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的儒家很看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尤其注重“修身”。他们认为,“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要治好家庭,先要治好自身,要治好国家,先要治好家庭.要使天下太平,先要治好国家。细察这一链条,我们不难看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首先要“修身”。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而“修身”则是人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2.
浅论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财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壮大、繁荣兴旺的基本经验。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就著称于世。“俭以养德”、“成由节俭败由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要求广大干部和群  相似文献   

3.
杨慎家族之所以能够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少有的名门望族,与其家族优良的家风文化密不可分。秉承着熊夫人的“四重”家训,杨慎家族家教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始终把“修身齐家”放在“第一事”的位置上。在修身方面,把“正、直、忠、厚”作为立身根本;在齐家方面,提倡勤俭节约,形成了“尚勤”“尚俭”的家风。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教育在外为官的子弟要“清素”,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上要“事事有所持诤”,形成了清正廉洁、报国恤民的家风。杨慎家族家风中包含的这些优秀精神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为培育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养气修身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治“六气”,涵养“六气”。  相似文献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题记  相似文献   

6.
“政者,正也.”“正”同不偏不倚、纯正无杂有关.所以“正”对一个政者是十分重要的.“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国者公正无私,方能“一言而万民齐”.治国经邦,必定要修身正己,修身能齐家也才能治国,以达到“平天下”之目的.历来有识之士对当国者的个人修养要求甚高,认为这是君主施德政之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读古书,发现许多古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如磐石的信仰。如《礼记·大学》中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5,(5):34-40
关怀伦理以知识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以关切为核心,以责任为准绳,体现为一种广泛的"爱"。这种"爱"关照个体、家庭、国家,表现为修身之德、齐家之德和治国之德,而"修身、齐家、治国"正是儒家德性伦理的内核。离开了关怀伦理,难以养成伦理的德性,"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德性伦理的关怀路径,"平天下"是儒家德性伦理的政治理想和终极德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是儒家德性伦理的有效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素来是儒家哲学人生目的。宋代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著作《太极图说》、《通书》,对“诚”意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对于任何人,品德是最为重要的。人要有德,必须自我修养,所以古人重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以修身为首,做到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墨子说:“不能洽身,焉能治国?”即使不负有治国平天下的重任的一般人也要修身崇德,“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后汉书·张衡传》)那么,如何来修养自身的道德呢?古人讲究一个“慎”字:慎言、慎行、慎始、慎终……其中古人阐发得最为精到的有“三慎”:慎独、慎微和慎其所处者。慎者,谨慎重视的意思。此三者,是古人从三个方面总结  相似文献   

11.
古代经典中的家政思想与社会政治思想密不可分。《论语》、《孟子》在论述修身治国之道的同时 ,对“齐家”亦予重视。“齐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孝顺父母、夫妇关系、子女教育、物质生活和理想家庭模式等方面。这些对后世起到先导的根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要先做人,做人要先修身。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修身养气呢?笔者认为,应该去“六气”,养“六气”。 一、去邪气,养正气 当前,一些校长邪气太重。有些校长俨然是一所学校的“霸主”,话如“圣旨”,说一不二,不可更改,做出的事情不容置疑,错误地把自己凌驾于广大师生之上;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进入工业大生产之前,恐怕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一如既往地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将自身的修养同家庭的和睦、国家的安定联系起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修身始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一、修身修心 孟子把“修其身”看作是治天下的开始,在孟子看来,要解决任何问题,都从事物的内部寻求原因,内部原因解决了,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孟子所谓“修身”主要是指道德主体的修为,是提高和完善自我价值的一种个体的主观能动行为,这一行为包括修心、修行两个方面。先有“心”之所思,而后有具体之行为,故修身之要重在“修心”,修身又是齐家、治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传家宝。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历代先人就把艰苦奋斗作为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操守。“精卫  相似文献   

16.
涉世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7.
说“安”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卧龙”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着力点,论述了儒家伦理道德在当今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芳吉以其丰富的创作实绩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纠偏,探讨所谓的真正理想的“新诗”。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吴芳吉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但是,他是从诗人创作的客观规律论说之,并且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达到“大同世界”的理想,去匡正“无政府主义”的空想。  相似文献   

20.
家教寄语     
家教的重心不在耳提面命,而在于身教胜于言教。如果父母为人诚实,儿女自然也就实实在在;如果父母好学,儿女自然也就手不释卷;如果父母乐于助人,儿女自然也就愿意在同学之间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孩子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了。祝愿每一位家长都从修身做起,从提高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