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书院秉承儒家"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有效且独具特色的个体品德培育模式,即通过挖掘经典著作道德内涵、强化社会游历道德功能、深化书院祭祀道德意蕴,最终促成生徒个体自觉道德践履。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表现之一是不同个体的道德行为。而作为人都有选择自我行为的本能和自由,其选择过程也正是人的道德“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这样人们的行为便产生了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因此也就直接涉及和影响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蜕化。 一、道德是人所特有的精神“资本”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的不断积累新品质因素的过程。所以,人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造和积累着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资本”——道德“资本”。 1、道德“资本”积累是在自身矛盾运动过程中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既不能离开  相似文献   

3.
德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学生内在需要和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传统的德育只把受教育者当作各种道德规范的受体,很少去正视其心理世界,以至在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难以理解和沟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了解、尊重并有意识的满足学生个体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需要,将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顺利完成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于少数社会楷模才能达到的高尚品德,存在要求过高的问题.德育目标定位应从强调"少数社会楷模具备的高尚道德"转变为"正直优先,兼顾高尚",这种定位的理论依据:一是伦理学中德性论和义务论的分歧,二是教育中优秀和合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学生道德品质的极端化、工具化、盲目化是我国德育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的矛盾性导致学生的道德困惑,更是因为我国德育忽视了在市场经济中学生道德层次的发展规律。我国德育要重视分析学生的道德层次,引导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水平发展,同时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道德品质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6.
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个体立身处世之本,是建立道德社会的前提,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前,传统诚信思想对于现代公民诚信品性的养成具有较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由于传统诚信自身的因素,其价值又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7.
德教与修身     
道德教育("德教")和道德修养("修身")是培养社会成员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和道德理想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古代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有关理论和学说,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8.
论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自身失范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伦理学角度对奥林匹克道德及其规范体系自身失范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奥林匹克道德是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调控系统来维系和调整所有参与者的行为,然而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自身却存在着规范不明确和不自洽的失范现象,这必然会造成个体对规范理解上的迷惑和误差,导致个体对道德价值观、道德评价标准和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最终造成道德失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要指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区分善与恶、美与丑、光荣与耻辱,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增强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规律性,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逐步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品德是个人以符合道德规范来回应外在情境的内在气质,必须包括道德的认知、情意、行为。品德教育系用来陶冶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与个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应强调身教、言教为实施品德教育准则。面对当前全球化潮流的历史挑战,我们要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工作中,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构建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将对品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进行阐述,重点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最后论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道德启蒙教育是目前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焦点议题。无论是从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的逻辑定位解析,还是从社会道德理论建构的实践样态考证,均显示了道德启蒙教育之于个体德性培育和社会道德前行的不可或缺性。人性论、认识论、教育学、生物学和系统学为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开辟了宽广的发展时空。深入把脉和领会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为道德启蒙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挺进。  相似文献   

12.
实证证明,在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像理论上证实那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在训练过程中,青少年存在着道德和体育的不平衡,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不能孤立地进行教育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定在专门性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道德品质形成的方法和形式,通过强加他们的道德观点、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来完善青少年道德水平是不可能的.首先,唤起他们良好的善意,揭示出积极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有意识地影响他们确定正确的心灵自我完善和解脱.所有这些都为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实现、获取心灵体验来完善自我奠定了基础.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中的创造性参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意识和自我意识来转变社会价值,掌握个人品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体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实践、体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体育的功能和价值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和接受。尽管如此,体育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本文试从体育对人们的行为规范以及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完善方面,来分析探索体育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道德自我认同作为个体自我意识的人格特征之一,目前高职生存在道德判断与道德认知水平不一致,道德认知水平波动大的现状。社会化、网络和道德榜样对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很大。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道德自我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势在必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大学生应该理解并践行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在高校,通过显性与隐性的灌输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与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及行为品德,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泥莲花记》强调个体存在的多元性和流动性,是为了说明“娼妓”身份的可改变性,最终否定个体作为“娼妓”的存在.《青泥莲花记》忧患欲望和激情力量的强大,故以禅玄消解欲望,对激情进行道德性转换.士人将娼妓从良、从死的激情行为纳入慕才、守信、节义的框架中加以解释,使激情成为品德.有些娼妓从良后以婢仆自处,竭力避免与丈夫可能有的亲昵,苦心经营合道德的生活,而没能将激情纳入妇道者,则成为挞辱的对象.现代间谍战利用性获取情报,古代性欲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情报,没能有效克制情欲被看作德行有亏,故一旦欲望进入忠孝节义叙事则品德就变成有争议的.男女在两性关系中都投入激情,但社会对男女激情投入程度和激情爆发强度的接受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传统儒家“礼”的社会整合功能与个体道德的悖礼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儒家礼制文化本身存在与其整合社会的职能相背离的机制,这种背离源于礼制对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界限的模糊不清,对私利的虚化处置并不妨碍人们以畸异的手段加以实现,人治高于法制的传统使得道德对个体人的约束显得迂阔而乏力。在今天道德重构中个体人理应成为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是对幼儿优秀品德、良好性格和文明习惯启蒙的重要场所,但当前幼儿园德育存在着种种误区,导致幼儿园德育的低效。分析幼儿园德育常见的误区,并探究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对于塑造儿童健康的人格、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中国的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坚持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去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德育渗透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写作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