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一个最有力的措施就是自我反思。校长更应做教师的表率,学会定期自我反思,特别是要做好对自诊问题的及时自我检讨。但这又恰好是现实中很多校长未能做到的,他们不但不善于自我反思,而且不乐于自我检讨。也正由于校长做人与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最有力的措施就是自我反思.校长更应做教师的表率,学会定期自我反思,特别是要做好对自诊问题的及时自我检讨.但这又恰好是现实中很多校长未能做到的,他们不但不善于自我反思,而且不乐于自我检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校之长,不仅要学会经营学校,更要时时处处学会自我反省,因为反省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只有经常进行反省和自我检讨,才能让自己在不断反省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才能让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才能让自己、教师和学生共同品尝到成长的快乐。所以,校长在平时可以围绕着“快乐”进行叩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自我检讨:  相似文献   

4.
刘谨 《河北教育》2007,(2):27-27
在学校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中,由于双方看问题的关注点不同,经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而一旦隔阂加剧,教师往往会不支持校长的工作,校长的执行力就会大大降低.此时校长如果一意孤行,实施"打压",只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而如果软弱妥协,没有原则,则校长也不再会"校长"了.我的体会是在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和教师进行沟通,学会折中,致力于双赢,校长就会取得教师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反思型教师是对经验型教师的超越,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自我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阅读相关的理论文献、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对话和有效利用blog与电子档案袋是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教后反思"作为中小学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一项内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广泛采纳,在一些学校里,"教后反思"已经被纳入对教师考核的一项指标。顾名思义,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当天或近一时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接收状况的自我检讨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反省",总结成功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虽说做校长难,对其不应求全责备,但一位好校长必定是一位善于自我检讨的校长。笔者认为,校长的自我检讨有三“问”。  相似文献   

8.
在我就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课题做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我反思是最重要的途径。但认可与实践是有一段距离的,现实中多数教师在自我反思上仅处于蜻蜓点水阶段,不知道或不愿意深入去做,没能发挥自我反思应有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反思的深度和宽度加深认识,以期对专业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
教师反思的思想源头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反思在中外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不同学者所应用的反思概念可能不同,实践者所质疑与欢迎的教师反思也可能迥异。文章通过梳理教师反思的不同思想源头,发现这种多样性既塑造了教师反思的丰富类型,也决定了每一种教师反思都有其片面性。也就是说,每一种类型的教师反思都可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师反思并不一定都会带来满意的结果。可以说,教师反思思想源头的多样性、类型的丰富性和存在的局限是相互关联的。这提醒我们在探讨教师反思的问题时,应带有类别意识,并更为清醒地意识到潜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因,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强调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进行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有利于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和自我积累提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反思性教学成为热门课题的今天,当校长们向老师们谈论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如何去实践反思性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同时,校长更应该首先是一位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校长。  相似文献   

12.
曹娟 《考试周刊》2012,(83):170-172
教学反思日渐成为教师反思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法追踪一位新手英语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生活的12周内关注点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新手教师教学反思的重点从关注自我到关注学生及学生学习转变,这与Fuller关于新手在职教师在教学中关注重心会由自我转向学生这一理论相符合;还发现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新手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相似文献   

13.
钟丽 《河北教育》2011,(5):25-25
端正自我树正气 “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这一点往往被很多校长忽略。教师时时刻刻都会注意校长的一言一行,校长只有自己做好榜样,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才能够底气十足。因此,校长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克服缺点,加强品德修养,做到律己服人,身正带人。  相似文献   

14.
反思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现代教师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素质。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对教师来说,多一份反思,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一个缺乏反思的教师,很容易按部就班的工作,以致对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熟视无睹,不可能有大的长进。那么,怎样让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华  张志琴 《宁夏教育》2002,(11):11-12
一、让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要求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具有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要求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强调教师通过反思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在推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中,除制定“业务学习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学习制度外,校长还应参与到校本教研的活动中,其中,校长在教师的反思录中题写寄语,是引导教师撰写反思的好方式,也是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成长的原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一切教育改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发展最终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校长,应树立起教师发展和发展教师的理念,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提供研修载体,引导教师有效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校本研修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不断的自我反思会促使教师不断地产生困惑,发现问题,从而促使自己不断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积累的常规教学经验已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必然的优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具备一桶常鲜常活的自来水”。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校长要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学会思考、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这一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