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使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化”,形成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2023,(1):I0001-I0001
自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国许多领域开始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谋划各自的发展目标。严格说来,现代化在我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979年12月,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即“小康之家”,这一目标已经实现。当下重提“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历史的继承,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创作、理论、译介、阵地四者合力催生儿童文学运动,进而促成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转型.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起点上,出现了理论和创作的两个“现代”的错位.周作人和郑振铎同是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但周作人的“无阵地”和郑振铎的“有阵地”却成为两个“现代”错位的原因,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人。然而,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有赖于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加快我国迈向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首先必须考虑和解决人的现代化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呢? 一、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应建立在现代心理学与教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 所谓人的现代化应该主要是指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现代人”。而作为“中国现代人”,其特征“应该是对中国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变迁有着深刻感知的人”,他们“应该具有开放的心理结构”、“具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个短时期内.我们党的提法都是重申毛泽东时期的战略构想,即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因此,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多里,由于赶超心理及急于求成的主导思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个“洋跃进”,带来了很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及解决,促使了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战略构想的转变,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及对“小康社会”目标的设定,进而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一直倍受推崇 ,它以理论化的形式赋予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形而上依托。时至今日 ,这种对人与自然混合为一状态的追求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现代人返璞归真的灵魂祈向 ,但它却在更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科学与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天人合一”内涵中的某些方面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是相悖的。对此试图通过分析“天人合一”的内涵 ,挖掘出其中有悖于现代化的几个根本方面 ,并尝试提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四种运思路数。  相似文献   

7.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以下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执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也是毛泽东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今天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延续。发掘和掌握毛泽东在这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着力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庄严指出:“准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周恩来同志在王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此以后,四个现代化就成…  相似文献   

9.
发展 ;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 ;四、思想观念现代化。由此可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必然具有“西化”的取向形式 ,而“西化”却不是现代化的全部。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 ,决定了晚清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只能在外力的促逼下 ,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观念地发展起来。不论在哪一阶段或层次 ,“向西方学习”是国人内在的要求 ,“西化”则是一种外显的工具。而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发展层次 ,正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浅而深的过程。不过 ,这一发展道路并非是机械地演进 ,因为不论是器物的还是制度的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理解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情境,国家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不同目标,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是研究生教育扎根并生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实践,表现为研究生教育组织与制度逐渐嵌入社会结构并不断优化调整的动态演变过程,既有“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又有“中国式”的本土性格。人的现代化、知识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是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四者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互动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当前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面向2035年,其目标达成需要具备学科布局优化、价值属性彰显、治理特点形成和世界意义显现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观”——使命观、大同观、生态观、价值观。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传统文明”与“现代实践”的辩证统一,秉持“人民至上”的使命观,将“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与现代化生态图景相契合,致力于实现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同时并举的现代化价值取向,铸就了独具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创造性发展和现实性超越,厚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天下为公”大同观的使命担当,也为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蓝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国前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工业化道路”为主体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由此发端 ;在此基础上 ,到 6 0年代初 ,又提出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审情度势 ,最终将中国现代化道路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四川省蒲江县在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反复摸索、不断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田园教育模式.该模式的亮点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服务于蒲江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服务于农村人口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产业现代化,蕴含“自然、绿色、融合、开放”四...  相似文献   

14.
在百年奋斗史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特点,洞察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身陷现代化发展困境的突破。这种超越和突破源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政治保障、理论优势、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超越性,对于突破“现代化即西化”的固有思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重构世界现代化体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部署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手段现代化即现代技术教育提供了条件。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提出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树立“一个重心”、“四个改变”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管理”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它象一种神奇的强化剂,极大地强化了社会各种组织的功能,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都迫切需要现代化管理。而现代管理的中心在于人。因此,我们重视、研究管理,必须首先了解、把握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有效地推动管理实践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一 人是管理要素中唯一“活”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6、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1916年陶行知用英文撰写的教育专著中第一次使用“现代教育者”(Modemeducation)和现代教育学(ModemPedagogy)两个现代术语。1925年,他和他的同事在〈(EducationTheChina1924)中第一次使用“现代化”(Modernizing)这第三个现代术语。他是中国最早使用“现代化”这个词语的三人之一。另外一个是张仲述(1892——1957)1922年写博士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现代化“为何”、“是何”和“如何”的基本问题,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立体设计、对中国现代化动力的重新定位以及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全方位把握是这一理论的创新之处。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不仅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而且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一切为了四个现代化周恩来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其主题与核心是“一切为了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他真诚的希望,是他努力的目标,是他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事业。早在二十年代初期,他就提出开发实业(主要指工业)以振兴中国的主张,其中就包括有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