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的杜甫和宋朝的陆游,也许可以说是最不潇洒,却又是最为真诚的诗人。国家的衰微,他们无法看开;民众的疾苦,他们无法看淡,因此只能痛苦、忧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文简称“《茅》”)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文简称“《十》”),是他们著名的风雨诗,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满怀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因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5课,我们试进行对比阅读。一、诗人生活处境相似两人都仕途多蹇,衰老贫困。《茅》是杜甫50岁时所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才辗转来到成都。依靠一…  相似文献   

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七绝是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宋光宗赵惇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所作。原诗二首,课文选一。陆游一直主张抗战,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议”(赵翼《瓯北诗话》),激怒了统治者,几遭黜退。1189年冬陆游参加编修高宗实录,没几天,谏官提出:“陆游前后屡遭白简(弹劾官员的奏章)所至有污秽之迹”(《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十二)。并诽谤陆游以诗“嘲弄风月。”光宗赵惇  相似文献   

3.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因华州饥荒弃官入蜀,几经颠沛.年底到达成都。上元元年(760年)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离乱之后,在这大后方终于有个落脚之  相似文献   

4.
徐杰:让语文教与学走向精致 徐杰,江苏江阴英桥国际学校高级教师,"精致语文"首倡者和实践者,江苏省"杏坛杯"课堂大赛初中组第一名获得者,"东升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特等奖获得者,全国鲁迅作品教学比赛铜奖获得者。其阐释"精致语文"教育思想的20余篇论文,在《新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周报》、《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作文讲评要集中优势兵力》一文获教育部课改十年征文一等奖,并作为唯一的语文教师获奖代表在教育部论坛上进行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5.
先分男女生组来朗读全诗。结合平时所教的朗读方法: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2.韵脚读出延长音;3.以手指轻击课桌示配合节奏;4.边读边想像画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的所作所为,都要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情趣。●不论别人怎么批评我用词不准确,我都坚持这样一种认识,语文是一门行为科学,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播种行为,让学生心、口、手、眼多动,在多动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收获成就。●文无定法,但章有可循。人有千面,但真情永恒。学生跨越代沟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前提是依据章法,真情体验。●教师工作的终极目的,无非就一个,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受用终生。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已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这是很好的教材,应当充分肯定。可是,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一书里对这首诗提出的三点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第一点是关于“茅屋”问题。郭老指出:“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屋顶茅草有三重。……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尤人。”这是带有指责之意。我认为茅屋不管有多少层,不管是否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终归不是高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杜甫的诗风. (4)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的思想感情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上课,师生互相问好)师:同学们,在河南巩县有一座山,因为三座山峰并列,宛如笔架,名为笔架山。唐朝的时候,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杜甫43岁时,爆发了一场为时8年之久的战乱——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的大灾难,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与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也赢得了“诗圣”的桂冠。公元759年的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存在的多种阐释异说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比兴寄托说”和“人民性问题”的历史渊源,讨论了此诗与《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的创作时间问题,特别对于“三重茅”、“南村群童”、“为盗贼”、“寒士”、“恶卧”等语进行了综合辨析,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他呆呆地站在门前,眼睁睁地看着屋顶上的茅草被风裹挟而去。半晌,他打了个哆嗦,裹紧了打满补丁的长衫,开始追赶那些茅草:挂在枝头的,飘向远方的,坠落池塘的。一群面黄肌瘦的孩子跑了出来,径直扑向他脚边的茅草。他用瘦削的手拉住一个孩子:"这,这是我的茅草,你们……"孩子紧紧地攥住茅草,一声不吭,眼中满是哀求。他看着孩子瘦削的脸,枯柴一般的手,小小的衣服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大。老人  相似文献   

13.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陆游退居故乡山阴(绍兴)时写的。题中所指的时间,即公元1192年农历十一月四日。这年作者已经六十八岁了。他是六十五岁被斥罢归的,至此他已在家乡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爱国忧民的好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其价值取向应是感受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要让该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生的精神领域中产生深广的影响.应在深入研究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 ,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所作的一首抒情诗 ,其价值取向应是感受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要让该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生的精神领域中产生深广的影响 ,应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引导诵读艺术的同时 ,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带领学生走进“草堂” ,设身处地、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 ,在想像、模拟诗人吟诗的语气、语调中 ,感悟诗人品…  相似文献   

17.
以前的文学分析大多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划为“狂风破屋、村童凌侮、夜雨侵迫、推已及人”四个段落,以为已经找到了作者的思路。事实上,这首诗的段落和思路二者并不完全一致的。笔者认为这首诗只有两个逻辑段落。第一段(开篇至“长夜沾湿何由彻?”)包话“狂风破屋、村童凌侮、夜雨侵迫”三个层次,记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次劫难。这第一段是作品思路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设想】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难,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歌行体"的诗歌,并且"歌行体"的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  相似文献   

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所选的杜甫名作,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古诗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磨难教育,也应该渗透入古诗文教学中.因此以磨难打磨人心为线索解读《茅》诗,是为古诗文教学能够守正出新所做出的尝试.将《茅》诗分为三...  相似文献   

20.
胡露珠 《语文天地》2013,(10):32-33
杜甫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流浪到四川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时所作。茅屋即浣花溪畔的草堂。这座草堂是由杜甫朋友高适、严武资助,经过几年才建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约写在草堂盖好的那年八月,诗歌真切描绘了屋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