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西藏地区主要的6个地面观测站1955年至2000年逐日的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西藏高原的主要地区及整个区域近45年的气温变化及降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分析了西藏地区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通过对西藏地区主要6个地面观测站的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西藏近几十年平均地面气温变化主要是以增暖为主,增暖趋势基本与全球温度变化同步,而且近10年西藏地区地面气温升高非常明显。从增暖的幅度看,冬季的增暖最明显,而夏季的很小。而近几十年区域地面平均气温的主要变化特征是:各地区的平均地面气温变化主要是增暖为主,但各地区增暖幅度有较大差异。拉萨市和那曲地区的增暖最为明显,而昌都和日喀则地区虽有增暖的趋势,但增幅没拉萨和那曲地区大,增暖不是很明显。在这些地区中那曲地区的地面平均气温较其他地区很小。而且年平均地面气温多年都在零度以下。通过对西藏地区主要6个站的降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西藏近几十年的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跟地面平均气温一致。降水的主要变化是逐年增多,且近十年的增幅比较大,降水量增多的比较明显。从季节变化来看夏季降水最多,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冬季除了个别年有少量的降雪其余多年无降水。区域降水的主要变化特征是各地区的降水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那曲地区最为明显。拉萨地区较不明显。但各地区的近10年来的降水量的变化都很大。降水的变化趋势没地面平均气温那么明显。主要还存在年际振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那曲地区6个气象站1971-2016年逐年月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大风等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多阶曲线模拟法等气候统计学诊断方法,对那曲地区近45年来基本气候要素趋势变化的地理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那曲地区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蒸发量呈较明显减弱趋势,年平均蒸发量呈较明显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弱趋势,那曲地区年平均风速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58年(1959年~2016年)的气温和降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对历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的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气温整体呈升高的趋势,但最近的8年间,气温升高的幅度出现明显的减缓;呼和浩特市降雨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安多县1987-2016年气温、降水、大风、日照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除1997年出现一次低值外,整体气温呈微微上升趋势;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2000年后分别出现极端最高值和最低值;大风天气明显,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9天,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5月。  相似文献   

5.
李进  陈勇明 《科技通报》2019,35(12):46-53
利用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1951-2016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66年杭州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气温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最低气温上升最快,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相对较慢;冬、春季增温最快,秋季次之,夏季最为缓慢;气温一般在90年代至2000年发生突变,之后气候显著变暖。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近66年杭州市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而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多,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特点,2000年之后,年降水量有增大之势。暴雨发生次数对年降水量的贡献作用举足轻重。分析发现未来杭州市年降水量和年暴雨日数增多的概率均较大。杭州市气候变化普遍存在较长尺度的32~34年及较短尺度的准2年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6.
日喀则近40年霜冻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桑卓玛 《西藏科技》2001,(10):38-42,17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日喀则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短于平均值的年份占47.5%,初霜日的提早概率比终霜日的概率大,初霜以提早0~5天,终霜以推迟0~5天的概率最大。20世纪60年代初霜来的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长;而80年代初霜来得早,终霜结束得晚,无霜期短。  相似文献   

7.
近40年浙江省气候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燕冰 《科技通报》1993,9(4):244-248
利用浙江省9个站点近40年(1951~1990)的逐月气温及降水资料,对近40年浙江省的气候变化状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我省气温的变化趋势为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第一次升温幅度大于第二次,第一次降温幅度不及第二次.降水的变化趋势为减少→增加,增幅不及减幅.在东部沿海,逐年气候特征以冷干和暖温较为多见,而其它地区则多出现暖干和冷湿气候.  相似文献   

