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是人们了解事物化学性质、利用事物化学性质、改造事物化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必须具有认识事物化学性质的素养。而这些素养不是学生与生俱来就拥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识素养。一、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一种物质与看一种物质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来说,人们看事物,就是仅仅从外观上去看一种物质,这只是观察事物的一个方面,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不能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主动去认识事物的知觉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 ,观察的对象往往是图形、文字符号表达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俗话说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 ,其目的是要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有序、细致、深入、全面地进行观察 ,捕捉各种有效的信息 ,以发现解题思路 .1 层次分明 ,有序观察为了全面掌握对象的有效信息 ,防止重要信息的遗漏 ,必须分层次有条理的进行观察 ,可以从事物的局部再到整体 ,或从事物的整体再到局部进行观察 ,也可变换观察的角度 ,按事物的结构特征逐一进行观察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出…  相似文献   

3.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人对现实认识的一种主动方式。是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观察时要做到全面细致。在观察过程中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同时在观察中需要有想象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引导观察培养分类思维 分类与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要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  相似文献   

5.
林芬 《天津教育》2023,(18):123-12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量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以量化的方式去理解、去认识、去解决问题,这是抽象思维、运用思维的经验基础。量感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和能力。量感培养在数学课程教育中至关重要,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帮助学生从更高层次角度认识事物,使其获得对数概念的整体把握,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从观察、质疑、想象、思维四个方面进行。一、观察是创新的基点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 ,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敏锐地、精细地观察是发明创新的基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科学态度。其次要培养兴趣 ,因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如“从上到下 ,由远及近 ,由表及里”等。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或顺序去观察二、质疑是创新的源头学起于思 …  相似文献   

7.
观察能丰富知识、积累素材,是写话的基础。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观察,是丰富写话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写话的关键。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是“观察,观察,再观察。”把观察时刻牢记心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从一年级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但目前教师对低年级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通过多抄多写,字词教学扎扎实实,而轻视学生的观察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看图说话中出现没头没尾的现象,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按顺序有重点地去讲述,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无助于今后写话能力的提高。因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凭着已有的经验和解题模式,一遇到新问题就束手无策,思维缺乏有序性。因此,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下面谈几点做法。观察的有序。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与观察是直接相关的,观察事物有序了,认识事物的思考也就有序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将观察的信息准确地输入大脑,促进思维活动的开展。有序观察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训练:①从整体到部分,…  相似文献   

9.
求异思维,就是打破旧框框,解放思想,力图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反映一个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所以心理学家又称它为创造思维。要发展学生智力,把它们造就成为思路开阔,妙思泉涌的创造型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88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一、加强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同中求异 运用比较法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相似的事物中去寻求其细微的差别,在相异的事物中寻求其共同点。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10.
每次将学生的作文本收上来,总是发觉学生习作立意肤浅、构思俗气,因而感叹:学生太不用心去体验生活了,一篇文章干巴巴的,没什么内容,毫无生气。作文其实并非简单的遣词造句,而应是人的灵魂奔放,灵感的爆发,灵悟的张扬,灵思的喷涌。而要达到这一些,就必须去体验生活,感受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感受"这世上的一切",用理性思维来考察它们、认识它们尤为重要。何谓"感受"?《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由此可见,对事物要有"感受"就应当去观察外界事物,接触外界事物,认识外界事物。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无物,主要原因便是对于外界事物的观察太少,感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语文,必须同认识事物相联系。必须坚持从整体出发把握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这一整体化原则,去研究文章及其所反映的客观对象,透过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去探究、发现、认识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由若干部分相互影响、互为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指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这种关系。发现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前提,是创造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逐步累加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孤立的、片面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使原有认识从量到质的飞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全面系统的认识。这即是所谓整体思维,就是在考虑问题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堂中的问题情景,就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通过努力去克服、寻找达到目标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它是指同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探求不同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在实施政治问题教学模式时,通过挖掘教学素材中有创造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求多种解答的途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学生思维的表现往往较为肤浅,缺乏深度,对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内容不求甚解,轻易放过,其实并未真正领悟其真谛.为此教师应该提出恰当的问题,步步设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历史教学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发展学生的思维。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主要表现在不拘泥于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问题,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把个别历史事件放在与其他诸多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或横向联系中去,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各种不同联系上分析思考。既要看到个体,又要看到整体;既要认识特殊性,又要把握普遍性;既要注意横向联系,又要注意纵向发展,使其高屋建瓴地揭示历…  相似文献   

15.
逆向思维是不同于通常人们的思维习惯,利用事物间的相对性、对立统一原则,从事物的反方面去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都包含正反两个方面,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其实是与这两个方面打交道,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习惯于从正面去考虑问题,因而阻塞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的多样性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能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高思考的深度,使学生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联系出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训练发散思维还能启迪学生悟性,使学生深入研究,洞察事物,力求认识事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及未来。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备三个特征:一流畅,二变通,三独特。它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立体思维、旁通思维及求异思维。笔者试从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及其思维表现方式出发,谈谈如何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常新。  相似文献   

17.
刘成仙 《成才之路》2009,(18):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1)联想是一种扩展性思维活动。是由眼前的事物而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联想,提出发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灵 《地理教育》2003,(5):52-52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知识的容量越来越大,认知的程度逐渐加深,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以前那种片面的、静止的认知方式,采用一种多角度、变化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事物。视角转换方式就是这种思维方式。下面浅谈视角转换思维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一、不同空间的视角转换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总是位于或发生于一定的地域空间。由于地域空间的差异以及人类观察事物的空间视角不同,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想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必须要进行空间视角的转换。同一事物位于不同的地域空间会有不…  相似文献   

19.
在与作文贴近的思维方式中,发散思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发散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如果在写作中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就可能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新的特征、新的性质和新的功能,必将为作文开拓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直觉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名著《教育过程》一书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整体的、紧缩的、简捷的、跳跃式的思维。它要求思维者对事物直接感知,在瞬间迅速接触问题的实质,直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必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看整体例如,在计算(9(5/13)×27.3-9(5/13)×24.6)÷0.057×0÷3.8这道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先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