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u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 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 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羽毛为底物发酵产角蛋白酶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成岗  郑晓冬 《科技通报》2009,25(4):451-455
以角蛋白酶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以羽毛为底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KD-N2生产角蛋白酶的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含量为0.5 g/L,MgSO4含量为0.2 g/L,KH2PO4/K2HPO4含量为0.35/0.7 g/L时有利于角蛋白酶的产生,验证试验证明发酵24 h时角蛋白酶活性为(66.5±2.04)U/mL:各组发酵液pH值均呈上升趋势,发酵残留物重量也随发酵培养基组成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表明以羽毛为底物发酵产角蛋白酶为一复杂过程.以天青角蛋白和酪蛋白为底物对酶活测定的结果表明了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红脸颊”草莓为试材,对草莓匍匐茎茎尖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适合“红脸颊”草莓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05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BA1.0mg/L IB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 白砂糖15g/L。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带节茎段适合作为乌奴龙胆组培实验中的外植体,叶片块不适合作为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6min,平均未污染率为66.67%±3.33%,平均成活率为63.33%±3.33%;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P7处理组(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2.0mg/L 6-BA+1.0mg/L IAA pH5.6),平均芽增殖倍数为2.47±0.12,平均芽长度为17.07±1.56mm,平均未玻璃化率为80.00±5.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T5处理组(1/2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0.3mg/L NAA+0.3mg/L IBA pH5.6),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3.63±0.09条,平均根长度为39.03±0.30mm,平均根健康率为85...  相似文献   

5.
以碗莲的茎尖为实验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离体碗莲茎尖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茎尖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5mg/L+GA31.0mg/L+3%蔗糖;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5mg/L+3%蔗糖;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mg/L。光照14h/d.总结了碗莲茎尖组织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某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FUS50全自动控制发酵罐,以L-赖氨酸高产菌As1.563为试验菌株,针对豆粕水解液和生物素进行优化培养基试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豆粕水解液和生物素的最适用量分别为0.8%和45μg/L时,发酵培养72小时左右,L-赖氨酸积累可达145g/L.  相似文献   

7.
1993年,Strobel等从短叶红豆杉树中分离出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使得利用微生物无限生产紫杉醇成为可能;同年,周东坡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也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到4株紫杉醇产生菌,并经过遗传选育获得产量高达448.52μg/L的高产工程菌株,但要满足大规模生产,尚需进一步提高产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加入,制霉菌素,抑制菌落生长,从而筛选出高产紫杉醇的抗药性菌株。充分发挥菌株的遗传潜力,大幅度提高菌株的紫杉醇产量,为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紫杉醇药源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甜高粱M-81E品种离休再生体系进行优化,以种子发芽后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种子灭菌、愈伤组织诱导和芽根分化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种子用75%的乙醇灭菌2min,然后用0.1%的升汞灭菌15min 的灭菌效果较好;MS+4.0mg/L 2,4-D+0.1mg/L KT+1.38g/L脯氨酸+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MS+0.5mg/L 6-BA+1.0mg/L I-AA+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 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芽分化;1/2MS+3mg/L IBA+500mg/L水解酪蛋白+15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生根。  相似文献   

9.
正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再造烟叶中柠檬黄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C18(5μm,4.6 mm×150 m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及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波长为426 nm,外标法定量,在0.5~200μg/m L范围内,柠檬黄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8,检出限为0.086μg/m L,定量限为0.26μg/m L,在1、50、200μg/m L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6.7%~99.2%,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小于5%。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精密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杨静  陈娜  崔晓雪 《科技风》2023,(1):154-156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手段,通过改变接种量、光照条件和pH等物理因子,研究其对黄芩细胞生长和黄芩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1.0mg/L6-BA、2.0mg/LNAA和3%蔗糖,选取2.5%的接种量,pH值6.0,并在25℃条件下进行部分光照培养,最有利于黄芩苷的积累,黄芩苷含量最高可达59.76μg/g。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紫杉醇高产菌发酵产物的分离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分离物中紫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水-乙腈(30:40:30),检测波长为22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紫杉醇在5~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摸索了鼠李糖乳杆菌液态发酵促生长因子的种类和加入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为实验发酵菌株,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发酵液的活菌数为考察指标,根据促生长因子的不同种类选择高温高压灭菌或直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灭菌方式,逐一添加备选促生长因子。最终筛选出适宜鼠李糖乳杆菌生长的促生长因子并对MRS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核黄素、玉米浆)对粘红酵母2.102的生物量以及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碳源、氮源、pH值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30g/L麦芽糖,10g/L酵母膏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pH值6.0,添加0.03‰的核黄素和0.6%的玉米浆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在上述条件下,28℃振荡培养72h,类胡萝卜素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0.21mg/L。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茯苓发酵罐补料液体发酵进行研究。在最佳发酵工艺下,菌丝体产量达12.35g/L,胞外多糖产量达5.46g/L,发酵时间为一百二十小时。  相似文献   

