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中出现学生不在状态的想象很正常。要使学生恢复课堂应有的状态,关键在于针对性的激活。思品课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要制造矛盾,提高学生的思维对抗;三要提供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2.
赵军伟 《考试周刊》2013,(44):127-127
在粤教版思品课教材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要巧用说文解字教学法,讲清基本概念,明确关键词语;细化综合问题,巧妙引用知识;实施正反例证,回归综合理论,从而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之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具有本身的系统性、内容的相关性和单元的完整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各地和学生实际的不同,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4.
元人乔梦符在讨论如何写文章时曾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笔者认为一堂好课就如同一篇好文章,课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应该具有艺术性。而多媒体则给这个目标的实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思品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下面笔者以苏人版八上《孝敬父母》一课的教学为例,就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来谈一谈多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给品德教育带来了生机——既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又增长见识。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弟子规》为载体,将它与品德课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本人实践中的点滴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呢?我个人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呢?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提高课题主题设问艺术为基点,对如何以新课本为背景凸显中学生在思品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自学能力和参与能力进行了探讨,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为例,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李振兴 《考试周刊》2013,(72):120-120
<正>2011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价值目标理所当然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核心目标,是灵魂,而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是次要目标,是服务于价值目标,三者有机统一于总目标。一、价值目标与能力知识目标的对立。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价值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的对立(背离)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教学目标不分主次,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依据。本文中笔者从精心预设、放手探究、多元评价、捕捉差异、加强引领等五方面探求课堂的有效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0.
借助课前充分的情感理解、课中适切的情感表达等渠道,构建思品课堂的情感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自己、辨别他人感受的水平,提升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和践行能力,既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也是融洽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智慧共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陈炳强 《考试周刊》2012,(60):118-118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对思想品德课来讲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以下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创设文本情境——将教学手段有机整合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它在强化视听感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等方面能发挥出色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单一沉闷的气氛,尤其是它能综合影视、网络、音乐、动画等多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能力作为一种个体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中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思维能力是当前非常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学生机械地接受,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这样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运用知识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统课堂,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卢芳 《考试周刊》2016,(10):111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知识来自过往的总结,往往流于抽象,缺乏生动,如果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无所收获。怎样改变这一点呢?作者认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学资源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应该不断反思,寻找整合点,让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有趣的学科,一门生动的学科,一门能给学生带来收获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思品课堂是开展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课程沉闷、学生听课积极性和效率不高是我国初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来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初中思品课  相似文献   

17.
张永涛 《新疆教育》2012,(13):178-17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是说“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新课改倡导的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形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经过近两年对中学思品课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对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做学习的主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价值观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逐步降低、消除学生的心理阻抗、自然温润的过程,是兼具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过程。在倡导价值观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创设丰富适宜的活动情境,融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认同,进而接纳并践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思品课教学是我国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高质量的思品课教学,不仅利于提升当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关系到地区民族团结与国家安定。基于此,本文采用个案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苗族地区市区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思品课教学存在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硬件设备与师资配备及民族教材开发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应从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改善硬件和软件配备、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等方面改善思品课的教学现状,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东军 《考试周刊》2013,(26):136-137
<正>导入,是在一项教学活动或教学内容开展之前,教师运用某种创意激趣的教学行为方式。其作用是使学生集中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沟通师生情感、联系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