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克反省说的真谛张文玺,王新生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杰出代表,西方近代经验论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培根、霍布斯和英国其他经验论者的传统思想,又总结,吸取了当时的科学成果,经抽象概括,提出了著名的“反省”说,“反省”...  相似文献   

2.
“观念”是洛克认识论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他看来,人类的知识大厦是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整个观念的基石又是“简单观念”。洛克认为人心可以通过感觉或反省获得简单观念,人心加工简单观念就可以形成复杂观念,继而人心整合观念可形成知识。整个思路看起来是一个首尾一贯的完整大厦,但是这个大厦的基石却是可疑的——简单观念其实从来都不简单。一个看似毫无疑问的“简单观念”其实正是洛克哲学的“阿基里斯之踵”。  相似文献   

3.
一、对“反思”概念的考察 “反思”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使“反思”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哲学概念的是洛克的经验论哲学。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他认为“反思”是人们自觉地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一、对“反思”概念的考察 “反思”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使“反思”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哲学概念的是洛克的经验论哲学。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他认为“反思”是人们自觉地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道德原则真实性问题上,洛克一方面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反对天赋德性观,认为一切道德理念都来自感觉和反省,道德原则并非是不证自明的、永恒的和"普遍同意"的普世原则.另一方面,洛克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唯理论学派将演绎和推理作为评价知识真实性唯一标准的过程中,克服了机械经验论的局限性,认为道德原则虽然来自感觉和反省,但它同样具有真实性.其真实性是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过人们推论、考察和运用后才能得以发现.洛克关于道德原则真实性问题的辨析,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科学论证了道德原则的来源,他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在评定伦理学学科是否具有科学性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洛克从两个方面论述其思想,一是认为一切知识都导源于后天经验,即上部感觉经验和内部反省经验。二是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其名义本质,不能认识其实在本质,因此他认定物质实体不可知。但同时却又肯定它的存在。贝克莱则通过对洛克物质实体的批判和对精神实体的肯定,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对一切外在事物的认识都与主体的感知性有关。他否定了不可被感知的物质实体,却又肯定同样不能获得确实保证的形而上学精神实体的存在。休谟贯彻经验论原则,把认识论问题转向人自身,通过对形而上学实体的怀疑和对因果推理的诘难,走向了怀疑论。  相似文献   

7.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奠基人。在哲学认识论上,他坚决反对惟理论的"天赋观念"说,提出双重经验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知识来源于后天的经验,它包括感觉和反省两个方面。建立在经验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德智体相结合的教育内容观、实科教育论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会实践领域。在认识论领域,洛克坚信理性与信仰之间可以实现“中道”;在社会实践领域,洛克意识到国家与教会之间也可以构建一个“中道”。纵然洛克的观点有不可回避的矛盾,但他对上帝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而寻求“中道”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9,(1):80-86
"知觉"概念在洛克观念起源论中具有基础性的理论地位,是关涉感觉、观念乃至反省等核心概念的重要相关项。作为一个"状态名词",它将观念的第一来源,即"感觉",划分为"前知觉阶段"与"知觉阶段"。为沟通两者,洛克建立了一种成问题的因果解释,抛出了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知觉语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理论中的"语境断裂"。洛克的知觉概念既维系着观念起源论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又成为暴露观念起源论内在问题的一个创口。  相似文献   

10.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感觉经验认识论要优于理性主义的基本思想。本文从洛克认识论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洛克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反思洛克认识论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洛克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为今后学术界研究洛克经验论思想提供一些简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界发表许多文章就洛克的反省哲学进行了重新思考。这是哲学史研究的一个新动向。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许多研究者都把洛克反省说纳入本体论范围,集中于唯物和唯心之争。笔者认为,从本体论出发并不足以挖掘洛克哲学的真正价值和深刻主题,研究的视野必须从本体论投向认识论,才能领会到洛克哲学的巨大觉醒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洛克称自由就是“根据自己心灵的选择或指导来决定想或不想,运动或者不运动”的能力。洛克所指的“能力”并非单指人的“意志能力”,而是指思想的独立能力与行为的“做或不做”能力的双重结合;他所说的心灵选择也并非指人无意识的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强调在理性指导下“善的选择”。通过对洛克自由定义的阐析,可以发现洛克所倡导的自由并非是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而是充满辩证色彩的自由。他的自由思想体现了“意志自由”与“行为自由”的有机结合,是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一、对"反思"概念的考察 "反思"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使"反思"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哲学概念的是洛克的经验论哲学.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他认为"反思"是人们自觉地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洛克将新生婴儿的认知情况界定为一张"没有思想""没有观念"的"白板"。他的"白板说"并非道家所要达到的"至柔""至善"的"赤子"境界,在洛克看来它只不过是人类认知的最初起点。伴随着婴儿的成长,来自外物刺激的感知和反省,促使其观念的形成,并最终使婴儿具备了回忆、想象、推理和思考等认知能力。洛克关于婴儿认知状况的分析,不仅是他驳斥天赋观的重要论据,更是其唯物反映论和教育思想形成的人性前提。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怎样思维”是杜威论述的一个重要命题。反省思维及其教学理论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反省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他对反省思维的内涵、价值、训练与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论述与探讨,对培养学生反省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反思又译为“反省”“反映”,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现在,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是 1 7世纪英国教育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健康、德行、学问在人的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尤其是德行 ,对人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洛克关于“绅士教育”思想的论述对今日的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是在经验所激发的符号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中进行的。最早播下法国语用思想种子的是洛克和笛卡尔。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波尔———罗亚尔语法的创立 ,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孔狄亚克对波尔———罗亚尔语言过分强调逻辑作用、忽略修辞的语用和词序以至排斥主体性进行了批判 ,在继承洛克感觉经验论基础上 ,创立了感觉经验主义语言哲学。布列阿尔在深受洛克、孔狄亚克、索绪尔思想影响的语言哲学背景下 ,试图“对语言变化的原因做个体心理学的解释”。在他的启示下 ,包括鲍汗和本维尼斯特等在内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 ,将心理的、社会的、功能的因素引入语言本质和言语行为的分析 ,改变以往对意义与思想间关系的关注 ,转向对意义与行为间关系的研究 ,形成了法国对整个语用思想具有重大贡献的对话分析理论。语用思维在法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魏德伟  郭台辉 《政治思想史》2022,(3):144-161+200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神义论”,还是一种“人义论”?学界对霍布斯与洛克政治思想的解读,主要呈现为世俗主义和神学主义两种进路。前者认为,霍布斯和洛克从世俗化、理性化进路建构政治秩序,因而社会契约论是全然世俗性的“人义论”政治理论。后者则倾向于从神学的角度去理解霍布斯与洛克,认为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神义论”政治理论。霍布斯与洛克的政治理论兼具神圣与世俗双重基础,这主要体现在霍布斯对“基督教的犹太化”处理与对上帝“创世”技艺的模仿,以及洛克借用“造物模型”与“超验自然法”的政治论证方面。质言之,社会契约论是一种集神义与人义或神圣与世俗于一体的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20.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年)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生观包括:1.在批判天赋观念的同时,提出了著名的人心“白板说”(Tabulerasa);2.洛克看到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提出了“儿童究竟是儿童”的主张;3.儿童应从家长的“臣仆”逐渐成为“朋友”;4.“儿童是具有理性的动物”;5.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6.儿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洛克的学生观是卢梭所以能够成为儿童的发现者的教育史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