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09,(13):81-81
48岁的于先生酷爱游泳,进入夏季,他一天就要去游两次。在一次游泳后,他的右耳出现堵塞感,随后耳朵开始嗡嗡作响。再后来,耳呜逐渐加重,并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相似文献   

2.
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长年吸烟的人,每到冬天总要犯咳嗽病,吐大量粘痰,而且越来越严重。他看过很多医生,但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后来,他经别人介绍来到一个特殊诊所,诊所里有一位专用耳针给人治病的医生。这位医生问过了病情,检查过身体之后,只见他拿起一只小盒子,上面连着两条电线,每根电线连着一个小棒。医生把一根小棒交给此人,让他捏在手心里;另一根小棒在病人的耳朵上面划来划去,只听见小盒子发出“嘟嘟”的响声。这声音时大时小,时快时慢。医生听到响亮而又急促的声音,就在小棒所指的那个点,画上一个记号。就这样,…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听诊器1918年,法国巴黎的市郊,有一群孩子正围着一堆木头玩耍,由一个人用铁钉在木头的一端敲打,其余的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木头上。这时,勒内·雷奈克大夫路过这里,在孩子的招呼下,也把耳朵贴在木头上,立刻有真切清脆的敲击声传入耳朵,耳朵一离开水头,声音立刻变得微弱、遥远了。于是,他做了一个木管子给病人听诊,后来又做成喇叭形的象牙管,上面安了两根柔软的管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口琴的诞生1821年,德国有个小女孩拿了木梳在家门口玩,无意中把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花木梳上,然后把它放在嘴唇上,竟然发出…  相似文献   

4.
48岁的于先生酷爱游泳,进入夏季,他一天就要去游两次。在一次游泳后,他的右耳出现堵塞感,随后耳朵开始嗡嗡作响。再后来,耳鸣逐渐加重,并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相似文献   

5.
爱听、爱看童话是幼儿天性使然,童话也确实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渗透进他们幼稚的心灵。童话创作多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幻想”为了实现“愿望”,常常驾着夸张、变形的“马车”奔跑在思维的羊肠小道上,于是“荒诞”产生了。“有一次我在上海看见一个中国人,他的耳朵长得非常大,大到可以当披风,下雨的时候,他就钻到耳朵底下去,又暖和、又舒服。当天气特别不好的时候,他就请他的朋友和熟人住在自己的耳朵里”。  相似文献   

6.
曾希平 《知识窗》2014,(22):16-16
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屡屡发生。如幼儿园女教师拎起幼儿的耳朵,双脚离地的幼儿惊恐地放声痛哭;给多嘴的幼儿嘴上贴上胶带;向做不出算术题的幼儿扇七十多个耳光……这样的画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震慑着我们的心魂。  相似文献   

7.
童言无忌     
正难得进步一天,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王英都回答得很正确。老师对此非常满意:"王英,你最近上补习班了吗?进步很大呀!""没有,只是我家的电视机这几个星期一直在维修。"王英说。换医生一个小男孩被妈妈带到医院看病,医生为了让小男孩不那么紧张,就指着他的耳朵逗他:"小朋友,这是你的鼻子吗?"小男孩看了看医生,转过头很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需要换一个医生。"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长沙的李女士总感觉双耳瘙痒难耐,甚至耳闷、耳朵堵得厉害。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时,医生发现李女士双耳外耳道壁及鼓膜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白苔,上面附着灰褐色的绒毛状物,被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这个疾病可以理解为,你的耳朵得了脚气。"医生向李女士解释。医生称,李女士经常去足浴中心采耳,这可能是感染脚气的最大诱因。正所谓"掏耳一时爽,后果不堪想"。  相似文献   

9.
把海螺壳贴在耳朵上,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10.
科苑集粹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与其耳朵大小有关。他们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那些右耳朵特别长的人将在精密科学(如数学和物理)方面取得成就,而左耳朵大的人将在人文科学方面有所作为。虽然两只耳朵大小相差只有2至3毫米,但它足以判断人大脑的哪个部位最发达。科学家认为如果人为地开发儿童的一些能力,那么他的其它能力就会降低,这有可能扼杀儿童的天赋。因此,科学家建议,在决定一个孩子去学某门知识之前,首先应该确定他是否具备学好该门知识的生理条件。如果一个少年的耳朵表明他将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话,那么,家长就不应该让他去学数学。(…  相似文献   

