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文学是电影发展过程中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因素,电影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并不能因此就将电影与文学等同,将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等同。电影语言注重形象、注重造型,它可以是文学语言的延伸,强调声和画的结合,擅长表达时空。而文学语言则注重描写、注重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擅长刻画心理。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本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的独特艺术.它与其它前辈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继承、借鉴关系,尤其与文学中的小说有着不了的情缘.<巴黎圣母院>是雏克多·雨果的力作,试图通过它的两个电影改编版本之间比较,来探讨经典改编的是与非及电影改编的忠实与否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电影改编作为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之间最典型和最直接的互动,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七十年代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研究才正式进入学术研究体系,而国内的文学电影改编研究远远滞后于国外。因此通过四个时期八大阶段来系统回顾和梳理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探索改编研究理论演变的规律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解构文学电影的二元对立,拓展我国改编研究的视野,以期对我国改编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香港作家刘以鬯的长篇意识流小说《酒徒》,以主人公老刘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为主体,用诗化的语言传神的塑造了一个被金钱社会无情吞噬的中年文人形象。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影以字幕和旁白的方式表现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导演在忠于原著的主旨下对小说的主要情节基本照搬,拍摄手法中规中矩,若无主要角色的出彩表演,电影《酒徒》只能称作一部过于忠实小说的平庸之作。  相似文献   

5.
电影与文学是互相需要并且互不相同的两门艺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拍摄而成的电影与文学原著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作品,电影没有必须忠实于文学原著的义务,不能把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作为评价电影作品的标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多媒体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对中国当代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作品这一现象的分析,对建国后中国电影改编研究的得与失作了简单的梳理与总结,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法三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电影与文学是互相需要并且互不相同的两门艺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拍摄而成的电影与文学原著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作品,电影没有必须忠实于文学原著的义务,不能把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作为评价电影作品的标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多媒体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导演们最热衷的作品之一,曾被多次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1940年,1980年,1995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都出品过同名电影,电视剧版本也是品种繁多,有1938年、1952年、1967年、1980年、1995年等的。而本文则选择了1940年拍摄的和2005年拍摄的电影进行比较,通过对文学电影改编的分析,阐述文学电影改编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影与文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既有其相关性又有其差异性。本文解读了特殊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的亲密关系,在探讨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基础上,为中国电影发展提出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之初的电影改编与伤痕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之初,文学和电影开始复苏。伤痕文学的兴起,直接引领了电影理论的大讨论和电影实践。改编自伤痕文学的电影,在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各方面受到伤痕文学的影响。作为一种接受方式的电影改编,从弘扬人道主义和淡化反思精神两方面对文学做了当下的"重读"。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频频"触电",成为当前电影创作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从文学与电影的艺术特质来看,自有其内在发展的必然性。华人导演李安擅于将叙事作品搬上银幕,其在选材,改编,导演上皆独具特点,在票房及口碑上也广受赞誉。电影《断背山》的经典成就之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某种改编模式的借鉴与反思。同时,提出寓文学性于电影的国产改编电影的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2.
论儿童文学与巫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巫术是从远古时代起就有的民间文化形态,在神话中就有巫术浑融于其中,在中世纪的民间口述童话中,巫术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成为超自然力量的一部分,是创造奇迹的根源之一。在艺术童话中,出现了对巫术文化的颠覆性表现,巫术童话的结构因素转化成童话素。儿童文学与巫术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儿童文学与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儿童文学对武术意义不同的城县,体现出历史文化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学与儒学关系密切而错综复杂。敦煌文学尊崇儒家大义,故以儒家思想为其基源性母题,形成其经世济俗的基调。同时,敦煌文学又不满官方儒学的权威,故又魔化孔子,戏谑儒家经典。面对儒佛之争,敦煌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积极调适儒佛关系,在维护儒学固有地位的同时,为佛学争取发展空间,敦煌文学的独特格调由此而形成。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向健全的社会的人的成长,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儿童文学对素质教育具有多个方面的独特功能价值.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独特方法.在精神上和语文新课标改革理念是相通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尹兴 《宜宾学院学报》2005,5(2):115-117
全剖析中国学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中国电影学改编题材的变化和改编原则的变化来探讨新时期中国电影学的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民族就没有文学。因此,没有完整、系统和发达的文学的民族不能算是发达的和充满活力的民族。大多现代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史上都将文学作为促进社会化进程、增强凝聚力和推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崔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4,(4):112-113,117
当代影视媒体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愈加密切。文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借由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中获得。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与由它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比较研究影片与小说在人物形象、象征意象和情节三方面的异同,来探讨《妻妾成群》与电影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同侧重点和得与失,以及借此所体现的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论视觉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影视改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视觉文化的兴盛,读图时代到来,图像全面占优,文学阅读式微。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与图像融合,走上了一条图像化的道路,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一方面使得文学和影视都获得了广泛关注,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与原著作品相比,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审美品位都大大降低。但在视觉文化环境下,文学的影视化却可能是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主体和客体是文学创作中的二元,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这两个要素称为"心、物",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形成了诸多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是物感说、移情说和心物交融说。我们认为,前两种观点只是涉及到创作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而体现出整体上的不足,只有第三种才完全概括了创作的过程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