8.
根据1953-2005年本溪市郊累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线性拟合方程和累积距平等数理统计方法,结果表明:本溪市郊气温以增温为主,气温上升明显,特别是冬季气温上升明显。以1987年为标志,本溪市郊的气候体现了冷暖两个时期:1953-1987年为相对冷期,1987-2015年为相对暖期。本溪市郊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316mm/10a,但是只有秋季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亚  冯异 《西藏科技》2013,(11):59-61
利用1962年~2012年嘉黎逐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嘉黎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嘉黎年日照时数的线性趋势表现为显著的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60.6h。四季日照时数都表现为增加趋势,增幅为8.92~18.62h/10a。但近30年四季日照时数均趋于减少,减幅为2.97~23.17h/10a,牟日照时数减幅达53.65h/10a。20世纪60至70年代季日照均偏少,80年代日照均偏多;90年代夏、秋季日照略偏少,春、冬2季偏多;进入21世纪前10年,秋季日照偏多,其他季节偏少。50年里,季、年日照时数在60年代多异常偏少年,异常偏多年仅出现在1982年。除夏季外,其他3个季节和年日照时数都发生了气候突变,季日照时数突变点均出现在70年代初;年日照指数突变较早,从1967年开始。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累积距平法和线性趋势分析法对依安县气象站1961~2010年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3个气候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近50年来依安县的年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各季气温上升幅度略有不同;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总体上有微弱的增加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因此依安县的气候表现出向暖干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果洛州气象台1960-2006年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风速、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大武镇年及各季、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及我国的气温变化总趋势是一致的,呈明显增暖趋势,增温速率为0.23℃/10a,冬季增温幅度最大,达0.37℃/10a,秋季增温最小,为0.11℃/10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37mm/10a,冬、春季呈增多趋势,而夏、秋季呈减少趋势,且夏季降水减少幅度最大,达6.9mm/10a.年蒸发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46.5mm/10a,春、夏减少量最为明显,分别为15.3mm/10a、15.2mm/10a.年平均风速总趋势是增加的,增加幅度为O.05m·s-/10a.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12.3h/10a.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对扎兰屯市气象观测站1961年~2010年气温与降水量数据进行线性倾向率与滑动平均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扎兰屯市近50年年平均温度为3.18℃,并呈线性逐年增温,气候倾向率达到0.41℃/10a。年均降水量486.4mm,其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察隅县1980~2010年月、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低)气温、年极端最高(低)气温、月、年降水量、月、年平均风速,1970~2010年月、年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该县近32~42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风速呈减小趋势,察隅地处藏东南,海拔相对较低,日照适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这些有利的气象因子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这样的气候对本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因此察隅成为西藏的主要农作物产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林芝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短于平均值的年份占41.7%;终霜以推迟0~5d的概率最大,平均每4年一遇。近50年林芝初霜日以1.4d/10a的速度推迟,终霜日以-1.6d/10a的气候倾向率提早,无霜期平均每10年延长3.0d。20世纪60年代初霜提早,无霜期缩短;70年代初(终)霜日变化不大,无霜期接近常年值;80年代无霜期短;90年代和21世纪前8年均表现为终霜结束得早、初霜日无变化、无霜期延长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洪  边多  胡军 《西藏科技》2006,(1):43-47
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1971-2002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皿蒸发量、大风日数、各站≥0℃和≥5℃期间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积温和降水量等32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藏西北高寒牧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升温趋势;(2)阿里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下降;那曲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增加的。(3)蒸发量、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4)那曲地区一带牧草青草期间的降水量缓慢增加,将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而阿里地区牧草青草1期间的降水量本就有限,在降水量逐年缓慢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牧草的生长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阿里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将可能造成该地区干旱的加剧。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林芝浅层地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林芝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林芝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0年林芝四季地表平均地温均呈不同程度的降温趋势,5~20cm平均地温除春季呈升温趋势外,其他季节为降温趋势;40cm四季平均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但升幅不大。20世纪80年代各层平均地温为正距平,是最高的10年;20世纪90年代各层为负距平,是最低的10年。各浅层平均地温未发生突变现象。年平均地温异常偏低年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异常偏高年份以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居多;20cm和40cm春季平均地温易出现异常年份。近35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降水量增加,影响土壤热量的传输地温,这可能是地温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隆子县气象要素变化的研究,利用气候倾向率分析得出隆子县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减少更有利于黑青稞的生长,降水量与日照时数与黑青稞产量呈正相关,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三者与黑青稞产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拟合模型并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韩国军  王玉兰  房世波 《资源科学》2011,33(10):1969-1975
本文主要讨论了青藏高原最近50年的气温、降水以及其它气候因子变化及对农牧业的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趋势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趋势。青藏高原降水量呈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降水量大都集中在夏季,主要降水量分布在东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及藏东农林区等,而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拉萨植物气候生产力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2~2005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Thom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拉萨植物气候生产力(TSPV),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TSPV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拉萨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27℃,10a;年降水量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4mm;TSPV也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114.5kg,(hm^2.10a)20世纪50~70年代属于“冷湿型”气候,TSPV为正距平;80年代属于“冷干型”气候,TSPV为负距平,90年代属于“暖湿型”气候,TSPV为近50年的最高值。“暖湿型”气候对植物生长最有利,“冷干型”、“暖干型”气候对植物生长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