非对称破解策略。基于非对称“情境—策略”匹配视角,构建的“卡脖子”技术非对称破解策略理论框架,为我国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3.
宋超  陈悦  王康  王玉奇  孙希科 《情报杂志》2022,(8):62-68+61
[研究目的]专利引文分析方法被学术界广泛应用于不同技术类型及其特征比较问题,但该方法长期未关注到“零引文专利”这类情形,此类专利所表征的“先驱型技术”的新颖性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方法]首先根据专利引文的情况,将专利表征的技术分为“基于科学的技术”“基于技术的技术”和“先驱型技术”三种类型,利用N-gram模型提取专利的技术知识单元,结合TF-IDF和Burst算法得到差异性和新颖性知识单元,运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研究知识单元多维指标与技术类型的关系,分析和比较“零引文专利”所表征的“先驱型技术”的新颖性问题。[研究结论]以“基于技术的技术”作为参照方案,重点比较分析了“基于科学的技术”和“先驱型技术”的特征差异。研究发现,“先驱型技术”一般包含更少的知识单元,但是却具备明显的新颖性特征,这类新颖性知识往往由少数精通隐性知识的发明人所掌握,“先驱型技术”可能正体现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中技术课题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文献调研和技术预见实践经验,从遴选备选技术课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在界定“技术”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技术课题遴选的“唯一性”“前瞻性”“战略性”“可行性”和“一致性”五项基本原则,对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中技术课题遴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诗史品格中,有着中国先民技术活动的早期映射。在具体作品中呈现出“顺天应时”的技术应用旨归,并由此折射出技术“由技入道”、“天人合一”、“和谐融通”的鲜明特点,在技术发展上呈现出“以道驭术”的道德指向,技术应用上呈现出“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性别”论题是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新的关注点。作为与传统技术哲学研究不同方式出现的、对技术以“他者”方式进行的理论反思,技术的“性别研究”,可以获得对技术以及创造并使用技术的“性别化的人类”更全面的理解。它先后历经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对传统技术史进行性别反思,认为需要对技术史中被忽视的女性技术发明家进行“补偿式”研究。其次则试图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探讨作为一种社会因素的“性别”对技术的建构过程。考察技术与性别关系,应既包括作为动态的技术过程中的性别因素,还须包括作为静态的技术制品与技术知识中的性别因素。反思技术的性别化问题,并不是要从技术的“男性化”时代逆转为技术的“女性化”时代,而是要力图建构“性别和谐”的技术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高效的“卡脖子”技术识别框架,有效识别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可以为中国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该研究首先对“卡脖子”技术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剖析,明晰“卡脖子”技术的概念。其次采用改进PageRank算法和HITS算法对核心专利及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差距、产业安全和战略竞争三个维度设计识别指标和研判标准筛选出“卡脖子”技术。最后,采用“卡脖子”技术突破策略矩阵,提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路径。[研究结论]以OLED技术领域为样本,共识别出3项优势技术、4项轻度“卡脖子”技术和23项重度“卡脖子”技术,结果表明识别结果与我国OLED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论文也分别为重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供了颠覆、攻坚、挖壕和卡位4种不同的技术突破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思维方式正在由近代的“概念思维”演变为 2 1世纪的“实践思维”。文章运用“实践思维”方式探讨了技术的本质、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技术双刃”论、“客体中心”论、技术的门类结构、“技术决定论”、技术认识论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由此表明 :运用新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 ,在实践中学会这样的思考 ,我们的研究工作和思维水平将跃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现今的排球比赛中,不仅需要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硬”技术,更需要排球意识即“软”技术。笔者在阐述“软”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和训练,提出了提高“软”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主体环境需要的一种特性。人之所“要”是技术环境之“用”原始生成的动力之源。物之所“是”是技术环境之“效”原始生成的客观之基。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创造主体在物之所“是”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以人之所“要”为导引,通过选择、设计、试验、检测、调整等生成环节和借助“因(自然因 目的因)果”转化链条机理的作用来实现其原始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成长速度正在赶超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关于数字技术重塑物理世界所引发的人与技术关系异化问题,已然成为当代技术管理研究的首要“攻坚战役”。在这场逆向塑造过程中,数字技术凭借开放性、可供性与自生长性共同作用的重构能力,逐渐获得脱离于社会经济系统而独立构建的力量。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技术形态由“小圈子”“大生态”向“智能社会”演进,数字化技术靶向由“粗放”“精准”向“重构”转变。进一步地,通过数字技术逆向塑造现实世界,构建了“人与技术关系倒置”的解释框架,以及阐述了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数字脚本-数字模块-数字生态-数字世界”的重塑路径,为深入了解数字技术逆向塑造物理世界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一词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现实背景。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科技”这一术语之要义有两点:从体制上说,“科技”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总称;从观念上说,“科技”的实质性内涵是“科学性的技术”。“科技”一词的创用及其广泛流行模糊了科学与技术的差别,造成国人对科学观念认知上的混乱以及导致国家在科学体制和科学政策上出现偏差。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必须厘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对技术和市场具有双重影响,无论是对科技发展还是市场结构调整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能够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对国家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技术主题的演化趋势和演化形式两个维度提出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首先,利用LDA模型和基于全局和局部影响力的社区探测方法识别领域内的技术主题。其次,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突变性”和“融合性”特征,引入技术主题时序共现网络和主题引用网络对主题间的演化趋势和演化形式进行判别,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最后,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验证提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研究识别出人工智能领域的7项颠覆性技术,包括“机器人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相关领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主题”“仿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自动无人智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和“机器人部件优化技术”这有利于我国抓住科技创新主动权,加快颠覆性技术布局。  相似文献   

14.
