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关于图形的数学题,为了充分利用已知或为了构造一个特殊的图形,常常需要将图形旋转到另一个位置,达到顺利而又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就是旋转法.下面略举几例谈谈旋转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一个图形绕着某定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使相关的元素相对集中,从而使问题获解,这种方法称为旋转法,适当使用旋转法,可以巧解一类几何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旋转法是指将某一平面图形按照一定点旋转一定角,旋转后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图形本身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属于一种全等变换.将旋转法用于平面几何的证明是用动态观点解决问题的新尝试,也是中考数学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旋转法是平面几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旋转法就是在平面上固定一点,绕此点把该平面上某一图形旋转一个角α,(0°<α<360°),使该图形到新的位置,从而使某些表面上无关的元素发生联系,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对与等腰(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圆等有关的图形更适用。因这时图形中本身就有相等线段,就为旋转  相似文献   

5.
旋转是把某一图形F绕一个定点(或定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图形F’的一种变换,由此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在中考中,可以利用这种变换,打破常规证(解)题的思维局限.大胆构想,大手笔运动图形,使问题得以转化.利用旋转法证(解)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平面内将图形的某一部分按特定的条件旋转一个角度,使图形中的相关部分发生新的联系,这种分析解答题目的方法在几何中我们称之为旋转法,下面略举几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位置的决定主要因素是位似中心和相似比,位似中心选择不同,所画出的位似图形的位置则不同.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按一定的方法(平行移动、对称、旋转等),把一个图形变成另一个图形叫做图形变换.若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即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等变换可为研究几何图形、证明几何试题带来许多方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一致.因此,把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图形通过不同方式的位置变换,一定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只要掌握了这些位置变换的基本规律,就会给我们解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题目带来极大方便,下面分类简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德桥 《考试周刊》2012,(71):81-82
旋转变换是几何图形三大变换之一,旋转法是通过旋转变换,使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建立起某些联系,即通过图形变换,把条件不明的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明显的量的关系,由此沟通已知与未知,以利于探索出解题途径的思想方法.在中考中,可以利用这种变换,打破常规解题的思维局限,大胆构想,大手笔运用图形,使问题得以转化.在几何问题中,巧妙地运用旋转法解题,有时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下几例就是巧用旋转法来求解的题型.  相似文献   

11.
旋转法是几何证题中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技巧.在同一平面内,将图形的某一部分按特定的条件旋转一个角度,把分散的条件和结论相对集中起来,使图形中的相关部分发生新的联系,能使已知和未知得到更好的沟通,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现就旋转法在几何证题中的应用举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平移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变换方法,平移将一个角、一条线段、一个图形移到另一个位置,将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到一个图形中,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正确、合理地利用平移的性质,会给解题带来诸多方便,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陈德前 《初中生》2009,(1):34-35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由一个位置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运动称为平移,可简单概述为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由平移的定义不难得出图形的平移是由平移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一、旋转法在解答平面图形中有关对称中心点的问题时,如果采用旋转法,就能轻松解题。例1动脑筋爷爷请同学们把1张长方形的纸剪成形状、大小完全相等的2个图形。除下面4种剪法以外,还有其他剪法吗?分析与解:仔细观察上面4种剪法,可以发现:每种剪法都通过长方形的对称中心点,即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只要采用旋转法,围绕长方形的对称中心点,转动一条对角线(见图1),再沿此线剪,就能得到无数种剪法。二、推理法有些数学题,要求我们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推理思考法。它是…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几何图形的解题过程中,旋转法是常见的方法.旋转法能够将复杂的图形转变成为能够理解的形式,从而简化思考的过程 一、旋转法在正方形中的应用 正方形在初中几何图形中有很多的应用,也是初中几何图形中重要的考点.正方形中使用旋转法,能够很好的将隐形的条件转化为明显的特点,便于解题.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的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是因为在平面上绘立体图形,易受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图形动起来,使我们能够从各个不同角度去观察图形,揭示出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此外,在几何概念、定理的学习及运用中,  相似文献   

17.
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EAF=45°,AH⊥EF于H.这是一个特殊的图形,很多书本和资料中可以看到它.我们可以运用图形旋转法来研究它的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8.
解旋转问题:添加辅助线 通过旋转可以把题目中一些不明朗的关系明朗化.旋转的最大特点是在旋转过程中旋转部分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变、两直线间的夹角不变.以及对应直线间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法的使用范围一般是判断中心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9.
图形的全等变换有平移、施转及对称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形式合成了大千世界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运动.图形的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空间和图形”的一个主要内容.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20.
旋转变换在平面几何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当条件中出现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中线(或中点)时,常考虑通过图形的旋转构造全等三角形,以集中条件,求得问题的解决.常用旋转法求解的题目有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