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的全球化,将使文化的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而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仰赖于出版业的全球化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同样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只有先进文化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和繁荣。当下,中国“入世”的脚步已经临近,中国的出版业也将面对视野更为开阔的世界;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出版业的一个关键层面——编辑,如何面对已经日益市场化、日趋激烈的世界出版大势,以世界化的编辑角色来审视出版业的发展,做好编辑工作,已经至关重要。对此,美国人格罗斯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正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21世纪的中国出版,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因此,重视全球化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有助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出版业的发展受到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政治格局与意识形态的斗争、文化传播的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的相关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和交互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也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对推动多元文化和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出版合作的新趋势是:地球村的时代正在到来。版权合作从单向变为双向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的融合已成为必然,但版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国际化的内涵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口必谈 WTO 的时代,人人高喊要“与狼共舞”,但真正了解自己行业的特征、企业性质的人却没有多少。对出版业的全球化而言,主要包括:市场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要素的全球化、制度的全球化。出版行业的国际化潜力决定出版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走向国际化,也决定着出版业将会面临哪些全球化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出版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作为一个经济门类的出版产业,也在不断地并积极地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而作为文化门类中的出版业,又承载着传播文化的历史责任,因而各国出版界又非常重视本国出版业在世界出版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于是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出版业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出版全球化就是一个很值得人们关注的动向.与这一动向密切相关,沪港出版合作的环境、内涵、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选择.本文试图对出版全球化的利弊得失及其与沪港出版合作的关系作一简要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沪港出版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正越来越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生产和经营的各行各业,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当然,也同样渗透和影响着出版业.出版业不可能也不会逆世界潮流而行,而只能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入国际出版的大循环中.另外,文化多元化日趋突出也为出版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条件.出版国际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缘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世界经济正一步步走入"寒冬".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出版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宏观经济的波动起伏,出版业必有切身感受.已置身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出版业自然无法规避大洋彼岸袭来的阵阵寒意,但同时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对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双刃剑"效应,它在使出版业走向低迷的同时也给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金融危机肆虐蔓延的背景下,关注全球的图书出版业,探寻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寒冬"突围之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即将加入 WTO之际,我国出版业应抓住机遇,采取全球化发展战略,尽快与世界出版业接轨,使中国出版业在加入 WTO之后,有效规避风险,并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一、以民族性为基点,立足本国市场,占领全球中文图书市场制高点。   目前,世界上以中文为第一语言的人口有近 13亿,他们分布在中国内地 (12亿多),台湾地区 (两千多万)、香港和澳门地区 (七百多万)、欧美、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或华裔人士 (共约三千万),他们构成了中文图书的主要消费群体。近年来,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新加坡和马来…  相似文献   

11.
新论点击     
王子奇在《出版全球化与沪港出版合作的选择》(载《编辑学刊》2001.1)一文提出,出版全球化对世界出版业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出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差距。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竞争劣  相似文献   

12.
吴赟  杨闯 《现代出版》2005,(3):25-28
世界银行在199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中就曾指出:“全球化和地区化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版业的国际化趋势正在逐渐加强。新的世纪,中国出版业自身和外部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人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出版业产业属性的明确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都对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环境下的中国出版产业而言,国际化发展是其提升实力、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兰登书屋日渐成熟的电子书、有声书经营以及跨媒体出版方式,总结它在实现出版全球化过程中的宝贵经验。面对出版全球化、数字化的浪潮,享誉世界的大众图书出版商兰登书屋在运用数字手段拓展、巩固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的数字化发展道路对我国出版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苗 《编辑学刊》2002,(4):76-80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版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充分把握机会,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与探索,中国出版业才能逐步缩小与世界出版强国的差距,在全球化浪潮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美国的新闻出版业起步较早,发展极快,到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尤其是在编辑出版的重要环节--组稿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分析中美两国在组稿上的差异,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探求亚洲国际化出版之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世界经济正经历一个全球化的过程,文化也受这一过程的影响.中国的出版业正按照国际化的出版理念开辟新路.亚洲各国出版界应进一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6.
龚元 《当代传播》2012,(2):58-63
本文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大陆某出版集团用工制度的具体实践进行个案研究,检视中国出版产业改革的现状,弥补当前出版研究中关于编辑雇用议题的盲点。笔者透过对用工制度的实证分析将着力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本文将以劳资关系的变更作为切入点,描绘当今中国出版业工作者的生存现状,检视出版业改革对劳动者权利、利益和地位所带来的影响。第二,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雇佣制度改革的前因后果,探索在市场化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业改革的经济与社会实质,揭示出版业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纳入以新自由主义为范式的世界传播新秩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出版业面对的是世界大市场背景下的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入世之后,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办2002年16号文件明确了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这些都为中国的出版业在新世纪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入世后的挑战是严峻的,一方面,国内媒体间竞争与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力量参与出版业的开发经营日趋高涨;另一方面,国外资本将利用其强大的资金优势,与我们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  相似文献   

18.
英国、美国和日本出版业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出版史上最具代表性,能为我国出版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英国是世界老牌出版强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出版强国,日本是与我国历史文化背景相似的出版强国。根据出版业的特性,文章将3个国家出版业的成功经验归纳出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维度的特征,以及基于三维特征分析每个国家出版业的典型运营模式,从而为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出版国际合作,是当今有充分共识的话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出版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商业角度,人们都感受到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国际合作有利于出版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互联成"地球村".英国和美国、德国、日本是世界四大出版强国和主要的图书版权输出国,拥有24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年出书超过11万种.由于英语语言的强势地位,英国图书出版业的全球化正由概念逐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