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冰心在现代文学艺术殿堂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她的散文开创了中国散文的一代新风。相对于学术界对冰心早期创作和晚年创作研究的系统性和成熟性而言,冰心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却少有人研究,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一时期虽然是冰心创作的低潮期,但其作品却存在着独特的文学和精神价值。从时代背景与冰心个人经历这两个方面,解读冰心在重庆时期的散文创作及其在艺术风格上的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冰心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西风》秉承了她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余绪,触及了对女性性别而言的重大问题,成为中国现当代女性叙事文学中"现代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的两难"这一母题书写的重要一环。《西风》中暗示的女性依然需要家庭的主旨在此类书中是最富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与冰心一以贯之的"爱的哲学"的精神旨归也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鲁普文 《职大学报》2013,(6):35-39,111
文革至上世纪90年代,冰心在家信里密集谈及她第三代孩子们。本文通过对这些信的梳理,试图展示冰心晚年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她和第三代的关系;这些信也反映了冰心一直以来对家庭第三代教育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何捷 《阅读》2024,(26):12-17
<正>重庆是有名的山城、雾都,是“红色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名家的传奇故事——在天官府8号小楼上,郭沫若开始了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在北碚,老舍开始了《四世同堂》的创作;陶行知在这里创办了“育才学校”……抗战时期,作家冰心曾居住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潜庐”。冰心一生为儿童写了很多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她的文字中充满着对大自然和童年的歌颂。  相似文献   

5.
向雯 《职大学报》2006,(3):34-37
冰心是中国第一代新文学女性作家的领衔人物,她的创作体现了她对于性别问题独到的思考。本文考察了从冰心初登文坛到现今学术界对她创作中性别意识的认识和评论,在此基础上,从冰心以立代破的叙事策略、母亲本位的女性性别定位、不断深入的性别思考三方面论述了冰心性别思想,指出其价值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冰心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 ,内容广泛涉及家庭和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军阀混战问题 ,等等。这些小说的一个共同倾向 ,就是通过对社会、家庭、婚姻、恋爱、人生等问题的描写 ,从不同的侧面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反映人们对社会、人生、家庭、婚姻等问题的思考 ,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风云变幻和时代精神 ,尤其是突出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的青年的种种苦闷、烦恼与感伤。本文试图对冰心早期“问题小说”中的这种感伤情调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7.
外国短篇小说的翻译是胡适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却鲜为人们注意,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探究。 胡适的外国短篇小说翻译可以一九一九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即一九一九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短篇小说第一集》,晚期即一九三三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的《短篇小说第二集》。两个时期的翻译,虽然晚期比早期“谨严”①,但不管是就对新文学发展的作用及意义,还是就在民众中的传播和影响来说,都  相似文献   

8.
王雁 《职大学报》2013,(6):48-50
冰心作品的爱的哲学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母亲之爱三部曲构成,本文主要论述了冰心作品中体现的自然之爱。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爱祖国的大海、山川、花鸟、树木。冰心用她对大自然的超强感受力,用清新优雅、轻灵秀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冰心对大自然的独特描写,成为她作品中闪耀着异彩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读了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儿童就是天使。文章开始,作者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一下子就被吸引。因为在冰心奶奶的眼里,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五四时期的著名的小说作者,正是五四运动的狂潮巨浪,把她卷入了文学创作的洪流,使她犹如一颗明耀的新星,彪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史册:作为一位文学界的新秀,冰心是以她的“问题小说”而蜚声文坛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佳作,标志着冰心早期的创作成就,反映出她对于家庭、人生、社会问题的独到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她对封建势力和旧礼教的揭露与抗议,对热血爱国青年的赞颂,对受压迫的弱小者的同情.可惜,由于她的软弱的资产阶级立场,博爱的人道主义的心肠,又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武装,影响到这些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这些作品流露出过多的小资产阶级的脉脉温情,缺乏火热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面对着“风雨如磐黯故园”的险恶形势,她发出了哀惋深沉无可奈何的叹息.针对着茫茫大千世界的无穷苦恼和复杂纷繁的社会人生问题,冰心也在苦苦地思索探求,想寻求一付祛除人生苦恼、解决  相似文献   

11.
身处资本主义工业剧变时期的霍桑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性和自然的关系,写下了为数不少的涉及科技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悲剧性结局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他的科技观,并对当代的生态危机和自然保护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2.
冰心的创作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要算她的散文和诗歌,而母爱是散文和诗歌中分量最重的主题。冰心本人也是描绘母爱最详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高静 《职大学报》2012,(6):23-26
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作家,冰心既是一个优雅幸福的知识女性,又是一个有着不屈批判精神的社会女性,还是一个铸造了"爱的哲学"的爱心女士。通过女性视角解读冰心,读者将会发现一个兼具亲和力和批判性的大写女性。  相似文献   

14.
冰心的散文和她的为人一样,在文学的消费市场上有着很好的人缘.表面上看这和大众媒体的传播有关,但进一步追问,我们则会发现冰心散文极得人缘的原因,与她对二十世纪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和读者的深思熟虑紧密相关.冰心散文的优点由此而来,不足也与此不无干系,优雅中的一份媚俗,这是值得让人感慨的事.  相似文献   

15.
老舍的短篇小说创作延续了传统小说的市井特色。在其短篇小说里,老舍塑造了职业特色各异的市井小民形象,并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观照;在日常化的书写策略下采取底层视角,对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进行审视,并使用说书人的叙事笔法对这些市井小民的世俗情趣进行展示和书写,体现着老舍短篇小说独特的美学价值。对老舍短篇小说强烈的故事性和传奇色彩的探究,也为研究老舍短篇小说的市井特色寻找到了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16.
指出巴金短篇小说的艺术美,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诗的意境和情趣美,清新流畅的语言美及和谐统一的节奏美。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激烈的嬗变,促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五四”著名女作家冰心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格局,不是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而是以“人物心理”或“背景氛围”为结构中心,组成叙事文本的生命整体,使小说结构有着内蕴的能量或动力,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同时也指出其矫枉过正之处。  相似文献   

18.
就小说《创造》茅盾曾作过这样的评说:“《创造》是继《幻灭》、《动摇》、《追求》以后我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在题材和风格上既和《幻灭》等不同,也和我以后所写的短篇小说不同。至于思想上,已经不象《幻灭》等三篇那样消沉悲观了。”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一直是女性作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进行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核心词汇。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从她的杰作《关于女人》中,我们能够发现冰心创作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这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冰心祖母去世了,但她那盏小桔灯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小时候,我常听母亲讲述一位伟大女作家——冰心和她的作品。上学后,我就特别喜欢读她写的书,像《致小读者》、《樱花赋》,特别是她的《小桔灯》给我留下永远的记忆。自从读了她的作品后,我心里就萌发了想亲眼见见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