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晨  杨铄  郑芳  卢芬 《浙江体育科学》2020,(2):12-16,67
基于体育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通过2016年奥运会和英超联赛等赛事最集中的5~10月期间英国观众的数据追踪,结合腾讯体育转播NBA、乐视体育转播中超比赛、啤酒行业投入体育广告、英国诺丁汉法院对盗播案件的仲裁等案例,对新媒体进入体育后,体育转播市场在转播特征、转播方式、转播效果、转播手段等方面发生的变革进行阐述,从体育赛事转播的双边市场着手对新媒体时代赛事转播的上游市场和下游市场的演进进行分析,总结体育赛事双边市场的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赛事转播市场中存在的盗播、资源紧缺等问题,并为改善这些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足球视频助理裁判引入中超赛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视频助理裁判能有效地监督裁判的自由裁量权、弥补裁判的错误执法、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同时引入视频助理裁判也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内在需要、科技辅助裁判的趋势.但是视频助理裁判也存在着干扰比赛流畅性、降低裁判权威、价格昂贵的问题.中超作为国内的顶级赛事,建议尽快引入视频助理裁判,为中国足球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权利,是指电视台、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转播机构就其制作的体育赛事节目和提供的转播信号享有的著作权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权、广播组织权,同时也是指赛事组织者就体育赛事享有的"转播许可权"。对其不同层次的内容应当分别予以解读,而不宜笼统地在"体育赛事转播权"这一概念下进行讨论。对赛事组织者的权利保护,有赖于体育法对其权利予以法定化;对相应的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保护,需要在完善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坚持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并提升邻接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权利,是指电视台、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转播机构就其制作的体育赛事节目和提供的转播信号享有的著作权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权、广播组织权,同时也是指赛事组织者就体育赛事享有的"转播许可权"。对其不同层次的内容应当分别予以解读,而不宜笼统地在"体育赛事转播权"这一概念下进行讨论。对赛事组织者的权利保护,有赖于体育法对其权利予以法定化;对相应的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保护,需要在完善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坚持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并提升邻接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育与健康”“国际交流与合作”“城市公共设施”“文化遗产”“国家形象提升”“知识与技术”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对北京奥运会遗产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民对于北京奥运会遗产给予了较高评价,其中“国家形象提升”遗产得分最高,“知识与技术”遗产得分相对较低;中外居民对大型赛事综合效益的认知与态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总体上中国人对大型赛事的态度较西方人正面、积极.建议:对于奥运会遗产的开发要注重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并重,尤其应重视无形遗产的长远规划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网络视频传播状况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央视网等9家互联网站首次以音视频形式报道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将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新媒体转播权独家授予中国中央电视台,被授权的网站要有版权保护的能力,被限定在大陆地区进行合作.授权分为商业性转授权和公益性转授权两类,授权的价格约为2 000~3 000万元人民币.奥运期间获得授权网站的有效网络视频内容信息资源量达到了72 432条,包括3 000 h直播内容及4 000 h点播内容.在频道开设方面,具有开设频道众多,注重品牌频道建设,重视直播、点播,与网民互动等特点.各家网站的人均使用时长都有显著增长,PV总量首破14亿,网络传播受众规模达2.44亿.但用户对网络视频的满意度与电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电视直播制作的基本过程:机位、话筒布置、字幕、慢动作重放、切换手法等环节,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上海大师杯的网球单项电视制作进行比较.这两项赛事直播各自在技术设备选择、布置上的深思熟虑和对影像资料切换、处理上的精益求精,使得整个转播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两大赛事背后的传播理念:奥运会具有公正平等,简单易懂的特点;大师杯具有生动、专业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央视国际北京奥运会新媒体转播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央视国际北京奥运会新媒体传播的概况,以及央视国际北京奥运会转播的主要特征:实现了奥运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新媒体版权得到有效保护,网络安全工作得到了充分保障,成立奥运新媒体转播联盟,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实现了多种媒体、多终端的互动.对大型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的成功经验及启示: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反复进行演练,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重视后期版权资源的开发问题,力争获得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开展广泛合作,手机和公交移动电视以及其他户外移动媒体将会成为未来体育赛事传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数字经济时代职业体育转播产品的数字化变革现实状况,剖析职业体育转播核心产品与扩展产品的变化,探究整个产业呈现出的技术介入度提升、平台依赖性增强、转播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生产和消费活动全球化等新特征,以及“职业体育+短视频”和“职业体育+数字收藏品”等新业态。基于对全球25个国家42项高水平职业赛事转播数据的分析,给出全球职业体育转播市场的基本状态判断:欧美国家职业赛事和媒体公司掌控了全球职业体育转播产业的内容和渠道,我国职业体育转播产业尽管已经实现很高程度的产业数字化,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且本土赛事的转播价值开发远低于海外赛事。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在充分挖掘本土职业赛事转播潜力的同时,力争通过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在全球职业体育转播市场中寻求内容和渠道方面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大型赛事旅游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型赛事旅游的客源市场、赛事旅游吸引物与配套设施建设、大型赛事影响、大型赛事旅游开发战略与策略研究、大型赛事旅游的营销等方面对体育赛事旅游62篇文章进行综述分析.认为:应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理念,注重对大型体育赛事旅游的一般性研究,在继续关注已有研究内容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