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吴建 《语文天地》2012,(19):52-53
诗人食指被誉为中国的"惠特曼",其所创作的著名诗作《相信未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矢志不渝的热爱和坚定信念,诗歌以"蜘蛛网","余烟","失望的灰烬"等意象开篇,仿佛叫读者回到那个贫穷而艰难的年代,而"相信  相似文献   

2.
向上的火焰     
他17岁开始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黄金阶段,写下了最早的代表作((鱼儿三部曲》,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的诗歌就被同时期的很多知青以手抄本的形式传诵。他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相信未来”,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瑞 《今日教育》2010,(12):8-9
“学习雷锋.好榜样。”相信国人对于这句歌词耳熟能详.雷锋一词也超越了个人姓名.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榜样的代名词.激励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艰苦朴素永不患。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相似文献   

4.
同桌之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这首《同桌的你》曾在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其实,无论哪个年代,同桌之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那个因为你超过了“三八线”,而掐你胳膊的“她”;那个嫌你不给他抄作业,而拽你辫子的“他”……这些关于同桌的记  相似文献   

5.
<正>《相信未来》(食指)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里面的两首现代诗。食指,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诗歌《相信未来》创作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那个动荡的年代。海子,生于文革之前,长于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作于1989年,作者自杀之前两个月。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第二小学的德育观念系统,大致是在20世纪50 ̄70年代那个比较封闭的时代建立起来的。它主张并相信,一元的价值观念可以通过有目的、不容怀疑的课堂“灌输”和强有力、耳濡目染的“宣传”,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这种单一、简单化的学校德育,在当时的确收到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中是一块绊石,是一双紧鞋,是一种毒癌”.“其实国人是有Privacy的概念的,不过因为没有那个表达的词,便只有兜个圈儿来说”.(按:原文有加重号,下同).“其实汉语词的贫乏不局限于声音和动作内.我相信在任何的领域里,都是比不上英语.可能是远远比不上英语”.  相似文献   

8.
稻香的滋味     
我宁愿相信那个老人在这小小的馍馍里添知了特别的调料,那个名为“稻香”的调料。  相似文献   

9.
影片《黄金时代》以纪录片的形式通过萧红个人命运的沉浮呈现了民国那个“黄金时代”中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尤其呈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知识分子们随着时代动荡而沉浮不定的命运遭际与人生轨迹,建构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关于民国知识分子的荧幕史诗。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鬣蜥家族中,大多数的成员都以昆虫为食,只有少部分会吃一点植物。正所谓“万事也有个例外”,而我就是那个例外,因为我不但吃植物,而且还专挑有刺的吃。你相信吗?  相似文献   

11.
读你的来信,我不由得想起一次在“心灵热线”上遇到的个案。那个女生充满委屈地哭诉,她那天下午在800米测试中拼尽全力却没能及格,而另一位女生由于“巧妙”地躲过了老师的眼睛,少跑一圈而轻松“过关”。记得当时我对她说:“如果你今天参加的,不是一次测试,而是一次健身运动,你的感觉还会这样吗?你仍旧会觉得那个蒙混过关的女孩‘赚了’或是‘运气好’吗?相信不会,相反地,你还会因为自己进行了足够的健身运动而欣慰。”  相似文献   

12.
    
“站住,你不能走前门,走后门,别把病传染给大家,进来就坐最后那个单独的位子吧。”“老师,我的病不传染,医生说的。”小爱辉看着老师。“谁说肺病不传染,走后门。”爱辉从那个从来不开但今天特意为他而开的后门走进教室,坐在那个与同学相隔很远的课桌上。他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相信他,但他不敢问。  相似文献   

13.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同班的一个小男孩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我已经忘记我们当时为什么争论了,只记得我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是:我认为“我”是对的,“他”是错的——而他则刚好与我相反,他相信“我”是错的,“他”是对的。老师听了我们的争论后,决定让我们受到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训。她把我们带到讲台前,把小男孩安排在讲台的一边,把我安排在另一边,而在讲台的正中间,放着一个又大又圆的物体。我能够清楚地看见它是黑色的。之后,老师问小男孩:“那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的?”小男孩回答:“白色的。”他说那个物体是白色的!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4.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做《沉默的大多数》,说的是他的那个年代由于“文革”,很多人都沉默了下来,不说话。时至今天,他的年代已经被囚进了历史课本,但是“活泼的大多数”却没有因此而窜出来欢蹦乱跳,反而进入了另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英格力士》是近年出版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它通过孩子的眼光对边地的文革进行了另类描述,在成长的主题下包含了“我”审视一切、追求“优雅”的少年心态,而“优雅”正是那个年代所缺失的东西,也是这个年代我们正在拼命追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20年后的今天,“三只小虎”终于在“春晚”重聚了,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自己,对于“小虎队”都有着太多的情感无法言尽,所以我们也只能感谢,感谢在那样一个年代,我们能以那么浪漫的方式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纯真和梦想。而有关那个“纯真年代”的记忆却是属于一个集体的:有“三只小虎”、有歌曲的词曲作者、有你和我……  相似文献   

17.
真情行动     
《中学生电脑》2008,(7):30-32
“我愿变成童话里 你爱的那个天使 张开双手 变成翅膀守护你 你要相信 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 幸福和快乐是结局……”这个夏天,“一起写我们的结局。”阳光将洒满爱的祝愿!这就是,我们的《童话》!  相似文献   

18.
双生     
“那个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我抿了一口酒道:“只要有人相信,就会有人不幸。相传尧帝有一对双生子,正是因为他们的优秀,以至于尧帝反而不知应传位与谁。”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生活颠沛流离,饱受磨难。这就使他在思想上进一步接近了人民,从而用诗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现实,因此他被誉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被称为“诗史”。  相似文献   

20.
我的同桌     
“真不敢相信,他竟然是我的同桌!”那个整天嬉皮笑脸、自以为是的家伙居然是我的同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