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30年来,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延伸,文化研究热潮滚滚、硕果累累。西方文化的引介,中国文化的史的开掘和论的创新,乃至当代文化的价值建构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从严格的学术创新角度审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还有诸多需要努力的方面,其中,断代文化史的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断代文化史的研究,因为历史偏见和研究难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在这历史长河中,中国书法迭次变化、发展,至今已成为包括有真、行、草、隶、篆诸体在内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其间,书论之作也洋洋可观,然而,系统论述几千年书法史者,却是凤毛麟角。这在拥有十亿人的国度掀起空前书法热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好在这一缺憾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注意,陈云君的《中国书法史论》(以下简称《书史论》)  相似文献   

3.
4.
关于中国运河史的各类著作,已不下十多种,其中篇幅最大者首推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安作璋先生主编的《中国运河文化史》。此书可以说是迄今  相似文献   

5.
少年卢梭有一种习惯:当他决定去做一件没把握的事时,他就远远地选定一棵树,抓起一块石子朝树干扔去,如果石子击中了树干,他就感到此事有了成功的希望。石子击中树干与某事的成功,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关联性。但如果你的想象力或联想力更丰富一点,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种意念上的关系,然后,在经历外在转换后,意念上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关系,仿佛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被人认知但能够对人心产生微妙影响的关系。这个世界被人如此这般地在自己的想象中构置起来,然后人受累于自己想象出来的这个意义世界。当1730年代巴黎的印刷学徒们对雇主家的猫进行一系列审判和屠杀仪式时,他们就利用了这种想象性关系发泄了自己对雇主的不满。同样,在1768年的中国,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恐慌席卷大半个国家,人们相信,剪去一个人的头发,就可以偷走他的灵魂精气。更早的时候,在1692年席卷塞勒姆镇的巫术恐慌中,一个人的影子若出现在另一个人的幻觉中并“伤害”了他,那这个人就有可能面临行巫的指控。如果你处在这个意义世界之外,这一切就显得荒唐可笑;如果你处在这个意义世界之中,你就有可能把这一切当真。大规模的巫术恐慌,不仅是想象力的问题,它以一种巫术恐慌的形式表达了社会性的危机。程巍  相似文献   

6.
乌桓和鲜卑原是东胡部落联盟中分出的两个民族。乌桓没有建立独立的国家,汉武帝时被迁入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并在幽州冶所蓟设置乌桓校尉监领;东汉时又从塞外移入塞内辽东、辽西等十郡,成为国内的少数民族。而鲜卑则在公元4—7世纪中先后于黄河流域建立大小不同的政权,“五胡十六国”时鲜卑族建立有前燕、西燕、后燕、西秦、南凉等国,此后又有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此外还有在青海地区由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国。鲜卑族曾经统治北半个中国,与南中国形成了数百年的南北朝对峙局面。  相似文献   

7.
长江文明的历史画卷──读《长江文化史》寄墨我国学术界十几位学者共同执笔,李学勤、徐吉军主编的大型著作《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是一部带有填补学术空白性质的开拓性著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工作者以新的视角研究长江文明所取...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全球文化语境中,多元并存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文化生态格局。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都因过分强调各文化形态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而失之偏颇。对话主义的历史性出场与骤然勃兴并非偶然,在承认各种不同文化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互相吸纳、互相包容、共同发展才是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正确途径。然而,在马丁·布伯  相似文献   

9.
近读《安徽文化史》,深为这一区域性文化发展的长卷所吸引。《安徽文化史》在时间、空间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向读者展示出安徽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和雄浑气势,给人们一种奋发的精神、激昂的情绪和不尽的思考。这些,又统统凝聚为一点,即揭示文化资源的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元曲的辉煌读《元代戏曲史稿》王振铎在中国文化史长卷中,元代戏曲的繁荣,不仅弥补了一代天骄之遗憾,而且继汉文、唐诗、宋词之后,再创了综合性艺术耀眼的辉煌。但是,对于元曲的辉煌,辛亥革命以前,硕儒们视而不见,史志缺载,四库不录,一般学人鲜有问津者。自19...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造了文明人。文明人无不以弘扬文化为己任。验之于古今,求之于中外,莫不如此。王恩涛、毕宝魁两位先生在授课之余,写出了24万言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交由沈阳出版社出版,这是弘扬祖国文化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12.
冯天瑜教授继《明清文化史散论》之后又推出新著《中国文化史断想》。前一书经老专家邱汉生先生之揄扬,早已流誉学林;新出的后一书也属于80年代文化讨论热潮中涌现的优秀之作。该书虽由17篇论文辑成,作者也谦称为“断想”,实际上表达了作者近几年对文化及文化史研究中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系统思考,以中国文化的特质为中心,以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曲折历程为重点,宏观立论,微观考史,自为经纬,成一家言。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Said 1935-2003),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在1975年—2003年期间共出版了20余部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学》(该书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中译本)。  相似文献   

14.
2月8日《杂报》刊登的练洪洋先生《读新闻三法》一,读来令人颇有所感。该仅有400余字,为了说明问题,不妨照录于此:  相似文献   

15.
沈淦 《云南档案》2013,(4):19-20
在民国作者陆丹林的《革命史话》与姜泣群的《民国野史》中,都载有章太炎先生作于清末的《逐满歌》。两篇互校,改错补缺,转录于下:  相似文献   

16.
17.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一向特别留意出版人的著述,盖因在内心里我总是觉得出版人并不应该只是一些专门的书籍制作者,而同时也应该有着文人的学识和气质,学富五车,经纶满腹,有倚马立就之才.这其实反映了我的一种出版理想,反映了我对编辑同人的一种期待.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缤纷躁动的城市而不去了解它,无疑是人类社会学的一片白茫茫的空地,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关于城市社会文化的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在现实社会的后面。近几年来,四川大学建立了城市文化研究所,北京也有了以调查民意为中心的社会心理研究机构。在有关社会学中城市生活研究尚在起步时,读到台湾学人林清玄、余英时等所著《卡拉OK的小空间文化》、《文化的趣味取向》等城市文化研究之作,心中泛起了惊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只背诗而不知诗,只读诗而不读诗话,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恐怕与我们对于诗话传统的遗忘有很大的关系。《诗词小札》并不仅仅是一种诗学传统的简单回归,它以其全新的视域对诗话这一诗学传统进行了当代的阐释,使之展现出全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 ,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 ,它不仅对世界学术有着独特而宏富的贡献 ,而且对于今天的出版、文化事业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而曹之先生的新著《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正是通过对古代图书编撰的研究 ,力图总结其理论与方法 ,古为今用 ,推动当代出版文化事业的发展。这部《中国古籍编撰史》主要围绕古籍编撰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古籍编撰者、古代图书编撰的内容、古代图书编撰的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该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该书是填补学术空白之作。从相近图书的出版情况看 ,该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