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策·齐册四》中的《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刻画了一位有谋略、有胆识、为主人统治基业的稳固竭忠尽智的策士形象,可是冯谖一开始却是以贪得无厌的无赖形象示人的,对此,怎么理解冯谖的行为呢?我认为这是冯谖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2.
兴庆宫图拓片(1080年)石碑绘有唐玄宗(李隆基)的离宫——兴庆宫前后两院建筑平面图(比例尺1:2800)。前院正中表示了一大水池,称“龙池”,池的东边有沉香亭,南边有长庆殿、龙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后院是兴庆宫的主殿兴庆殿,大同殿为唐玄宗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国学闯关     
1.我国的传统节日多和节气有很大的关系,下列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命名来源于二十四节气?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2.古时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哥哥姐姐时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当用下面哪种称谓?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D.堂弟、堂妹3.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多长?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国运昌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化的多元繁荣,文化多元繁荣与宽松和谐的政治气氛休戚相关。文化的自觉、文化的交流互渗、文化的创新,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6.
吴立保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撰文指出,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得益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社会支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选择性和无偿性,其目的是针对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了追求社会公平,减少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古代私学主要是指从汉代到清末的中国私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的刑、法、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用法和含义上的异同,但其实质作用则是一致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变革,表现了中国法制文化的演绎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因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通常被理解为“优秀”。其实,这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人的入仕为官,也是缺乏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例证,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始于隋朝,在这以前,国家不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比如汉代为了诜枋人才.就有“察举”的制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人名,有一独特现象,即有一定地位与文化者,多具有两种称呼:一曰“名”,一曰“字”。和今人相比,多出一个所谓的“字”来。有名又有字者如孔子,名丘,字仲尼;诸葛亮,名亮,字孔明;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白居易,字乐天,不胜枚举。还有更为奇特者,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道”时,不仅为道起了名,而且也给它取了字:“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既有名,又有字,作为中国古代颇具鲜明特色而又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恐怕无人不知。然而,这一文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却鲜有学者提及。本来一物一名,足以辨物,一人一名,亦足…  相似文献   

10.
正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唯美怡情的古风词韵陶冶着无数华夏儿女。而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他们或是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乡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此中情意,怎一个"别"字了得。正如诗人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概括出了人类别离时的共有情感。所以,诉离愁别绪、话深情厚谊、寄理想抱负就成了送别类诗歌常见的主题。在六年级学生毕业之际我选择了四首送别诗歌别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代文化的精华,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同时在考试中它也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学生往往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因为学生现在很难接触到文言文,并且文言的语言也很晦涩,让学生很难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化传承和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超出应试教育的限阈,就不能停留在一般字词句的理解和阐释上,而是要引导学子们自觉地探究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沿波讨源,求其本义,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成背景和中国语文渊深的文化蕴涵,同日寸培养各级学子们主动学习、探求知识和真理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布衣终身的隐逸诗人,但终生都渴望着仕宦,心灵始终痛苦于功业无成。世人眼中纯粹的隐逸诗人孟浩然,实际上经过了后人所期望的隐逸化处理,因而孟浩然形象的历史变迁,凸显了古代文人缺乏探索的勇气而满足于心灵自适的逃遁性格。  相似文献   

14.
楼在古代作为一种名胜,诗人多有登临赋诗的雅兴,正所谓"诗因楼出,楼因诗名".名诗、名楼,在艺术上往往把古代文化中简洁洗练而又气象万千的人生意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1]如果说,滕王阁因王勃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而不朽,黄鹤楼因崔灏、李白而名扬天下的话,那么,鹳雀楼也同样因王之涣、畅当而名留千古.  相似文献   

15.
适者得寿     
常言道:“适者得寿。”说明养生得长寿,“适”为大前提,即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并且时常保持身心舒泰。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和”、“顺”思想在养生中的体现和运用。首先,养生之“适”,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和合”的整体,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因而“生气通天”。如((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即“天人一体”、“天人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