11.
<正>课文再现: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小虫子就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学习过《大象的耳朵》的同学一定会回答:“可以驱赶蚊虫!”没错,当蚊虫来袭时,大象的“扇风耳”就会立刻行动起来,把蚊虫都赶跑!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耳鼻喉学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警示,不要把棉签、发夹、铅笔、掰直的回形针等外物伸入耳朵,否则会给耳朵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照此结果,还怎么愉快地掏耳朵呢?有媒体援引印度富通医院医生米娜·尼哈拉尼的话报道,用棉签清理会让耳垢从原来的地方脱落,堆成一堆,更容易深入耳道,堵塞耳朵。而且,一不小心,棉签可能进入得太深,引起耳膜破  相似文献   

13.
一个盲人摸索着来到一所实验室,这里的医生曾答应免费为他治疗失明。自从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着能重见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钱都被另一个自称能治好他眼睛的骗子医生骗走了。  相似文献   

14.
陈超 《知识窗》2006,(11):13-13
每当看到关于假医生行骗的报道,他都显得很气愤,他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不能容忍别人拿生命当儿戏。他常在她的面前说:“行骗的人固然可恶,上当的人更加可气,明明一眼就可以看穿的把戏,却还有那么多的人纷纷情愿上当!”  相似文献   

15.
“校长,我们又得第一了!” 当来自昆明的捷报传到福州鼓山中心小学詹义山校长的耳朵里时,他正在部署学校机器人夏令营的工作,虽不能与前方的指导老师及小选手们相拥庆祝,但他仍能想象身在花海中的孩子们该是怎样的欢喜雀跃!  相似文献   

16.
听觉试验     
你将自己的一只耳朵用手指塞住,用另一只手指在被塞住耳朵的一方搓动,这时,你什么也听不到。因为短声障碍物形成无。手指搓动时的声波波长只兀厘米,它不能镜到未被绪住的馋让一个人堵住一只耳朵井将他的眼晴募  相似文献   

17.
在数九严寒的冬天降临后,为了抵御北风刀割似的吹袭,人们都会身穿厚棉袄、脚蹬大棉鞋、手戴皮手套。就是耐冻的耳朵,也套上了毛茸茸的耳套。那么,是谁发明了给耳朵带来温暖与保护的耳套呢?1873年地冻天寒的一天,北风呼啸,冰雪盖地。美国少年格林伍德被困在屋子里不能出去活动,心里十分烦躁。正在他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爸爸给他寄来了梦寐以求的圣诞礼物———一双十分漂亮的滑冰鞋。格林伍德兴奋地跳了起来,迅速穿戴整齐奔出屋去,快乐无比地在屋前结冰的小河上自由自在地滑起冰来。可是,由于河道里风大雪急、寒气袭人,格林…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位医生,作为医生,他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解除病痛;他是一位学者,作为我国介入性心脏病学和心电生理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开拓创新、严谨求实;他是一位管理者,作为医院院长,他抓建设殚精竭虑,谋发展鞠躬尽瘁;不仅仅如此。还有学生、还有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吸食麻醉品成瘾的人瘫倒在大街上,并被匆忙送往附近的急诊室。他已处于肺炎的末期。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处治医生怀疑为艾滋病但并未对吸毒者的血液进行HIV病毒检验。医生并不设法救活这个病人,使他在花费不能保险的几千美元代价的条件下,借助强化治疗得以苟延残喘几个星期,而是让他死去,并将死亡原因记录为肺炎。  相似文献   

20.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原名叫聂守信,由于他不但天生听力好,而且还有个绝活,两只耳朵可以分别一前一后地动,所以就被称为耳朵先生。在创作上,聂耳非常注重生活体验,《卖报歌》就证明了这一点。1933年的一天,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因为吕班路有位卖报的小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