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劳工的需求和清政府禁止华工出洋的传统政策发生了激烈冲突。英法等国迫切希望谋得在华招工的合法地位,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好为它们提供了契机,战争形势左右着华工问题的交涉。在英法等国的军事威胁下,合法招工权利首先被清政府两广地方官员所承认,随后的《北京条约》更是将招工合法化扩大到各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导致华工出洋合法化的主要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沿海地区想法设法引诱女性出洋,迫于现实压力,清政府终于承认了女性出洋的合法化。尽管取得了出洋的合法权利,但囿于中国文化传统,华人女性很少主动出洋,大多仍是被诱拐出洋,女性出洋后仍以从事低贱职业为主。清政府一直反对诱拐华人女性出洋。  相似文献   

3.
许雅惠 《考试周刊》2011,(46):55-57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华工出洋通过《北京条约》的签订而变得合法。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具有国际法律意义的《续定招工章程条约》。招工出洋,涉及有三个角色:中国官员、华工自身及外国领事官,而招工章程需要处理的是被雇华工出国前及出国后的这种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4.
咸丰时期,清政府允许"情甘出口"的华民自由出洋。华工出洋自由化加快了苦力贸易的发展,该贸易产生的巨大利益刺激了苦力代理商。外国苦力代理商与拐匪协作,由代理商分配拐匪到各个地方,通过坑蒙拐骗的手段骗取华工,现将其安置在猪仔馆,之后运送出洋。拐匪造成的绑拐问题已严重危害到社会的秩序,但各地的地方官对镇压拐匪的态度不一,直到清政府命令地方官加大对拐匪的打击力度,多数的地方官才开始走上镇压拐匪的路途。  相似文献   

5.
晚清政府对华工的政策经历了由严禁到主动保护的过程。保护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章程,从根源上保护华工出国的自愿性;二是通过在招工国设置领事、与招工国签订条约等方式对华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根据国际法和中日业已签订的条约,实行"禁米出洋"政策,目的是断绝对日本的粮食出口,迫使日军因缺粮而自行退兵以结束战争。"禁米出洋"政策的实行虽然挽救不了清朝失败的命运,却反映了清政府已具备一定的按照国际法行事、运用国际法来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国际法意识。  相似文献   

7.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了遣使出洋考察政治的谕旨,是举为清政府谋求政体改革的第一个步骤,高度契合了国内立宪派的政治追求,他们积极为清政府加油鼓劲、建言献策,与清政府暂时结成事实上的联盟,这无疑是对革命派的有力挑战。8月20日,革命派统一机关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由于缺乏言论机关,革命派对遣使举措以及由于9月24日吴樾暗杀考政大臣受到国内立宪派的强烈挞伐几无回应,直到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才对出洋考察团乃至清政府能否推行政体改革有较为系统的回应,这些回应言论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同盟会成立初期革命派的策略取向。  相似文献   

8.
柯嘉囝 《留学生》2013,(7):56-57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回国留学生实行直接授官的政策。1871年,清政府规定:这些官费留学生不准半途而废,不准加入外国国籍,学成后不准自谋职业。I890年,总理衙门又对留学生规定:出洋留学3年,回国后可保送各道府直接任职。根据规定,清政府对陆续回国的部分留学生实行了直接授官。当首届32名留欧学生相继回国后,清政府对其中成绩优异的7名留学生,实行了一定的官阶、军职的提拔。如刘步蟾、林泰曾、陈兆翱给予游击军职,魏瀚被任为知县。1886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秘鲁华工案的由来及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处理此案的过程。从准备周密到据理力争,从坚持原则到适可而止,中秘两国终于立约、换约成功。这不仅使当时在外华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也维护了清政府的原则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1905年,清政府派出以载泽等五大臣领衔的出洋考察团,是为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的第一个步骤。考察政治大臣的选拔颇费周折,最终入选者基本上对宪政持认同态度,展示出清政府对待宪政改革具有相当的诚意。同时,舆论界对考察政治大臣的选拔过程密切关注,行使了批判、建言的职责,总体以支持、宣传清政府宪政改革为主,展示出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具有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形象在中国人眼里经历了从"夷"到非"夷"的过程,其中,颇具影响力的晚清文人王韬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王韬对英国形象作了别具一格的塑造,他不仅将英国从"夷"类形象中开脱,还把英国描画成一个富强仁义、在很多地方远胜当时中国的理想国。他对鸦片战争后的中英关系作了全新的阐释,首次把其亲见的英国塑造成一个能够与历史上的中国媲美的"乌托邦"形象,最大限度地拉近了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间实际的地位差距。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制受到冲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总理衙门、南北洋大臣的设置则弱化了清廷传统之对外关系.南北洋大臣所参与的外交活动构成了晚清外交实践的主体,对晚清外交传统观念向近代化的演进转变、及外交体制的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晚清国力衰弱、专制政体、不完整的外交策略、传统意识的桎梏和近代外交知识的贫乏...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渗透性很强的宗教,天主教一直谋求向中国进行积极的传播。在其向云南传播的过程中,昭通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清以前天主教进入云南的传播历史有籍可查的资料甚少;清代以降,尤其是以鸦片战争为界,天主教在昭通的传播随着清廷政策的改变而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象。借助现有资料的爬梳,有助于理清天主教在昭通传播的历史痕迹和渊源。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我国蔗糖外销的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商品相比,中国的蔗糖较早地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从明末清初开始,中国糖类产品的出口量日渐增大,至鸦片战争前,我国蔗糖的出口范围几乎遍及全球各地。鸦片战争后,中国糖类产品的输出地更广泛,贸易对象更多。总的看来,从明末开始,中国的蔗糖已经成为世界糖业经济市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对世界糖业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澳门地处广东濒海、珠江口西岸 ,地理位置优越 ,海上交通发达 ,很早就为西方国家 觎 1517年葡萄牙商船首次到达中国 ,要求通商 ,被明朝政府拒绝。以后葡萄牙利用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 ,通过贿赂等手段 ,逐渐混入澳门 ,意图强占。鸦片战争后 ,趁清政府被打败的时机 ,葡萄牙拒绝交纳地租 ,1887年 12月 1日诱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葡通商条约》 ,骗取了澳门的“永租权”。  相似文献   

16.
曹谨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方官吏。一他廉政爱民,尤其对保护和开发台湾做出重要贡献。文章从探究《曹公墓志》的角度出发,对其外交、廉政及官宦生涯进行介绍,为研究清史,尤其是鸦片战争及台湾地方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上下保持一贯的"华夷观念",将鸦片战争的失败合理化为"招抚"夷人的结果,而不顾国力强弱的对比。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战败的结果,统治者被迫接受彼强此弱的现实,调整观念中的"华"、"夷"区隔,对外采取注重信义的"和戎外交"政策。而在观念的最末处,仍保留着一块修护尊严的居所。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方文化已经不是“西学东渐”,而是如洪水猛兽般地涌入中华大地。但是近代化的图书馆传入和实践于中国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到清亡时近代化的图书馆才兴起。文章简要叙述了清末近代化图书馆在中国兴起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