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畜牧业产业化和食品贸易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肉、蛋、奶、水产及其制品)安全尤其引人瞩目,而兽药残留问题作为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开始成为消费者关心的焦点。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率的方式,做好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检测,把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关,就成为摆在动物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我们走近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了解他主持的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在兽药残留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及和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食品营养与安全所、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化学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及其发展状况,讨论了它在食品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如检测食品中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成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而磺胺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预防性和刺激动物生长的抗生素。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磺胺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于兽药的广泛使用,兽药残留在每个国家均存在,因此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残留原因、检测和分析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兽药的广泛使用,兽药残留在每个国家均存在,因此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残留原因、检测和分析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社会高度关切的重大问题。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名的"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检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解决了食品中主要有害物的未知新型衍生物的发掘检测等难题,并在我国多起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这位年仅45岁的科技领军人才主持了该项目的攻关。检验检测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经济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7.
应用SPSS判别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线城市980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偏好与安全食品判断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消费者的风险偏好与"安全食品"的判定之间存在很大偏差:50%以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偏好很低,认为安全食品绝对不能使用兽药、农药、转基因种子等投入品,但是,100%的消费者判定有机食品为安全食品,其中只有18.8%的消费者判定未认证却按有机标准生产的食品为安全食品,高达88.7%和97.6%的消费者判定使用兽药、农药、转基因种子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是安全食品。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在于:一是国家的食品认证体系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二是消费者并未了解五类食品的具体情况;三是相关部门和企业没有把安全食品的分类信息充分传递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抗生素类兽药是促进乳牛生长与防治疫病的主要药物,但滥用药物易导致生物体内抗生素残留含量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高效稳定的乳制品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检测、监测技术对确保乳制品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乳制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量。方法:调试超高效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在一级质谱条件下,取标准工作液使各种药品实现基线分离。优化质谱条件,通过27种抗生素标准品的母离子、子离子确定药品的质谱参数。基于质谱参数对采集的各类乳制品样品进行抗生素类兽药残留量检测。分别在3种乙腈与甲酸水定容处理比例(9:1、8:2及7:3)条件下测定样品中27种药品的检测限与定量限。结果:各种液态乳样品中含有多种兽药残留,各种奶粉样品中含有相对较少种类的兽药残留。乙腈与甲酸水定容处理的比例为7:3时,检测到的检测限数值最高,但整体检测限数值差异较低。结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能够实现抗生素类兽药残留量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民生问题。在众多食品安全隐患中,果蔬农药残留首当其冲。它的覆盖面广,食用后果严重。因此,创新出检测食品农药残留指标产品便尤为重要。在进入创新产品研究初期,关于相关背景、意义及市场现状的调研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针对农药残留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市场需求、项目背景、数据统计等相关指数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调查问卷、访问分析、行为跟踪等调研方法和手段,总结农药残留检测创新产品的实际市场需求和如何解决供需关系的方式方法。将得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的研究创新产品研制解决方案,为接下来的实际创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这句俗语,可见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食品的种类如此之多怎么才能知道哪种食品是安全的而哪种食品又是不合格的呢?这就需要食品检测技术来完成对食品的安全质量把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氯霉素的毒性及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氯霉素作为作用强、抗菌谱广的一种抗生素,曾经在临床治疗和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为人们重视.本文就氯霉素的化学结构、理化特性、构效关系、毒性作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残留,检测方法中的筛选法、定量测定法、确证法等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研安徽省皖南各区域的猪肉兽药残留情况。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对安徽省皖南地区18个县市区54个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162份鲜猪肉样本,进行了兽药残留的检测。结果:猪肉样本中所测的4种磺胺类、4种β-受体激动剂类、3种四环素类、3种硝基咪唑类、3种激素类药物以及氟苯尼考胺类药物残留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定值。结论:安徽省皖南地区生猪兽药残留控制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和调查研究工作,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安全,本文对微生物的检验传统和新技术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还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长期应用。但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为人们重视。因此,研究SAs的分析测定方法,对于畜产品的安检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磺胺类药物的理化性质、毒理作用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性质的科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地球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该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国内外教育者教学研究改革的主攻领域之一,而农药残留检测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的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这些技术的研究与改革是《分析化学》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超市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先。"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其重要标志就是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所谓食品,具体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食品安全,顾名思义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的危害。所谓不安全的食品则为"问题食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的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则成为人们生活中特别  相似文献   

17.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食品营养因子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为核心研究方向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王硕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入选首批"万人计划"。实验室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精准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品质控制技术、食品营养因子有效化机理研究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研究领域具备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完成和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开发了食品安全快速检  相似文献   

18.
杨梅 《考试周刊》2014,(22):196-196
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已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其中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因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相关领域已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探讨用电化学法降解或处理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食品检验检测是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进行系统的评价与检测,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产品贸易、市场监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技术鉴定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食品科技的进步,在缓解了人类社会食品匮乏问题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许多未知的、隐蔽的和长期的风险,例如转基因食品、各种添加剂等。面对这些问题,发端于环境法领域的预防原则(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开始被运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欧盟在此方面实施最为彻底。预防原则将食品安全认定为国家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可能有不确定的风险产生时,国家有绝对的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欧盟的实践表明,预防原则的确立有助于恢复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欧盟对于食品安全所主张的风险预防,以及基于此一原则所建立的相关食品安全制度,值得我国政府在未来食品安全立法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