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地方高校应对"工匠精神"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因此,围绕地方高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展开研究,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地方高校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培育路径,以期将"工匠精神"融入地方高校人才培育战略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当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从分析古代学徒制的历史意蕴,到归纳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发现,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企业作为协同培育主体,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工匠精神"考核标准;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政府要引导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社会力量要继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工匠的职业尊重。  相似文献   

3.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集合体,矛盾存在于一切领域之中。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是一个充斥着各种矛盾的过程,当然也是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在形形色色的矛盾之间存在一个根本矛盾纵贯其始终,这就正是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毋庸置疑在探讨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问题上,它必将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只有通过构建“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主客体系统”才能全方位地平衡与协调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主客体间的矛盾,借此推动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品牌日的首次亮相,让我们想起支撑品牌的核心要素。品牌昭示着企业员工一代又一代工匠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国家各行各业需要"工匠精神",社会呼吁职业院校重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向制造业输送员工的技工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符合时代与企业要求的"工匠精神"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品质,培育并传承工匠精神,拥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工匠精神与训导师制的内涵出发,发现工匠精神包含重德、奉献、创新、敬业等精神品质,契合了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和风貌。训导师制是全新的学生管理制度,对推动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培育质量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并且有助于提升工匠精神的培育实效。基于此,结合工匠精神与训导师制的内涵,探讨了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培育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促进劳动者执着追求产品质量的极致,回应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跨越是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逻辑起点。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考验。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面临着三大现实的困境:一是文化困境,即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二是制度困境,即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三是模式困境,即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与教学模式"说"和"做"的悖论。  相似文献   

7.
幼儿工匠精神培育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品质,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生涯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人格、综合素质的提升。文章在阐述我国当代幼儿工匠精神内涵、价值的基础上,对幼儿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积极培育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研究目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与国家发展、学校育人使命具有一致性.针对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顶层设计缺失、大学生学习适应过程困难和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不完善等现象,分析了工匠精神培育过程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话语方式,从构建协同教育机制、营造"以...  相似文献   

9.
思政教育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培育是思政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大众化,关于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及其人才诉求的研究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的重心。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求实创新为代表的工匠精神,在分析思政教育视野下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必要性的基础上,站在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人才诉求的立场,探究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是对待工作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有着专心专注、追求卓越、一丝不苟、协作共赢的时代内涵,但当前高职教育无论在学生自身,还是学校层面、社会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探讨了从校园文化渗透、教育教学融合、教师素质提高、导师制模式培养、产教融合中提升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体现了工匠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反映了从业者对职业的崇高敬意。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帮助高职生实现人生价值。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做好制度设计,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质,创新课堂教学,营造文化氛围,用匠心培育学生匠心情怀和匠心精神,倾力建设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该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界定STEAM教育与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STEAM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适用性以及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进而分析在STEAM教育视角下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困扰,并从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提出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技社团在高职院校的能力教育中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职业氛围,是加强沟通、提高职业道德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将工匠精神融入科技社团活动当中,不仅使广大的师生群体体会到科技社团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不断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一举两得。学生走出校门后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科技社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关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和实施相应对策,以提升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能工巧匠,高职院校应当在培育能工巧匠方面发展更大作用,学校通过培育“工匠精神”为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成长为能工巧匠奠定素质基础。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应让学生学习完整的产业链知识、技术与技能,聘请名师传承精工技艺与“工匠精神”熏陶,引导学生养成淡泊名利与执着追求的信念,并在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中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17.
日本长期以来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其高等专门学校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开设"核心课程"、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举办"捐赠讲座"、实施"共同教育"与特色教育有效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相关理念和举措启示我国职业院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注重知、情、意、行并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张宇  邓宏宝 《成人教育》2022,42(6):88-93
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的灵魂,也是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工匠组织自我约束、企业家文化传统、新教伦理“天职观”和古典哲学思想启蒙促进了德国工匠精神的发端。德国工匠精神的现代意蕴主要体现为认真踏实、质量至上、精益求精和匠心独运,其传承与弘扬得益于政府在提高工匠社会认同和经济待遇、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与生产标准、深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建设、重视企业实训中规范处事习惯的培养等多方面的作为,我国可借鉴相关理念与举措,推动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本文提出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并探讨了通过开展实训周和校企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