绿色技术即根据环境价值,运用现代科技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技术。1994年美国环保局科技计划中,把绿色技术分为“深绿色技术”和“浅绿色技术”“深绿色技术”是指污染治理技术,如利用垃圾合成上壤和生产燃料技术及垃圾发电技术“浅绿色技术”则是指清洁生产及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技术,如电动汽车开发技术、聚乙烯生产新工艺等。绿色技术要求企业在采用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必须选择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15.
“技术联动”既包括技术团体内的合作互动,也包括技术群体外的联合行动。技术团体内的合作需要有团队精神作基础,技术群体外的联动需要“诚信”来保障。“诚信”作为伦理道德的精髓在协调“技术联动”主体关系的过程中,以精神价值目标的确立为靶向,构成现代企业战略联盟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端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面临“卡脖子”的现象突出,“卡脖子”技术问题成为“十四五”时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攻克的难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重大科技工程的新视角,全面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整体技术、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三种不同类型“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过程,尝试回答新型举国体制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其在解决“卡脖子”技术过程中发挥什么优势。研究发现:(1)“卡脖子”情境的分析要素包括技术属性、价值定位和内外部环境;(2)重大科技工程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一种典型实践方式,其突破技术瓶颈的优势实际上是新型举国体制破解“卡脖子”技术的优势;(3)面对不同的“卡脖子”情境,新型举国体制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优势以及技术创新管理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卡脖子”情境形成有针对性的突破路径。本文揭示了新型举国体制背景下基于重大科技工程 “卡脖子”技术突破的内在机制,为“十四五”时期破解“卡脖子”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技术-环境悖论"与技术自然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技术自然属性角度审视“技术-环境悖论”,可以发现:技术同时作为自然环境变化的来源与补救方法,这一矛盾在技术自然属性的生成中孕育,在技术自然属性的表现中产生,在技术自然属性的“软化”中“弱化”。这一认识对于深入理解技术的辩证本性以及技术在自然维度上的“后现代”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得到“以市场换技术”这一命题的正确解,必须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分别求解。目标解是“能以技术换市场”或“市场与技术的互换”。“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并未错,错的是有人将该方法用错了。  相似文献   

19.
徐霞  吴福象  王兵 《情报杂志》2022,(10):74-81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对把握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锻造“杀手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辨析“国家关键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杀手锏”技术的概念内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探究技术关联关系、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筛选“卡脖子”和“杀手锏”技术的分析框架,并以2010—2021年间下一代信息网络技术领域的全球主要国家专利数据进行案例研究。[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下一代信息网络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数据处理(G06F)小类,也涉及无线通讯网络相关的技术和设备(H04W-004、H04W-088),数据交换网络(H04L-012)、电话通讯的分局设备(H04M-001)和数据传输技术中的无线电传输系统(H04B-007)。其中,G06F-015、H04B-007、G06F-009三个技术大组存在严重的潜在“卡脖子”风险,H04W-088和H04L-012两个技术大组具有锻造成为“杀手锏”技术的潜力。该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能够为中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实践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革新》2011,(11):4-9
近段时间,“3D打印技术”似乎成了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汇,“3D打印汽车”、“3D打印飞机”、“3D打印自行车”、“3D打印人造血管”、“3D打印皮肤”、“3D打印比基尼”、“3D打印小提琴”等等,一时间,仿佛世界万物没有什么是这个所谓的“3D打印技术”所不能完成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医疗设备等多方面。在制造工业中,点击鼠标取代了锤子、钉子和工人。有3D打印技术的支持者表示,这种技术用创意和智慧取代了劳动力成本,因此成为许多商品制造商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