15.
以百香果种子为外植体,先经75%酒精消毒30s,后用无菌水清洗,再采用0.1%Hg Cl2以不同灭菌时间(6min、8min、10min)进行灭菌,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培养。将萌发出来的无菌植株按叶、茎、根材料,分别接到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同时对百香果无菌芽进行诱导丛生芽和生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1%Hg Cl2处理外植体8min,百香果种子的污染率较低并且萌发率较高;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2-4D 2 mg/L+GA3 0.2 mg/L+蔗糖20g/L+琼脂5.3g/L,p H6.8;最佳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2mg/L+蔗糖20g/L+200g/L土豆泥+琼脂粉5.3g/L,p H6.8;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为MS+IBA2mg/L+NAA 0.2mg/L+活性炭2g/L+蔗糖20g/L+琼脂粉4.5g/L,p H6.8。  相似文献   

16.
刘克斌  李曙轩 《科技通报》1990,6(5):271-275
以茄子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筛选抗盐突变体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NAA0.8-1.6mg/L+BA0.225 mg/L的培养基上形成了愈伤组织;在添加NAA8.0mg/L的培养基上形成了胚状体;在添加NAA0、0.8 mg/L、NAA1.0mg/L+BA1.0mg/L和BA0.225 mg/L的培养基础上均分化了不定芽。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和不同浓度的NaC1处理茄子愈伤组织后,从5kR γ射线照射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了一个抗1.0%NaC1的愈伤组织系,且至今已在含1.0%NaC1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了14个月,在含1.0%NaC1的培养基上直接培养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分别获得1个和3个无根试管苗,其中3个无根苗在添加1.0%NaC1的培养基上已正常生长了5个月。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脯氨酸含量增加,经NaC1处理后,培养体脯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同时Na~+、C1~-含量增加而K~+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姜黄的根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外植体的构建、芽的增殖、及生根培养等几个关键步骤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姜黄根茎接种在MS+6-BA 2.0mg/L培养基上,30天后长出幼苗;芽苗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培养30天的平均增殖系数达4.22,芽苗粗壮;适宜进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MS+NAA 1.0mg/L,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量多且长势好.  相似文献   

18.
以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百合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NIS BA1.0mg/L NAA0.2mg/L对百合快速繁殖效果最好,而生根培养则以1/2MS IBA0.3mg/L为佳.  相似文献   

19.
路易斯安娜鸢尾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为四季常绿水生鸢尾。其花色丰富,株型挺拔美观;同时又耐湿抗旱,冬季又能保持叶色翠绿,并可净化水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及湿地绿化的一种极好的花卉品种。本文主要取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茎尖组织为外植体,诱导生成丛生芽,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基本培养基上,并对生根及移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为Ms+1.5mg/L 6-BA+0.2 mg/L NAA+30g/蔗糖+7g/L琼脂的不定芽诱导倍数为最高(12.96);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0.3g/L AC+30g/L蔗糖+7g/L琼脂时根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90%以上);试管苗不经炼苗直接出瓶,移栽最佳基质为泥炭,成活率达95%以上,且生长健壮,栽种一年后即可开花。  相似文献   

20.
磷是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的重要营养来源,对抗生素菌体生长和抗生素的合成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四环类抗生素发酵中,发酵液中磷浓度作为抗生素开始产生的限制性因素,对抗生素的起始合成量和最终的产生量有重大的关系。同时,相同磷浓度的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种类的磷源构成对抗生素的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发酵培养基中磷的来源可以分为有机磷源和无机磷源,有机磷源主要是黄豆饼粉、玉米浆等,无机磷源主要是磷酸盐的化合物,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本文讨论在发酵培养基中磷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两类不同的磷源对抗生素产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两者进行合理配比解决一些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