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传诵一时,强烈地震撼了读者心弦。由小说改编的几十台话剧和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同样使观众心潮激荡,精神振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又拍摄同一作品改编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为什么又受到广大观众的同声赞誉?它的秘诀究竟在哪里?谢晋导演的高招是什么?我以为,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就得认真探讨这部作品的美学思想,研究这部作品在电影美学的实践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它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下简称《黎明》)、徐怀中的《西线轶事》(以下简称《轶事》)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是中苏两国当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作家们精心塑造的女性形象拨动着社会各个阶层亿万读者的心弦,敲开了读者的心扉,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了美。  相似文献   

3.
部队作家李存葆,曾以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轰动全国,获得了普遍的赞誉。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发表在《昆仑》1984年第二期,以下简称《坟茔》),以它那“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思想的深刻性和尖锐性,艺术结构的完整性”,被誉为是继《花环》之后,“又一部突破性的力作!” 来文试就《坟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十月》1982年第 6期)发表之后,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以开拓军事题材的创造性,揭示英雄人物美好心灵的深刻性和反映现实矛盾的尖锐性,受到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荣获1981—1982年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名列前茅.两年来,许多文艺单位已分别将原著改编为话剧、舞剧、电视剧.现在又由李  相似文献   

5.
“人还健在,作品却夭亡了!”前几年,在文坛上,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慨叹。近来,又有人说,目前军事文学已被《高山下的花环》封了顶,想突破,难度很大。《花环》的作者李存葆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上只有过时的思想,没有过时的素材。昨天的  相似文献   

6.
军旅作家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围绕一个普通边防连队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前、战中和战后的生活进程,塑造了众多丰富的艺术形象,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并用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再现了对越自卫还击战这一历史事件。笔者认为人物塑造是该作品的一个亮点,它具有:平凡角色伟大化;英雄形象人性化;小说人物社会化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谢晓宇 《学语文》2004,(6):41-41
记得《高山下的花环》中有一句名言:“现在的大学生宁肯信奉纽约伯德罗埃岛上的铜像(自由女神),也决不崇拜斯巴达克斯。”  相似文献   

8.
“来”是山西汾阳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句末助词。从句型角度看,它可以出现在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中;从句类角度看,它只能出现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不能出现在祈使句和感叹句中。从体貌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经历体助词,从时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过去时助词。时体助词“来”还能和其他体助词共现,它是近代汉语助词“来”的延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军事文学如何在写军队、写军事斗争的同时,自觉地、充分地注意从争方面揭示人民军队同我们整个社会生活、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广泛的、内在的联系,这是李存葆同志多年文学创作所刻意追求的。他的作品《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受到了文艺界及千百万读者的好评,成为军事文学社会化的佳作。在此之后,又发表了一篇力作《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以下简称《坟茔》载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昆仑》第六期)成为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10.
没有豪华的包装,没有廉价的炒作,一本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中篇小说,在16年前静静地被推向市场。然而,始料末及,它竟象一声惊雷,炸响在数以亿万计读者的心中。当时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军旅作家李存葆,一下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和他的新作《高山下的花环》一时间成...  相似文献   

11.
句子     
一、考点难点精讲(一)句子的分类1.按使用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类:(1)陈述句用于说明事实和看法。(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3)祈使句表示请示或命令。(4)感叹句表示强烈感情。2.从结构上看句子可分为以下三类:(1)简单句(2)并列句(3)复合句(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1.陈述  相似文献   

12.
漫谈感叹句     
用来表示惊异、赞叹、喜悦、快乐、忧愁、哀伤、气愤等强烈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1.感叹句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时一个单词、短语或一个词组也可成为感叹句。如:Hello选(喂!),Thedesignandthecolours选(多美丽的图案和色彩啊!);有时陈述句、疑问句以及祈使句也可以转化成感叹句,如:He’ssuchaniceboy选(多好的孩子!)Howcanyoubesosilly选(你怎么这么傻!)Don’tgowithus选(别跟我们一起去!)。尽管感叹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表现形式只有两种,既what和how引起的感叹句。what修饰名词,how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它们的结构分别是Whata穴an雪... 名词 主语 谓语!How 形容词/副词/动词 主语 谓语!当然,在口语中,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可以省略主语和谓语。例如:Whatatallboyheis选多么高的一个男孩啊!Howtallthemanis选这个人多么高啊!Whatabeautifulgirlsheis选多么漂亮的女孩啊!Howinterestingthefilmis选多么有趣的电影啊!2.如何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句末语气助词"哈"的句子功能分布特征,它可以分布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末尾,但出现在感叹句句末的可能性较小。基于其自身特点,"哈"对陈述句、疑问句的选择也是有条件、不自由的,只能出现在接受对象已知的陈述句和疑惑程度较低的疑问句中。  相似文献   

14.
《五人墓碑记》一文的《思考和练习》三:本文比较多地运用了感叹句(包括反问句)。看看下列句子中,哪些是感叹句。哪些是疑问句。这类句子表达强烈的感情,常常比陈述句显得有力量,试加以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学习中,同学们常因不会将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而感到困惑,现就如何进行感叹句练习,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感叹句的练习大致有两种:1、陈述句变成感叹句2、选择感叹词完成感叹句.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鲁迅80年代的某一天,电视上正播出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我的一位同窗突然冒出一句:洋人的贵族也和中国的不同,你看:战争打起来了,俄罗斯的贵族子弟率先上战场出生入死;要是在中国,上战场的有几个“贵族”?我说:那是在保卫他们自家天下啊,该!同窗反问:那中国的贵族为什么不这样做呢?他问得也对,不能说中国就一定没有这样的贵族,但确实不多。其时,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正引起轰动,他大概想起了那个临战前设法把儿子调回后方…  相似文献   

17.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兼美的优秀影片,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初中语文课文第六册节选的是其结尾部分。这一部分,总括全篇,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深厚,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既是艺术的享受,又是感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18.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最早投给《解放军文艺》,之后辗转到了《十月》,为著名编辑张守仁一眼相中,刊发于1982年第一期。结果轰动一时,洛阳为之纸贵。中央及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刮起了一股“花环”旋风。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最终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曾经创下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之后被拍成电影,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  相似文献   

19.
翻一下初一上册英语教科书,未见正式感叹句出现,但用陈述句、祈使句及单词或词组表达惊奇、喜悦、愤怒等情绪的感叹句比比皆是。以下略举几例: 1.Look!That's an English car!(惊奇) 2.——Hello!Who am I?Do you know? ——Yes, you're David!(猜出了:喜悦)  相似文献   

20.
樊莉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5):61-63,72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指称用法有:表任指、指称未知或不确知、指称不能确指或无须确指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等。研究表明,"什么"在感叹句中表指称的用法在陈述句、祈使句中也很多见,因而不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独特用法。但有些句式却是感叹句专有的,比如"少跟我X"式、位于句首时的"什么+N"式和"什么+VP"式。出现在这些句式中的"什么"可以看作是感叹句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